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年味"

  • 侨友动态
    缅北的年味(缅甸:萨江水暖)

      过年,对我这个长久飘零在外的人来说已没什么概念了,只是随着人家的口说说过年而已,人家过年,我过所谓的“过年”这天罢了。然而在缅北与汉人生活时间久了,对他们的过年习俗倒是记得很清楚,也确确实实体验着。那么缅北汉人是怎么过年的呢?下面我就与您细细说来: 华人春节,是缅北汉人的主要传统节日,习称过年。通常腊月二十四,即开始打扫寨子、房子、庭院,备好柴火,着手舂粑粑、捂白酒(酿制糯米酒)、熬麦芽糖、购买香纸、糖果、烟花爆竹、添置新衣服等准备工作。其间,男人们还要削好陀螺,安装轧花车秋千;女子则要缝绣球包等,以便过年娱乐;称为“过小年”。 除夕,也就是腊月三十晚,家庭成员通常都要回到家中团聚,晚餐菜肴少不了“蒜苗炒肉”这一碗,意在警示做人过日子,要有计划,要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夜晚,要烧“千年火”,含有千年红红火火的意思。希望祖辈儿孙能有个健壮的好身体往后干(打)仗不输,家道兴隆发达。所以,三十这天,各家都会攒足了劲儿比谁家“千年火”烧的更大更亮。笑声频频,对于孩子们,一年中这最幸福的一夜将无疑会深印在他们脑海。故毫不吝啬柴火,往火堆上添柴,直将火焰逼的愈高愈好。有的人家还特意找来耐烧的大筒的树兜来烧,使火几天都烧不歇,意味着长生不熄之火,家运长旺之意。倘若这时站在高处往村子里看,那场面是绝对震震撼的:整个村子被火光染成了红色,一堆堆篝火被夜黑与晃晃屋影分割成了一团刚出煅的金子,火红包裹着金黄,耀眼,璀璨,又像一摊摊被煎熬透了的荷包蛋,被巧手排布成了星罗。再站高一点往下看,这一村的千年火本来就成了星空,稍有异的是天上群星是冰冷木然的,而脚下的这块,却是炽热的,正在用温暖将寒冬消融,为缅北送来腾腾的希望和安生呢。   还有点“万年灯”,以示红火不灭、光明不息。当然全家人还要“熬寿岁”,直至午夜亥时与子时交替,即零点报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以示驱邪除魔、除旧迎新。祝福天增岁月人增寿,来年风调又雨顺,阖家安康。同时,贴门神和春联是必不可少的。还要给各道门楣、仓储屯箩、犁杖家具、碓磨鞍架等,贴上钱纸门封,以示邪恶不准进家,又示财产得到封存。 大年初一是平淡的,缅北汉人有大年初一不串门的传统。这天除了按习惯只吃鸡蛋、汤圆、豆粉、粑粑等甜食,吃素、不动荤。由男人入厨房操作,让女人休息。不扫地、不吹火、不泼水。不进人家正堂屋门,忌讳进人家堂屋,怕踩坏人家门风,讨人不喜欢。但要抢头水,图的是勤奋,领先而不落人后的意思。上当地庙宇上香祈福。一般整天都是各自宅在家中自家人闲聊。    初二,杀鸡煮肉,叫打“牙祭”;开财门,即新年开门;首次献天地君亲师,并请一个童男子来家“踩门”,即开财门。末了,要送给童男一点钱,一块糖,一根陀螺线,表示感谢。若请不到适合的童男子,则要到寨外清静之处,抱一个石头回来,系上红线穿铜钱,贡献香纸火;末了,送回原地原位,称为请石佛开财门。这天,祭事繁忙,要集体献龙、献庙及出行。还有人家,兴扫坟拜墓。有些乡村献龙一项,一般由上年有男孩出生的人户牵头,贡献一头小猪为三牲;若没有小猪,以公鸡为三牲替代。出行祭祀,通常用粑粑、灌肠、脊肉、糖果等,到村外荒郊清净草地举行,要烧香纸火,放鞭炮,祈祷当年“出门大吉”、炸地烧得好,意味今年五谷丰登。同时表示,经此仪式后,可以出门出村去娱乐活动。 初三开始,村与村、寨与寨、人与人,相互拜访。开始打陀螺、荡秋千、爬油杆、丟包等娱乐活动。 打陀螺,是过年期间,村寨青少年的一项传统娱乐活动,也是一项群众性文体活动。其所用陀螺,采用当地所产木质坚韧、比重较大的紫木削制而成;绳索为当地所产麻底线。过年时,特别是大年初二,出行祭祀之后,通常会举行村与村、寨与寨相互交流的打陀螺比赛。届时,打的人意气风发,看的人兴高采烈,其场面十分热闹。结束,还要相互宴请,增进友谊。因此,打陀螺成了缅北民间,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项群众性文娱活动。获胜的参赛队有时获奖一头牛、铸犁、钢锄、斧头、砍刀、镰刀、钐刀、人民币数干上万不等。   荡秋千,每逢过年,各村寨,几乎都会制作可容4个人同时娱乐的轧花车秋。有的用大树横枝、用架皮或藤条系成的绳秋,一般每次只能一人荡;多2人合荡,习称“双合秋”。“秋千”通常大年三十晚上要做好,大年初一即可供青年男女荡秋娱乐。直到元霄节过后,拆除收藏,以备来年过年再用。 爬油杆,是一项人气较高的娱乐活动。在光溜溜的树杆上涂满油,树杆顶上插着一面小红旗,挑战者们往上爬,谁先爬到树杆顶拿到旗,谁就是挑战成功者,且有奖品。 丟包,是缅北民间过年期间,青年男女间又一种文娱交流活动。所用的包,系一个多菱形组合而成的彩色绣球,球内填充的是荞子或稻谷,球体比拳头略小。打包时,男女各站一方,间距10来米。可2人正面对打,也可4人交叉对打。你丢我接,循环往复。以接住为赢,接不住为输。通常男子只能单手接,女子则可双手接。接不住者,要认“罚”,所“罚”物件主要是手帕、手表、圈烟、火机、手镯、戒指、帽子、外衣等,以此增加娱乐的趣味色彩。末了,“赢”方会将这些东西,无尝归还“输方”,以示友情。因此,打包既是一种传统文娱活动,还是青年男女交流情感的传统聚会,其意味深长。   正月十五日元霄节,要把大年三十所贴各种门封取下烧掉,吃汤圆,来个元霄大团圆。过了元霄表示年已过完,可以启用各种工具,开展劳动生产了。过年期间,大家还要穿新衣,要和和气气,忌讳与人打架吵骂,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节日气氛。   而今,过年又多了些新元素,随着现代文明的流入,外面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如洪水般咆哮而至,电视、收录机、VCD、电脑宽带、智能手机……种种现代娱乐设备的进入,缅北的年味似乎也开始淡了起来。若是这样下去,邻里的和睦,浓郁的亲情,醉人的欢笑……只会停留在刻意回忆时模糊地晃现在浑浊的眼眸里,只会留下依稀的痕迹。越到后来,年味也许会愈淡。即便是那最活跃的荡秋千、爬油杆、丟包等欢畅文娱活动,也将随着现代人少动的弱臂,蹒跚,消沉。年味一淡,惟留下的一点形迹,也许就是大年初二杀鸡煮肉,打“牙祭”时饭桌上交错的觥筹;是年初一在路上相逢时相互的飘渺弱弱的一声寒暄。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但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