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单
  • 网络相册
  • 自定义
  • 首页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 首页
  • 分类目录
    • 侨友动态
    • 华文文苑
    • 视频专栏
    • 小说翻译
    • 诗词歌赋
    • 缅甸新闻
    • 通知通告
    • 精彩转载
    • 综合新闻
    • 美食健康
    • 知识園地
  • 友情链接
  • myanmargazette
  • 网络相册
  • RSS

首页/华文文苑 /缅甸华人“缠足”女子的一生【追忆】奶奶的故事(作者:小草)《转载自缅甸中文网》
华文文苑

缅甸华人“缠足”女子的一生【追忆】奶奶的故事(作者:小草)《转载自缅甸中文网》

缅甸华人“缠足”女子的一生【追忆】奶奶的故事(作者:小草)《转载自缅甸中文网》
cng
12/19/2017
 
当小草mm在网上看见这个奶奶时,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因为她太像小草mm过世多年的奶奶,有些腼腆而又开心的表情,是那一代奶奶们的标准表情,思念犹如滔滔江水,扑绪而来。

 

在小草的记忆中,奶奶是一个很好强又独立的人,一生都是坦荡荡的活着,16岁嫁给爷爷,不争不抢做自己该做的事,奶奶常说“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的事”,奶奶生了9个孩子。

 

据说爷爷的哥哥曾在果敢当官,爷爷一生是两手不沾阳春水的,在二战那个暴乱的年代里,在杨家土司被其他人反攻时,奶奶和亲属带着儿女连夜逃离了果敢那个生活了八代人的地区,起初搬到当阳那边一个叫“来地山”的高山上,那时候的果敢人只会种鸦片,不会种其它粮食,在那个寒冷的“来地山”,所有迁移的果敢人也都以种植鸦片为生,其实他们也仅仅只是拿鸦片换取粮食而已,再后来慢慢的他们学会了种植玉米、种植山谷。

 

在那个地方居住了些年,爷爷在那里过世了,据说爷爷过世时53岁,后来罗主席的怒江新村建立了,奶奶带着未婚的爸爸和姑姑们搬到现在我们居住的村里,儿子成家了,总是要分家的,四个儿子一个母亲,怎么分呢?每个母亲其实都会选择年幼的儿子家,奶奶以小草mm年幼为由,选择了我们家,其实小草mm跟堂哥他们是同年的说,O(∩——∩)O哈哈哈~

 

话要从分家以后开始说起,据妈妈说,小草mm三个月大,奶奶就背着我带着一点白糖和米饭去地里干活了,爸妈则去给别人地里打工,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脑袋上都是被蚊子亲过的大包,老妈是既心疼又无奈,因为家穷啊
小时候总问奶奶,为什么奶奶的脚和妈妈的脚不一样呢?奶奶总笑笑说,“等你长大了奶奶告诉你”。慢慢的长大了,听奶奶和隔壁奶奶聊她们的故事我才明白,那是一种极尽折磨女人的痛苦,“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

 

缠足从3至5岁开始,花3至4年的时间才初具模样,缠脚前以热水烫脚,趁着脚还温热,将脚拇趾外的四个脚趾向脚底弯曲,紧贴脚底,并在脚下趾间涂上明矾,时间一长,脚缠得弓弯短小,使脚底凹陷,脚背隆起,脚的长度会被缩短,也就是说女孩在还没走稳路就要开始了极度痛苦的裹脚流程。
变形的双脚,不知道美从何而来

 

隔壁奶奶说她缠脚的经历:她大妈妈用织布机上的“射通”,横垫在她的脚腰下,让脚腰凸起。然后裹扎起来,逼她走路。慢慢的,脚腰被“射通”凸断了,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走路,虽然脚腰折断了,但她的脚仍然臃肿难看。她母亲唠叨:“你这双男人脚,怎么还不烂?”她奶奶也说:“难烂了,该使用法子了”。

 

于是,她母亲在她奶奶的指导下,找来半个瓷碗,砸成碎片,放在她的脚底、脚腰、脚面上,再用缠足布包裹起来,套上小鞋,让她下地行动,她的脚被划破了,血迹从缠足布中渗透出来,变黑,发腥,发臭,这也就是为什么隔壁奶奶并不能走太远的路。

 

随着时间的推进、时代的进步,女子不再为了那个千年陋习而承受裹脚痛苦时,奶奶也跟着潮流解放了她从小就捆板的双脚。

 

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明的人,我们果敢老一辈人有很多流传的老规矩,比喻说媳妇不能进正堂吃饭、弟媳妇不能和大伯或小叔说话、在喜丧场合里妹子不能跟哥哥或弟弟同时出现在打歌队伍里、男人衣服不能和女人衣服洗在一个盆里、不能晒在同一个地方,还有很多规矩,小草mm也记不得那么多了。奶奶认为这些都是不合理的都需要改掉的。

 

再比喻说,在我们那个地方经常穷得几个月吃不起一顿肉,但是在7月半供祖先的时候必须献三牲,12道菜等等,奶奶常说在我还活着的时候给你们改改。

 

奶奶一生有着太多太多历练,也有着太多遗憾,还记得亲戚来看奶奶时跟奶奶说去了昆明开了眼界,那时候奶奶很羡慕,总对我们说好好读书,将来有钱了带奶奶也去一趟。当我们被人欺负时奶奶说,还仇不如看仇,要我们好好做人,人在做天在看,对得起自己良心就好。当我们被人看不起时,奶奶说我们做人要有骨气。

 

奶奶常说穷不探亲,我们穷要穷得有骨气,很多人不明白其他三个伯伯家都比我们家经济条件好很多,为什么奶奶老了不跟儿子享清福,而要跟着我们受苦受累,还记得小草mm 8、9岁的时候大伯来把奶奶接过去他们家住,说奶奶受苦了一辈子应该要享福享福了,对于从小跟奶奶长大的小草mm来说是非常舍不得的,每天都跑去问奶奶什么时候回家,还记得跟堂姐吵架,说奶奶是我们家的奶奶,堂姐说奶奶也是她们家的奶奶。

 

O(∩——∩)O哈哈~后来大妈在看见小草mm的时候就说奶奶以后不回去了,奶奶要在他们家长住了,奶奶想回我们家,大伯死活不同意,大妈甚至禁止小草mm去他们家,说奶奶看见小草mm就想回家了

 

奶奶在大伯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有一天小草mm爬大伯家墙进去看奶奶,其实大妈也不会真的阻止我进去的,爬墙只为淘气而已,还记得那天悄悄爬墙进去跟奶奶说,家里那个老母猪生孩子死了,奶奶一听家里唯一的母猪竟然死了,肯定是爸妈没时间好好照顾。

 

奶奶偷偷摸摸的假装散步就回我们家了,O(∩——∩)O哈哈哈~还记得到晚上的时候大伯和大妈拿着奶奶的行李送来给奶奶,大伯跟大妈气哄哄的把小草mm给教育了一顿。

 

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裹脚习俗将随着奶奶们过世而消失在人类文明长河中。

 

看见这些奶奶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在天堂里的奶奶。奶奶你在天堂里还好吗?假如真有来生我还愿做你的孙女。



Post Views: 4,093

转载请注明:《缅甸华人“缠足”女子的一生【追忆】奶奶的故事(作者:小草)《转载自缅甸中文网》》
复制链接

相关内容小草缠足
点击添加一条评论

留下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华文文苑
12/19/2017
cng

相关内容小草缠足

更多华文文苑

  • 阅读全文
    佛教星雲大師圓寂 享耆壽97歲 – 转载自世界新闻网

    記者王慧瑛、徐白櫻、林巧璉/高雄即時報導 2023-02-05 09: ...

    cng 02/06/2023
  • 阅读全文
    遊览将军澳跨湾大桥(阿凯)

    2023年乘着新春假期,我们一家人盛装打扮,由屯门乘坐西鉄到钻石山站,再转乘地鈇 ...

    cng 02/05/2023
  • 阅读全文
    选择移民美国(苏顺路)

    洛杉矶著名景区      我从出生到六十 ...

    cng 02/04/2023
  • 阅读全文
    緬華資深音樂老師楊雙溪(謝玉清)

    杨雙溪老師是前緬甸仰光南洋中學資深音樂老師,也是伊江合唱團的團長。 當年,年輕的 ...

    cng 02/02/2023
  • 阅读全文
    地球变暖与红树林(潮汐林)的关系-缅华网

    编辑:缅华网文章类型:科学发布于2022-12-20 16:04:54共1461 ...

    cng 02/01/2023
  • 阅读全文
    难忘的母校华中岁月 《高中第十六届(革新班)肖湄琬》

    母校华中一一缅甸华侨中学,在缅甸华侨史中占有着极其辉煌的一页。从1921年成立至 ...

    cng 01/31/2023
  • 阅读全文
    赶着牛车去拜佛——马奎省内一乡村民众保持的传统活动 – 转载自缅华网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赶着牛车去拜佛——马奎省内一乡村民众保持的传统活动 据12月 ...

    cng 01/17/2023
  • 阅读全文
    祖国与海外华侨(苏顺路)

    毛主席高度评价陈嘉庚先生      祖国 ...

    cng 01/17/2023
  • 阅读全文
    盼望相会有期(阿凯)

    踏入2023年,最大的喜訊莫过于香港特区政府和內地宣布於元月八日“復常通关”,这 ...

    cng 01/14/2023
  • 阅读全文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苏顺路)

    唐皇喜迎唐僧师徒 左:汉武大帝,右: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图    ...

    cng 01/06/2023
  • 阅读全文
    一场梦魇( 伍美姖)

    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各机器就变老化,或出现各种问题,踏入花甲之年,更需注意身体的保 ...

    cng 01/04/2023
  • 阅读全文
    新年辞(许文舟)-  转载自缅华网

    当婆娑的树影只剩下枯枝,松风便沿逶迤的山路,撕下了2022年最后的册页。然而,围 ...

    cng 12/31/2022
滚动更多
点我
  • 热门

  • 最新

  • 评论

  • 叶声传四方—忆四海叶友真情(作者 卓叶)
    侨友动态10/08/2022
  • 兴隆赞歌(卓叶)
    侨友动态10/23/2022
  • 感言(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 陈汀阳)
    侨友动态10/17/2022
  • 半導體產業與外國勞工(作者:朱池山)
    侨友动态10/07/2022
  • 浅议南中的校风与南中精神(张平/洪流班)
    侨友动态10/16/2022
  • 闲话移民(七子)
    侨友动态10/17/2022
  • 邬勒基的故事—— 一位朴实的爱国华侨陈炳铨先生(撰文 张平)
    侨友动态11/13/2022
  • 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侨友动态11/18/2022
  • 人生如花∽观花有感(卓叶)
    诗词歌赋02/06/2023
  • 佛教星雲大師圓寂 享耆壽97歲 – 转载自世界新闻网
    华文文苑02/06/2023
  • 《深深的怀念》献给华中母校百年庆典
    诗词歌赋02/06/2023
  • 元宵.七绝/新韵~洛杉矶(文/海哲)
    诗词歌赋02/05/2023
  • 一叢花……赴開平遊參加《澳門開平两地詩詞書法展》得韻(文/德光,书法/黃企浩,黎勝培,周永騰,李汝榮,胡重光,阮偉生,尤肖松,黃玉靈,茂松)
    诗词歌赋02/05/2023
  • 南中钻石年校庆(丁文明)
    诗词歌赋02/05/2023
  • 遊览将军澳跨湾大桥(阿凯)
    华文文苑02/05/2023
  • 23元夕(光明)
    诗词歌赋02/05/2023
  • 铃声(丁文明)
    诗词歌赋02/04/2023
  • 春雪之喜悦(楊灿云)
    诗词歌赋02/04/2023
  • 选择移民美国(苏顺路)
    华文文苑02/04/2023
  • 一叢花……赴開平遊參加《澳門開平两地詩詞書法展》得韻(文/德光,书法/温子成)
    诗词歌赋02/03/2023
  • 海冰 says:

    这诗写得好啊!用生活…

  • 阿九 says:

    乌龟放生

  • says:

    点灯节是缅甸传统節日…

  • 张 平 says:

    读後感:作者把自己在…

  • 蔡燕鸿 says:

    谢玉清将20多年前在…

  • 许均銓 says:

    福山寺,仰光华人建的…

  • 杨民权 says:

    叶国治学长一路走好!

  • 蔡燕鸿 says:

    《怀念敬爰的妈妈谢陈…

标题

缅华网 丘文 星島日報 缅甸 中国新闻网 叶国治 苏顺路 朱徐佳 草蝶 倩兮 了因 苏丽蓉 德光 卓叶 丛中草 晨阳 星島日报 林郁文 蔡煜群 你好中国 BBC News 中文 舒云 缅甸中文网 中国 碧蓝色甘马育 BBC News 伍全礼 阿凯 更生 谢玉清 似蜜随笔 缅华网· 林鸿沛 南友 许均铨 元旦征稿 高德光 朱雪雪 只言片语 春水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由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主办。联络海外侨胞友谊,介绍侨友动态,宣传中华文化,传播爱国情怀,增进中缅友谊和中美友谊,帮助侨胞融入当地生活。www.scbca.org

友情链接

香港缅甸华侨联谊会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2505293410

缅华网 – http://www.mhwmm.com

缅甸中文网 –http://www.mdzwwww.com/

缅甸时代周刊 – http://myanmar.mmtimes.com/

国际在线缅文网 – http://myanmar.cri.cn/

中国侨网 – http://www.chinaqw.com/

金凤凰网 – http://www.mmgpmedia.com/

与我联系

Address
629 E. Garvey Ave  ,#B
Monterey Park, CA 91755

投稿信箱:

likai168@gmail.com

缅华网网站版权所有 © scbca

二战时期中国—缅甸唯一通道——滇缅公路如今沿线繁荣起来 来源:风长眼量《转载自缅华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七:第六章 世界知道些什么《转载自缅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