文章标签 "老师"

  • 侨友动态
    庆华中百年诞 勿忘此俩老師 (叶国治 )

         今年是缅甸华侨中学的百年诞辰日子,学子们及家属们都兴高采烈,原想热烈庆祝却被突发的新冠疫情打断。美国洛杉矶的华中校友发起以文字的接龙活动纪念母校华诞,又有一番格外兴趣和意义。      大家都认为,纪念华中要发扬华中精神,继承华中传统。华中精神和华中傳统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那股冲天的牛气,就是那种敢于向邪恶势力冲撞的勇气,就是那种追求科学真理的顽強精神。但是,这种不畏困难、勇于進取的精神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的師長的谆谆教导、潛移默化的行为里学來的。一九四八年重建华中的教职员里就有这樣一批人,学生们喜欢,而日趋腐败的旧势力人士不喜欢,他们脅迫校董会开除这批人。     比如校务主任李行健。他虽然只在华中一年。但他是个有经验的教育家。我们应该纪念他感谢他。     李行健,原名杨立賢,楊一波(1900一1981),云南省路南县人。他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政法学院。1926年被李大釗派到山西省担任共青团太原地委书记。1927年6月共青团山西省委成立时,担任第一任书记。1931年担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后到莫斯科畄学。后担任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导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云大附中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迁往路南县。杨一波是路南人,他与故乡父老和各界人士磋商后,当地騰出一些祠庙和房屋作为校舍。他经常邀请昆明一些教授、学者來石林旅遊,並给附中学生授课。1942年,缅华战工队撤退回国,一些队员赵渢、李凌等便在附中任教。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內战,昆明白色恐怖笼罩,李行健等一些民主人士便出走缅甸。李行健、陈振华等人便在重建的华中工作。华中护校学潮后,李行健这批人便转移到新建的南洋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扬一波在中央担任扫盲委员会付主任,民主同盟中央组织部付部长等职,是全国政協第三、四、五届委员。路南县中学(原云大附中)師生员工感恩楊一波对该校贡献,便在优美的校園里树立杨一波的半身塑像,让人们永遠銘记他。路南縣现在改名石林县。      还有一位老師徐曰琮,1921年生,江苏常州人。牛年生的人有牛气。他1939年至1941年3月,在西南联大商学院经济系学习,曾任学生会干事,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4年,在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任教务主任。1942年缅华战工队撤退回国,有一批队员如楊章熹等也在这间学校任教。內战爆发,徐曰琮转到鄂豫皖觧放区第13旅45团任民運队长。1947年來到缅甸在仰光華侨中学教書。后來转到南洋中学教书。1953年至1958年任南中校长。1959年回北京,在中国新闻社工作,曾任编輯、记者、总编室主任、新闻部主任。1982年12月离休。1995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原北大缅文系教授施振财,云南军区缅文教授都是他教过的学生。徐在南中学生中赞誉很高,但在华中只教了一年,华中学生对他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对当年华中那场学潮,他就说过是一场国共爭夺领导权的斗争。纪念华中百年,那些曾经在校教过书流过汗的老師,都是值得我们感念、感恩、永遠銘记的人。 3/10/2021...

  • 侨友动态
    曾福才老师——缅华体育运动的推动者,缅华爱国教育的维护者—— (黄冰清 11-21-2019)

    曾福才老师于1941年在华中初中毕业后转到美以美会中学就读。没多久就因二次大战爆发日本南侵,仰光陷入战乱中,不得不往上缅甸逃。之后辗转回到了国内。先后在四川省侨二中,重庆大学体育系学习,毕业于师资班。1946年回缅甸,到良党的母校知本小学工作。1948年因当地发生内乱而移居到仰光。被老同乡同事孙友利老师推荐到中正中学(前华侨女中)任教。 1949年我们一家也因地方内乱从缅属良礼篦移居到仰光。我进了中正中学附小读高小一年级。那时候新校舍在建筑中,小学部是在河滨街的龙山堂上的。曾老师教我们班的算术,也许我还没开窍,觉得算术很难。亏得有曾老师的耐心教导才奠定了日后有好成绩的基础。曾老师是我小学时的启蒙老师之一。 曾老师一直是我们的体育老师直至初中毕业。我们的学校是在市中心,没有运动的场地。因此我们每次上体育课都要到谬马缅甸中学附近的广场去。从学校走到广场至少也要走半小时。縱然我们有场地和时间上等诸多不便,曾老师还是带动了学生们做健身運動,还为第十三届华运会排练了执旗变换操,为第十五届华运排练了千人操。 曾老师在推动缅华体育运动的杰出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是黑猫体育会和华体会的秘书和竞赛组组长,每次举行华运会,都是曾老师带领策划各种竞赛项目的程序。1953年緬甸华侨体育代表团回国观光时,曾老师是该团的秘书兼田径队队长,参加第一次全国运动会。 1960-1961年期间,中国解放军体育代表团,中国体育代表团-包括中国武术队,中国乒乓球代表队,中国举重代表队,中国足球代表队等陆续到缅甸作友好访问时,曾老师都参与接待和安排友好比赛的程序。 曾老师从年青时期工作开始, 就全身投入缅华的爱国教育事业。他的教师生涯是和 ”中正“中学的斗争史分不开的。原名为华侨女中而以献校为名的中正中学,于1951年5月13日,因原校长执意採用旧课本,激起华侨女中校友会,中正学生自治会,老师学生及家长等对原校长进行抗争,坚持採用新课本。斗争趋于剧烈起来。1948年11月20日落成的新校舍因而被当局封闭。为了争取校舍产业权,华侨女中校友会这一方就以加引号的“中正“中学为校名继续开办学校。有五分之四的学生留在 “中正“中学读。初中部的学生在唐人坡的伊江合唱团的团所上。小学部则在五十尺路的华商会门市公会场所上。中学部因师资不够,向华中和南中求援请了几位老师拨时间来兼课。 董事长曾顺续先生为主持正义,支持採用新课本的斗争而不幸在1951年6月6日晚上被暴徒暗杀。激起了各界爱国侨胞们的义愤。曾顺续烈士的血并不白流,他的牺牲使大家为斗争的胜利更加奋勇直前。在董事们校友们和家长们不遗馀力的奔波周旋努力下,争夺校舍的诉讼案终于在1956年由法院判决将校舍帰还给华侨女中校友会。 分裂后的 “中正” 中学的行政校务都是由曾福才老师承担负责。曾老师和全校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直至1965年学校被政府收归国有为止。这期间,华中的李国华校长曾几次招聘曾老师回母校服务,可是曾老师对自己亲身参加斗争,和自己一起在困境中成长的 “中正” 中学不离不弃,仍旧留在原来岗位。然而为了不辜负李校长的一片苦心和诚意,曾老师还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回去母校兼几节体育课。当时曾老师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单车,每次要去母校上课,就是从市内骑单车到九文台。南洋中学初办时期,也因师资缺欠,曾老师也是骑着单车去巴罕兼体育课。 1967年6月26日排华事件中牺牲者,多数是缅华教育工作者。曾福才老师和雷碧书先生等出来协同处理事件中牺牲的35位烈士的后事。曾老师参与收集死难烈士的遗照工作,并和仰光华侨小学的廖赞魁校长代表教联与烈士家属在火葬场守候火化到完毕。当时很少人肯做这些事时,曾老师,雷碧书先生和廖校长等能挺身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曾老师一生的精力和爱心都奉献给了缅华的体育运动和教育事业。曾老师不仅仅传授学问和技能给学生,而且还很关心学生的生活。在他负责行政和教务期间,凡是家境贫穷或经济上有问题的学生都只需缴半费或免费来上课。任何学生有任何困难,只要他知道了,就一定会想办法帮助。...

  • 侨友动态
    洪士连老师(苏顺路  洛杉矶  9-10-2019)

    洪士连老师      我们读初中三上时,方永明老师当任班主任兼文史教师,他原籍云南,讲课乡音浓重,中文水平极高,口才特好,授课生动有趣,我们非常爱听他讲课,受益匪浅。 我们升读初三毕业班时,方老师已离开渺名,到缅北任教。从毛淡棉培植中小学校转来洪士连老师。洪老师1935年出生。原藉福建省南安县。他的到任,使我校同时拥有三位华中第二届高中毕业生。洪老师资格最老。当任教务主任兼我们毕业班班主任。 华中钟楼      记得洪老师风尘僕僕,到任渺名中华中学,立即找我谈话,他决定让我继续担任学生会主席和毕业班班长。从此彼此建立了长达六十多年,至今保持不断的师生浓情。 洪老师担任我们毕业班班主任,时常教导我们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将来为广大侨胞服务。他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他处处以身作则。同学们非常敬爱他。 华中复办高中第二届毕业班(1954) 洪老师专长数理化。负责教初中物理。他对授课内容胸有成竹,不用看课本,因为口才好,数理化知识丰富,讲课简介明了,理论结合实际,一点都不枯燥,我们很喜欢听他讲课,收穫许多物理知识。 有一次,下午上代数课时,我当堂打起瞌睡来。谭锦昌老师,轻轻过来推醒我,并无多加责备,但不解班长为何瞌睡。下课后反映给洪老师。为此,洪老师找我了解情况。那时,我们家炸油条卖。二哥和三哥负责。四周邻居怕油臭,每天清晨两点,他们就要起身,到郊区去工作,每天四点半我就要起床,用单车运油条,天亮前赶送到市中心各茶店和码头。那天清晨,三哥身体不舒服,二哥怎麽叫都不起来。没办法,二哥只好叫我跟去。 左:接力赛第三名(1956),右:200米冠军(1956)      洪老师听了深受感动,深表同情。他一定把来龙去脉告诉了谭老师。两位老师对我特别好。洪老师抽空到访我家,见到母亲和大哥。问寒问暖。还特地出钱买了一条新棉被送我抵寒,我感激不尽。我们班有好多同学家裡做生意,住两三层洋楼。有的家在乡下,送来学校寄宿的同学家庭都宽裕,只有我家境贫寒。班友们处处关照我。 我一向各科成绩最好,热爱文体活动,是班上不可或缺的体育运动员和文艺演员,运动会上得奖,舞台上登演。 左:首都仰光广东大街,右:专区首府毛淡棉风光     ...

  • 侨友动态
    怀念杨允忠老师(苏顺路  洛杉矶  9-14-2019)

    杨允忠老师      我们初中二年级时,由华中复办第二届高中毕业生杨允忠老师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杨老师生于1934年5月20日。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他和林抱治老师,同班同届毕业,1954年5月,同时到任渺名中华中学。属于新中国诞生不久,新思想,新教育武装起来的第一批人民教师。虽然初出茅庐,没有教龄。然而,他们身上闪耀著旧社会教师无法相比的进步思想,工作作风,教学水平,服务态度,斩新的精神面貌。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有资格初中教师。 华中钟楼      杨老师教语文,最大的特点是,他特别注意普通话发音,教我们北京腔,咬文嚼字捲舌尖。我们最初不习惯,久而久之,慢慢学会北京腔。这在当时是很即时很重要。我无论在缅甸,在国内,来美国,经常得到许多人称讚,说我普通话讲得好。我会每每想起杨允忠老师,没有他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坚持纠正我们的发音,我们的普通话不会讲的如此准确流利。 杨允忠老师是文艺奇才,是我们读初中时的舞蹈老师。我们五十年代初中时期,最流行的莫过于跳集体舞。所有集体舞由杨老师负责教授。集体舞始终伴随著我们初中生活。到现在我们一听到歌声,还能手舞足蹈。 华中复办高中第二届毕业班(1954)      听说杨老师在华中读书时,新中国的流行舞蹈,迅速不断地传到仰光文艺界和各进步学校。杨老师是当时华中的舞蹈高手。腰鼓舞和红绸舞跳得特别漂亮。此话一点都不假。为了渺名中学春节文艺晚会。他花了不少心血,给各班排练精彩节目。 做为我们班的登台节目,他挑选我和江才玉同学跳红绸舞。从基本挥动又长又宽的红绸带,到整个表演过程,一一教授,重複示范。我和江才玉努力跟著学。杨老师跳起红绸舞,精彩绝顶。在他的双臂挥动下,宽长的红绸带,一会儿波状,一会儿球形,环绕著他健壮的身体,飞来飘去,美轮美奂。我们怎麽也学不到如此高超的水平。 左:指顶滚球表演,右:红绸舞表演      除了大型的晚会,学校裡经常举行小型晚会,师生联欢。杨老师手拿一粒篮球,抛空一转,食指接顶,绕圈行走,十分精彩,掌声不绝。他说大家不要以为他是篮球选手,运动健将,只是读高中时,班上放著一粒篮球,閒空时拿来玩一玩,学会顶球。可我们怎麽也学不会。 每次联欢晚会,杨老师的顶球表演,总有创新,从食指一次顶球,到手拍球体,让球长时间旋空。从一隻食指,接到另一隻食指。从食指传到雨伞尖顶,打开雨伞,伞顶篮球,手舞足蹈,精彩纷呈。观众眼花缭乱,鼓掌喝彩。 杨允忠老师许翠雪老师结婚照(1960)      杨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心,温和的性格,平时和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平易近人,从来没有发脾气。无论授课,还是教舞,细緻入微,耐心卖力。同学们都喜欢亲近和敬爱他。 我们升读中三时,他还教语文。我们去仰光升读高中,他还在渺名教书。约1959年,杨老师回仰光,在华中母校任职。负责校内贩卖部,初中课任老师兼舞蹈老师。我太太黄月琴,是华中高中第十七届朝霞班毕业生(1959-1962)。她回忆,杨老师教她们班"抢新娘"歌舞,参加校内国庆节汇演。教校选队跳腰鼓舞和扭秧舞,参加缅甸独立节游行。我还听说他编导现代话剧。 前排:杨钦钦,中排:杨母,杨妹,后排:杨金金,许翠雪,杨允忠      杨老师家居甘马育,1960年与甘马育许翠雪女士结婚。许女士生于1936年5月25日,祖籍福建省厦门市金门。许翠雪也是华校老师。曾在南中和市中心中国华校任教。婚后先后育有长女杨钦钦,次女杨金金,儿子杨昇华和小女杨英英。 1962年我从山巴回仰光,在甘马育群英小学任教。校舍紧挨永盛大道,他家就在该道,离学校近在咫尺。我每每路过他家门前,转头展望,隐约见他伏案工作。但不知为何,始终没入门拜访过他。 华中高中第十七届朝霞毕业班(二排左二黄月琴)      我的亲密班友庄江龙,一直家居甘马育永盛大道边。六十年代初,我和他一起在甘马育群英小学任教。在他家开伙,亲如兄弟。他家离杨老师家不远。他认识杨老师,彼此常有交往。此次笔者写文,他帮助联繫杨老师的儿女,提供许多珍贵照片。根据他的回忆,学校被封以后,生活所逼,杨老师开始从商。那时,商店收归国有不几年,不能明目张胆地公开挂牌做生意,只能悄悄地家裡放置一点小煤油炉出售。入不敷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十分拮据。 华中腰鼓舞队参加独立节游行      生活开销上,首都仰光与山巴各地,差别天壤,生活在仰光,样样要用钱。 1960年,我去山巴教书,月工资缅币200元。每月邮寄150元给母亲用,她总是储存备用。 1962年,我回仰光教书,月收入缅币170元,月月用光,丝毫不能寄钱给母亲。好在我在家排行小,上有多位哥哥姐姐,母亲的生活费,不用我操心。 当时,仰光缅华社会,有开办免费传授谋生技能培训班。理髮,裁缝,木工,烹饪,中医学等。杨老师去学中医针灸。杨老师天生就是聪明,学一样会一样,会一样精一样。没几年,教书郎,小商贩,摇身一变,成了行医郎。   仰光旅缅中医协会(1986),后排左9杨允忠      杨老师走街串巷,给手脚,颈椎,腰椎,肩膀风显关节病患针灸治疗。同时也在家给人看病。甚至痔疮等疑难杂症病人也找他求医,在甘马育地区小有名气。 在洛杉矶的南友学长王程耀告诉我,他在仰光时,因腰伤,曾请他治疗。可见他行医范围广,伸延到仰光市中心。后来,王程耀的小儿子,取了杨允忠的姪女,两家人成了亲戚。 针灸医师谢玉清,蔡煜群,杨允忠,吕年逊(院长),郑春华      在洛杉矶的南友学妹谢玉清,和她的先生蔡煜群,是杨老师学中医针灸时的同学和行医时的同事,彼此关係密切。此次写文,她提供旅缅中医协会珍贵旧照。 ...

  • 侨友动态
    怀念林抱治老师(苏顺路 洛杉矶 9-2-2019)

    林抱治老师      1954年5月,华校春季开学,我升读渺名中华中学初中一年级。以前,渺名中华中学,每学期招收新生。每学期都有初中毕业生,但人数很少。后来改成每年招收一次新生,每年只有一届初中毕业班。我们读中一时,上面有中二班和中三班,每班人数也较前多一些。我们班有20个同学。其中有16个读到初中毕业。11个男生,5个女生。 14个到仰光升读高中,华中6个南中8个。从缅属各地到仰光入读高中的学生人数比较,我们渺名名列前茅。 华中钟楼      1954年4月,华中复办第二届高中毕业班12个学生毕业。校方大公无私,一个都不畄校,全部贡献给缅属各中学,特别是急需有资格老师的重点地区。曼德勒,毛淡棉,勃生各专区。卑谬,渺名等各重要县城。其中,我们渺名县城中华中学最幸运,先分配到林抱治,杨允忠两位老师。第三年再来一位洪士连老师。人数佔该班高中毕业生,当华校老师的三分之一。 华中复办第二届高中毕业班(一人缺照)      华中第二届高中毕业生,是新中国诞生后,新教育建设中,培养出来的第二批高才生。新教育提倡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毕业生个个热爱祖国,思想进步,知识丰富,多才多艺,爱好运动,身体强健。广受学生尊敬与爱戴。 我们初中一上时,一个姓叶的男老师和林抱治老师担任班主任。林老师教语文。初中一下时,叶老师走了,林老师担任班主任。林老师原籍福建安溪。1935年,出生于渺名县瓦溪码市。林老师教语文口才特别好,讲解特别细緻,批改学生作业很认真,时刻著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渺名中华中学      记得当时,初中三个班,每学期出一次壁报。在林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同学写文章,画图画,一起设计,一起完成彩色图文,按时出版本班壁报。林老师给我的笔名是"坚",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我们班人数较多,有优秀的男女篮球队,文体活动很活跃。学期考试后,喜欢选择到郊外游玩。有一次考试后,我们决定去郊外野餐。星期六下午,我们几个年龄较大的学生,购买鸡隻和作料,去学校过夜,把鸡肉煮熟,配料洗净切好。星期天一早,男生去借三轮拖车,女生煮好马铃薯咖哩鸡,邀请男女老师,步行到郊外植物园野餐。 渺名中华中学老师小乐队:前排左起(忘了名)黎锦镳,苏承旭,曾冠英,后排左起林抱治,方永明,施淑贤      场地是一片乔木林,高大密集,全是白糖果树,结有白糖果(像奇异果),绿叶遮阳。地上全是白沙平地。我们高兴地跳集体舞,四人一组玩"开火车";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每人选一站,好玩极了。 午餐时间到,做为班主席,我宣佈开始进餐。大家围绕到香喷喷令人流涎的大咖哩鸡锅边,江才玉拿碗准备给林抱治老师拣肥腿,给林老师谢绝了。只见她接碗挟起鸡翅膀和鸡脚,我们十分过意不去。她见我们脸色不好,微笑而言,同学们爱吃大腿,狼吞虎咽。老师爱吃鸡翅,细啃慢嚼。这叫各取所需,并无谦让,我们心服口服。我至今印象深刻。 林抱治老师订婚照      我们到初中三年级时,林老师仍然担任初中一年级班主任,在中学生演讲比赛中,她培养的中一班学生李美香,力压群雄,夺得第一名,林老师功不可没,我至今记忆犹新。 学校裡每年举行春节文艺晚会,几次师生联欢晚会。各班排练歌舞,需要乐队伴奏。老师们组织小乐队,手风琴,小提琴,吉他,长柄月琴(丙久),短柄月琴(每德仁),应有尽有,满足学生演出伴奏需求。林老师拉小提琴。 新思想,新教育,培养出来的老师,个个一人多技。能教文史地,也能教数理化,中英缅文。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乐器吹奏。像师范学校,专科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样,旧时代无法相比。 林抱治老师全家福照片      林老师的部分班友们回国,都能入读大学,成为工程师,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大部分畄下来当老师,收取微薄的工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青春大公无私地献给缅华教育事业,可歌可泣。 我们到仰光读高中时,林老师到仰光甘白华校担任教务主任。1958年,林老师和同班同学陈天祝老师结婚。陈天祝老师1932年出生于缅甸伊江三角洲䜿榜县吉叻市,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据同班同学王石狮学长告诉我,他自小丧失父母,三个哥哥扶养长大,供他读书。他自觉自强,初中毕业后,开始工作,自寻谋生,人品非常好。 林抱治老师夫妇农场留影      我高中毕业,到山巴教书,暑假回仰光,在缅属老师教学观模会上,又一次听了林老师给学生授课的示范语文课。受益匪浅。 她先后育有爱女陈珍珍,爱儿陈林。1965年,华校被封时她已有11年教龄,桃李满天下。1968年全家回国,被分配到福建省武夷华侨农场担任农场书记工作。她一面积极工作,一面和夫君一起,培养两个孩子成才。女儿大学化学工程本科毕业。儿子厦门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因成积优异,被畄校担任英语系教师,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林抱治老师姐弟与作者夫妇福州畄影(2009)      1986年,我们全家从云南陆良华侨农场,到福建省福州市探亲。愉快地见到久别的林抱治老师。2000年,陈天祝老师因病在福州去世,享年六十五岁。2009年,我们夫妇第二次去福州短暂探亲,幸运地又见到林老师。她已经离休在福州安康养老。 2018年3月,她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83岁,畄下一对儿女。等不到2021年华中母校百年大庆。 林抱治老师收存作者赠照(1955)      为了响应仰光华中百年校庆特刊编委之号召,歌颂华中早期学生爱国爱侨先进事蹟。我决定撰写班主任林抱治老师,在收集有关资料过程中,联繫到福州林老师爱女陈珍珍,香港林老师爱子陈林。得到许多林老师珍藏的早期黑白照片,其中惊见1955年我赠给林老师的照片。我自己早已流失,毫无印象。期间老师一家地点变换不断,时间跨越无限,她始终随身携带,没有遣失。充分表现了一个老师,初出茅庐,对所带班级班长学生的无比爱戴,师生浓情令我涕泪齐流,感入肺腑。也许她早已预识到她离世一年后,我会书写怀念她的文章,林老师在天之灵会得到安慰吧。  ...

  • 通知通告
    痛悼林芳彥老師

    痛失良師 悲痛萬分 一生貢獻 緬華教育 幸勤教學 兩袖清風 老師培育 感恩難忘 一路走好 懷念永遠   洛杉磯中國女中校友 黄娟娟,黄英福,郑树林, 郑智慧,郑树才,陈秀玲, 陈淸隆,陈清联,陈碧玲, 陈淑真,张翠玲,江錦辉(纽约), 朱海基,龚诗环,江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