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照片"

  • 侨友动态
    泛黄照片的追忆(晨阳)

    庚子年,因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宅家期间,翻阅老照片,一张泛黄的照片映入眼帘,勾起了上世纪60年代我在南宁华侨补习学校求学的往事。 辞别昆明侨校 侨校——归国华侨补习学校,是祖国为归国华侨青年开设的初、高中补习学校。上世纪60年代,全国有:北京、广州、昆明、南宁、武汉、厦门6间侨校。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缅甸、印尼、越南、老挝……等等;凡就读于侨校的学生,称为“侨生”。 1964年8月,我与二弟陈里邦从缅甸仰光乘飞机回国,在昆明侨校就读。由于当时缅甸政府排华,许多华侨纷纷送子女回国,学校人满,不堪重负,只得动员部分侨生前往南宁市华侨补习学校。1965年2月,我们在昆明侨校过春节后不久,取道陆路抵达邕城。时间虽前后6年,但就读两间侨校,却占了全国侨校的三分之一。可谓“峥嵘岁月”,温故知新,回味无穷。 昆明侨校门口来了3部卡车,准备送“侨生”到昆明火车站,第一次在祖国搭火车前往云南省开远;邕城侨校派覃有广、姚兰老师等来接转读的“侨生”们。学校像过节一样热闹,硯友们互相告别着、鼓励着;有欢笑、也有依依不舍的泪水。 当我们来到了昆明火车站,似乎他们也知道有一批“侨生”即将离开,广播喇叭里播放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音乐,我们提着各自的行李,按车票上的车厢上了火车,对号找位置入座。站台上相送的老师、同学们都依然站着,等候火车开动。此时,车厢的广播喇叭里反复响起了:“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的曲子,令我激动不已。我就是在那时学会了歌唱“包钢”的这首歌,现在唱起这首曲子,就会回想起当年在昆明火车站的情景;是啊!我们要像骏马一样飞驰了。再见吧,昆明! 我们乘坐的是慢车,每站都得停靠,经过十几个小时,傍晚才抵达开远市。带队的老师安排我们在旅社住了一晚,翌日晨,汽车载我们去南宁。 那时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旅游大巴,我们是在祖国第一次坐卡车走远程的。沿途尘土飞扬,“侨生”们纷纷捂着鼻,原想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敞开喉咙高歌,却被灰尘打住了。无奈,只好欣赏“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景。在半途我们还下榻于旅社一晚,翌日经过百色,历时2晚3天,才安全抵达了邕城。 邕城——南宁市,因邕江流经城市而得名。邕城侨校,位于南宁市西乡塘甘蔗站,我们是乘坐卡车直抵侨校的。侨校原以印尼归国侨生居多,对我们缅甸归国侨生的到来,他们表示了真诚的欢迎,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游子”,颇有回到家之感。 一年半的学习生活追忆 邕城侨校比春城侨校的范围大。校内除了有篮球场、足球场外,还有游泳池;教学大楼离男女生宿舍还得走5-7分钟路程,食堂(也是全校大会的礼堂)靠近宿舍。偌大的一个学校,连我们的到来,才有400多个侨生。夜晚胆小的女生还要成群结伴才敢出门。抵达学校后,校党支部书记李金山、校长骆明在礼堂开了一个欢迎会,而后按春城侨校时的编班,免入学考试,按班就读;宿舍的房间设高低床,按年级、班安排。 (2) 我在邕城侨校,读高一②班下学期,班主任刘季耘老师,又兼教政治课。大部分老师都居住在学校的教职工宿舍,以便随时关注我们的生活、学习。学校每周四下午组织劳动,或挖树坑,或挑塘泥,除寒、暑假,从不间断,以劳动来改造侨生们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现在学校的足球场,就是我们双手挥汗开辟的。1965年8月,我升读高二②班,班主任是陈亿忠老师。 当时学校,实行初中生粮食供应28斤,高中生30斤。助学金最高12元,二等10元,三等8元;由个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班委会讨论通过,班主任审核,学校审批发放。记得每月的伙食费是10元,剩2元,得寄缅甸一封家信0.52元,只有1.48元的零花钱了。 1965年2月至1966年8月,一年半的学习、生活,是在扎实、艰苦、紧张的日子里度过的。即便是假期,老师都会安排满满的,让你只会觉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下乡与农民“三同” 1965年夏,学校开了动员大会,组织我们这些侨生下乡与农民“三同”——同住、同吃、同劳动;时间是10-15天,视农忙情况而定。这可是平生头一回,要住在农民伯伯家了,同学们盘算着要带什么日用品……。动员大会上说,农村是落后的,农民没什么文化,也不讲究卫生,有的还会吃生的东西、喝生的水。大家不能嫌弃,先将就;事后再给他们讲科学、说道理,这就叫“打成一片”。 我参加了这次 “打成一片”的“三同”锻炼,住在一对中年夫妇的贫农家里。他们家没厕所,大便上公共厕所“轰炸”(因下面储水,会“扑通”一声),小便到“大自然”厕所。更谈不上有“浴房”了,只好跟着他们去湖边,拿着脸盆、毛巾擦擦身体了事。头几天,我还将就着过,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欲将身体泡到湖里去洗个痛快,没想到竟然惊动了“蚂蝗”大叔,几十只像游艇一般向我小腿袭来,我立马上岸,才免遭其大饱一餐。这对贫农夫妇起早摸黑,任劳任怨,他们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就说吃吧,他们的粮食供应比我们“侨生”更低,菜是自己腌的咸菜、萝卜干。知道我们要回学校的消息,那天晚上,他们煮了白米饭,到湖里抓了两条草鱼,还特意准备了自家酿的米酒,准备欢送我回校;我心里特感动,贫下中农还是疼我们的。可是,到了晚餐时刻,端在桌面上的竟然是草鱼生鱼片,夫妻俩笑着劝着叫我多吃,这时我想起了下乡前动员大会上的交待,装着没事也跟着吃了几片生鱼片,这是平生第一次啊,印象深刻。饭后,夫妻俩对我这次下乡的表现还认可。我也婉转地向他们宣传了讲卫生有利健康的道理,当然,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可能因为我的一番话而改变的。...

  • 侨友动态
    南中创建的第一張照片《我读【南洋华侨愛国梦】》(叶国治)

    第一排(由左向右):1,???(本人不知)(創委) 2,李慈念(創委) 3,曽福安(创委)4,邱立才(創委)5,饒伯勳(創委)6,陈子敬(創委)7,杨老清(創委)8,周禾书(創委)9,楊章熹(教员)10,吳思正(教员)。 第二排(由左向右):1,卢定遠(教员)2,吳章彬(教员)3,邹正平(教员)4,黃鉄耕(教员)5,黃开昌(教员)6,陸萍(教员)7,王英秀(教员)8,陈学英(教员)9,吳碧珍(教员)10,叶振荣(創委)11,李行健(校长)。 第三排(由左向右):1,黃华明(教员)2,郑国山(校车司机)3,王子宗(教员)4,陈峯(教员)5,康朗(美教)6,陈振华(音教)7,钟月波(教员)8,陈杰伏(聀员)9,吳章煥(教员)10,楊维书(聀员)。 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南中校友陈振球写了 本好書<南洋华侨愛国梦>,值得一看。全書十一章,对研究缅华历史的人,大有帮助。 开头,就有一张南中创建的像片。这张像片在好多地方、好多刊物都有登载。只是,少有详细注明人物姓名,三十多人中仅有廖廖几个名字。如果不列出人物姓名,隨着岁月的流逝,像片的历史价值就会损失,人们就会失忆,历史就会失传。 这里,我来做点注觧。 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是1948年南中創办一年後,开过恳親会后拍的。不是1949年拍的。因为李行健校长在次年回北平参加政协筹备会。还有校车司机郑国山也回国参加云南边纵打游击,争取早日解放家乡云南。 注明: 1,  南中第一任校长是李行健,开初不设校长,只称教务主任。他1949年初回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恢复原名楊一波,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扫盲委员会主任工作。他回国后,楊章熹接任改称校长,应是二任校长。徐曰琮是三任。周禾书是四任。黃重遠是五任……。 2,英文教師是陈峰,卢定遠等。 3,缅文教師是黃开昌、邹正平等。黃开昌回国后改名黃里,50年代缅甸政府总里吳努訪问中国,黃里担任缅文翻譯。 4,教员中很多都是爰国青年,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缅华青年抗日战工队。 5,陈峰和陈学英是夫妻。 6,吳章彬、吳章煥、吳碧珍是同胞兄妹。 7,吳思正曾在两广纵队担任过政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