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单
  • 网络相册
  • 自定义
  • 首页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 首页
  • 分类目录
    • 侨友动态
    • 华文文苑
    • 视频专栏
    • 小说翻译
    • 诗词歌赋
    • 缅甸新闻
    • 通知通告
    • 精彩转载
    • 综合新闻
    • 美食健康
    • 知识園地
  • 友情链接
  • myanmargazette
  • 网络相册
  • RSS

首页/精彩转载 /缅华文化界杰出战士巴宁(作者:曾冠英–已故)(缅华网)
精彩转载

缅华文化界杰出战士巴宁(作者:曾冠英–已故)(缅华网)

缅华文化界杰出战士巴宁(作者:曾冠英–已故)(缅华网)
cng
04/03/2018

巴宁同志是缅华文化界一位杰出的战士,他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即致力奋战在缅华文坛上,直至他为之奋斗大半生的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年,才因病长辞人间。他为人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思想进步。他的革命气质与文化事业上的卓著贡献,为缅华进步与爱国人士所共同关注与敬仰。他是缅华社会享有五星红旗盖棺殊荣的第一人。

巴宁(1904一1951年),原籍福建省海澄县新埯乡(现属厦门坎巿郊杏林公社),早年丧父,依母针线所得微资上学。他于一九三0年十月一曰,任由“缅华书记公会”的《新芽小日报》总编辑兼总经理。一九三四年五月四日任“励学社”社刋《卜间》旬刋主编和该社的负责人。一九三五年八月,参加发起成立“缅华青年学会”,并任该会监事与会刋《明天》编委。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任“缅华文艺界救国后援会”主席及该会会刋《华侨呼声》编委。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任“缅华文化界救亡协会”常务委员兼主编会刊及主持规律周刊社的《规律》和《文学》编委。战后一九四五年八月五日任“新仰光报”主笔兼副刊《三年》编辑,直到他去世。

巴宁十七岁时,他读书的新江小学校,因老师对学生粗暴,引起风潮,全校学生罢课退学。待风潮平息后,只有他一人因家境清贫而退学。旋即离开家乡,途经厦门随族人去缅甸过着流浪的生活。偏在这时候,传来他母亲的死讯,他就发发牢骚,藉泄悲愤。当时在他自己的照片上,写了一首诗:

禽兽充途鬼满邻,频年落魄此吟身。

会当独上高峰顶,白眼看他世俗人。

其后有人介绍他到山芭教书,空闲时学会了记账,成为他后来转入商埸谋生的技能。他练习书法(后来仰光许多华侨商店请他写商号招牌或议定书)。

一九三0年十月一日,书记公会出版《新芽小日报》,展开新文化运动。巴宁以原姓名丘筱儒(后简作小如)名字,任该报总编辑兼总经理。

《新芽小日报》的编辑人员是林环岛(云涛)、汤道耕(艾芜)、郭荫棠(郭公)、王思科(锡戈)、吴怀世(景新)等。林环岛同志还兼"文化促进社"的业务。那时仰光华侨的精神粮食,由文化促进社介绍的居多。艾芜同志当时兼负责《新芽小日报》的校对工作。小日报也象大报一样,有专电、新闻、副刊《血花》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辟有《问答信箱》,为当时仰光其他华文报所无。

小日报因揭发了国民党政府腐败真相,和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引起了在仰光的一些国民党人的不满,致发生与“五三社”附刊在《覚民日报》的“推进机”(刊名)论战。小日报摆事实讲道理,“推进机”则认为揭疮疤,故意丑化蒋介石。但事实终归为事实,一手难掩天下人的耳目。“推进机”难于招架,就采用谩骂、攻击人身、造謡、诬蔑不讲道理,反而丧失在侨界的信誉,终究打了败仗。他们不甘心于失败,就利用金钱买通英殖民政府的有关人员,以“莫须有”的罪名,于一九三一年年底,逮捕小日报的林、汤、郭、王、吴诸人,并勒令出境,巴宁已不是黙黙无闻的人,同时对方便亦慑于他的族亲是当地有地位的名人,不敢去碰他,因此巴宁未遭出境之处分。

《新芽小日报》一时离开了几个得力骨干,业务受到影响,但巴宁还是极力支撑,仍兼总编辑及总经理。当时仅十五岁的陈德润不怕被抛掷臭鸭蛋而干派报工作。报纸继续出版四十多天,后来由于承印的明明印务公司提出的条件苛刻,因而不得不忍痛向读者告别。

《新芽小日报》出版时间?很长,它的影响可是巨大的。三十年代初,出生在缅甸的林望中同志(回国后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新闻社总社副社长,中侨委国外二司副司长,福建省外事办副主任等职),后来谈起了小日报,对它有高度的评价。他说,我开始接触进步思想,一是从阅读进步著作开始,二是新芽小日报对我(林自称)有很大的启发,它是起了在缅华社会播下了进步种子的作用,推动缅华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而巴宁的贡献是卓著的。

一九三四年,缅华学术团体相当活跃,有《野草》、《椰风》等专刋在各报刋登。巴宁与那些被对方嘲为"新芽余孽"的年青人,成立“励学社”,并于同年五月四日出版《卜间》(卜间是巿场的意思)旬刋。

《野草》以小品文为主,《椰风》内容是纯文艺,而《卜间》则标榜杂文。它每期总有一篇刋头语之类的文章发表,大都由《卜间》巴宁执笔的。该刋有些文章题材,曾被艾芜同志纳入他的小说《南行记》。

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缅华爱国青年,深受鼓舞,就在八月十七日成立《仰光华侨靑年学会》,这是仰光爱国华侨有史以来的大团结,巴宁是该会发起人之一。该会会刋“明天”就是他命名的。“明天”周刊只出版了十七期,因受殖民政府压力,有的负责人如徐及李豋报退会,会务慢慢停顿,其后无形解体。监事兼"明天"编委的巴宁,孤掌难呜,他至为恼火,小日报停刋了,“明天”相继被扼杀了,他就在“卜间”连载他那篇未完成创作《失败》,以泄内心的极端愤慨。他后来又在“仰光日报”副刋《文艺》版发表关于他那篇描写缅华救运的创作没有完成,写了《关于“失败”的失败的声明》。这篇文章是在抗战后一年见报的。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八.一三”全面抗战后十天,巴宁仍与励学社全体社员(共二十六人)及仰光许多爱国青年组成“缅华文艺界抗敌救国后援会”,简称“文救会”,巴宁被推选为主席。“文救会”成立,就送社员马寒冰同志回国从戎。一九三八年五月九日及十一日,又先后送曾智明、李孝三、林秋棠、许金荣(泉州巿华侨大学副校长,已故)、郑有礼、苏学新(原名承德,曾于抗大毕业后,参加第八路军作战,日本投降后,在故乡贞岱村,因家庭事故服药自杀,时年三十九岁)等回国,入延安抗大学习。文救会因募陕北公学基金,被当时仰光救灾总会,借口国民党政府命令捐款须“统汇”为辞,企图迫令文救会把所募的款项缴交蒋政府报功。文救会以陕公基金与一般捐款性质不同,自无需“统汇”。因而引起救灾总会的当权者不满,煽动各华文报不准刋登文救会活动的消息。文救会宣传刋“华侨呼声”也被迫停刋。至此,巴宁仍?往直前与励学社一些同志,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南洋总队缅甸支队”,继续公开进行救亡活动,还扩大爱国的文化界阵营,成立“缅华文化界救亡协会”,总会设在仰光,并在卑谬、桥贝、新彪遵、亚兰等大中城巿成立分会,巴宁仍负责总会主要职务。出版方面,接办规律社出《规律》周刊,又在“中国新报”附设《文学》周刋,稿件的修改与编辑,多半是巴宁负责的,他的“思想杂谈”,“经济漫话”多在《规律》专版发表。

日本侵缅战争发生(1941年底),巴宁和妻子和三个幼小的儿女疏散到山芭,靠着教几个学生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生活,家贫营养不良,影响他的健康,但他刻苦支撑,度过无情岁月。他曾把这些苦难的滋味写下来,后来发表于“新仰光报”副刋。其中有:

一对愚夫妇,忽逢乱世时。

安家无担石,绕膝多婴儿。

烽火频传警,萑苻遍地悲。

楚囚空对泣,四頋欲何之!

巴宁垫居山芭三年,直到仰光光复,才重返旧地,即接受“新仰光报”的聘请任主笔及副刊“三年”主编。他于穷愁潦倒之余,能重新从事文化事业,振作起来,实在不简单。他在“寄友”的那首七律写道:

旧雨相逢悲乱世,穷愁无奈到中年。

家贫儿女偏知饿,满腹文章大值钱。

范子逃亡甘人秦,苏卿守节愿吞毡。

感君知己拳拳意,好教他时着祖鞭。

从上述可以了解到,巴宁在缅华社会的活动和思想倾向,无疑地是爱国和进步的。

巴宁少年时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次,国文教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论郭巨埋子”,多数同学期竭力赞扬郭巨是个孝子,孝感天地,所以埋子时天赐黄金。然而巴宁的立论,认为郭巨为要尽一点孝心,竟要将儿子活埋,是一个残忍的人,最低的评价也会被人看成是儍子。当然,这样的文章是得不到守旧老师的好评。除把卷子改得一塌糊涂外,还叫他去训斥一顿。巴宁少年时的反封建思想,是一直保持下来的。

巴宁南渡缅甸后,很喜欢看鲁迅的杂感和小说,郭沫若的史诗和童话剧,茅盾和郁达夫的小说。其他作家文章也涉猎过。稍后也看外国作家的作品,如高尔基、托尔斯泰、果戈里的作品,所以巴宁的作品反映的思想,多少见受上述诸作家的影响。

巴宁能够发表文章在报刊上,一是他能刻苦自学,另一是他能谦虚向师友学习。他曾向在仰光的万慧法师学习拉丁文,也向郑崇英(台胞)先生学日文。

巴宁的写作体裁较广,杂文、小说、剧本、诗歌,并以通俗笔调写哲学及经济问题,如“思想杂谈”、“经济漫话”,还用“小霍”笔名译过一篇日本武者小路笃实作的对话《贼》。

巴宁用过许多笔名写文章,除用“筱儒”及巴宁笔名较为人所知外,还有“丁彧”、“廖落”、“戈里”、“巫明”、“余英”、“夏候氏”、“司徒尧”、“上官无名”等二十多个笔名。他在家乡原名丘银益,这个名字未尝用来写文章,所以很少人知道他的本来姓名了。

巴宁遗着有《问路集》,极为脍炙人口。他的《鲁迅与文武流氓》,描写统治者对鲁迅的压迫和无耻帮闲文人对他的“围剿”,鲁迅和他们无情的斗争的情况。另一篇《象牙起价》,描写一个老板,小便将完摇一下头,恰巧这时经纪人来问他象牙要不要卖,看到老板摇头,经纪人就走掉了。过一天,象牙大涨价,遂使这位老板发了一笔大财。他笔下的老板,是靠幸运,并不是有才干赚钱。文章见报后,兴起了一场风波。后经人从中调处始告平息。这两篇文章,一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并举起“投枪”,另一是大腹便便笨头笨脑,饶有趣味。人们都喜爱读他,亦可说传诵一时。巴宁的作品,也曾被当地仰光福建女子师范学校选作师范生的读物。

假如巴宁当年同艾芜同志一齐离缅,以他的写作能力,至少在祖国文坛上也可同样发展才华的机会。他继续居住在缅甸二十多年,为人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爱护与奬掖用功的青年。他告诉年青人,学习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并要有韧性的战斗耐力,对邪恶必须口诛笔伐。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国人民宣告翻身了,巴宁的精神更为振奋了,正想大干一番事业,没想到这时病魔老是缠身作对。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缅甸联邦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后第九天。缅华四十八个团体联名发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通电,恳切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使节到缅甸。当时,国民党政府驻缅大使涂允檀,在全缅华侨热烈拥护新中国高潮的形势下,毅然宣布起义,使节虚悬。这四十八个团体的电文恭请巴宁起草。这时巴宁病体甚为虚弱。但是面临如此重大差事,他还是义不容辞地振作起精神起草了。此后他没有再写什么文章了,真料想不到,这份电文,竟成为他的绝笔。

一九五一年元旦早晨,巴宁心脏病突然不治,一代缅华文坛杰出战士与世长辞,终年仅四十七岁。

巴宁遗下妻及二子二女,身后仍复䔥条,其生前好友与各界爱国人士为其募捐万元,作为他的家属善后费用。

巴宁生前每月所得的薪水,全数交与其夫人陈玉霞执掌支配,战前,每天早上上办公时,才向她支取八安那(半盾)作零用,而抽烟虽成癖,却是每次零买,一支吸完就停止,到想抽时再走到印度人的荖叶香烟摊上买一支。每天上办公总是"安步当车"不坐人力车,他的生活是简朴的,这种美德是值得学习的。

巴宁始终以鲁迅的革命气质、正义凛然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已。他努力学习,是非分明,立埸坚定,不追求个人地位,“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高尚精神,所以他从一九四0年年底起,在一些进步朋友眼中,认定他的活动是革命活动,是重要的,对缅华社会是有巨大贡献的。林望中同志尊重他,关心他,信任他,有如自已的战友,作为“党外的布尔塞维克”来对待他。

巴宁享受五星红旗盖棺的殊荣,是并非出于偶然的。他葬于缅甸仰光巿九文台前都福建公冢。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重写于厦门

原载曾冠英编着《缅华杂文集》

附录:

仰光为甚么没有文坛?

戈理

{编者按}:

这是一位缅华文化界杰出战士撰写的一篇杂文,反映了1937年仰光文坛状况,值得认真拜读。八十年后的今天,仰光文坛,乃至缅华社会文坛的真实情况又是如何,作为后辈的我们是应该认真深入去探讨研究,并提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向。

严冬过后,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祝愿缅华文坛百花盛开,春意盎然!

2017年元月24日

说到仰光的文坛,恕我说句不敬的话:「仰光的文坛实在好像一个浅狭的泥塘,尽管有人投下一块石子,漾起一点波圈,然而这波圈马上也就平静下去。」像这样的情形,有人说它「没有文坛」,那倒是爽快的话。

不过,仰光虽然还没有独立出版的定期刋物,虽然也还没有成功的著作,但它却有报纸副刋,有写稿的文艺青年,有文艺鉴赏者。总而言之:作为文坛构成要素,已称略备,那么,仰光为什么没有文坛哩?

这里,成为问题的是那些代表仰光文坛的份子,有没有忠诚地去负起他们的使命。现在,就让我们来作一个简单的检讨吧!

首先应提出的是报纸副刋:报纸副刋是本地文坛的台柱,它应该尽职地负起它的使命;它一方面应尽量吸收本地的投稿,使本地的文学界活跃滋长;一方面应审慎地介绍外地的作品,作本地写作的方针,但两方的材料,都应以大众的需要为标准,凡低级趣味,或与现实生活不发生关系的作品,应完全拒绝,但仰光的报纸,副刋怎样呢?据我个人的观察:各报对于副刋似乎都不大注意,而对文艺尤其茫然。不但形式老是那样死板,连内容也是那么灰色。或者因为没有专责编辑人员吧!因此材料大半是仰给于剪刀先生,而所剪的又是新闻性癀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近来虽时常发表本地的投稿,但属于文艺的作品却很少,而能够负起时代的使命的作品当然更少。至于外间所附设的定期刋物,对于文艺虽有相当出力,但是为客观的环境所限制,力量未免太薄弱!

其次要数到写稿者了。近来照报上的情形看来,仰光的写稿者似乎比较兴奋,而所写的也比较进步。但是,究竟因为仰光没有人肯出钱买稿子,而投稿又无稿费,一般写稿者:有的被生活的锁炼所纒住,没有时间好写,即偷闲写出,也不见得可以,因此索性不写;有的是自命太高,看不起仰光的文艺界,不肯写;有的是曾经发表过几篇文章,获得一点声誉,便自以为功成名就,应该退隐山林了;有的是以写稿为过河之桥,桥一过了,稿也就不写;有的是能够努力振作,勤于写稿的,然而至经不起人家寃诬,愤而止的;有的是:「文艺游戏主义者」,他们虽大量写作,但是完全和大众无关,只堪给少数文士之欣赏而已。因此,仰光的写作者虽比较兴奋,但认真者却不多,作品虽比前时进步了,但数量却很少。

至于文艺鉴赏者,除了学校里的员生们,及商店的书记们以外,对文艺发生兴趣者,恐怕寥寥无几,照我们平日观察的情形,大家看报:大家起首是看专电;其次再看新闻,又其次是商情,副刋或者偶而翻翻,亦不过走马看花一样。鉴赏者如此少数,也许是报纸不注重副刋的一大原因吧!仰光的报纸副刋如此,写稿者如此,鉴赏者尤其如此,能够不像那浅狭的泥塘,可乎!可乎!

仰光的文艺青年们!大家携起手来,努力开掘这浅狭的泥塘!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二日(卜间旬刋第一0一期)

Post Views: 3,635

转载请注明:《缅华文化界杰出战士巴宁(作者:曾冠英–已故)(缅华网)》
复制链接

相关内容巴宁曾冠英
点击添加一条评论

留下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精彩转载
04/03/2018
cng

相关内容巴宁曾冠英

更多精彩转载

  • 阅读全文
    全球調查:名牌瓶裝水究竟含多少塑料微粒?- BBC News 中文

    由非盈利新聞機構Orb Media牽頭的檢測發現,每升瓶裝水中平均含有10顆塑料 ...

    cng 03/19/2023
  • 阅读全文
    硅谷銀行倒閉危機:拜登的承諾和儲戶的擔憂 – BBC News 中文

    2023年3月16日 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在幾天內的相繼倒閉,震驚整個金融界。 ...

    cng 03/19/2023
  • 阅读全文
    瑞丽市2023年泼水狂欢节活动来啦~

    点击以下链接观赏更多精彩活动图片 ...

    cng 03/10/2023
  • 阅读全文
    联合国 || 国际妇女节3月8日

    妇女节的起源 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庆祝的节日。这一天,妇女们作出的成就得 ...

    cng 03/07/2023
  • 阅读全文
    缅甸约有5%的人口超重肥胖-转载自缅华网

    编辑:缅华网文章类型:缅甸新闻发布于2023-03-04 15:46:52共48 ...

    cng 03/05/2023
  • 阅读全文
    保山浩劫话当年(谢燕鳴)

         那是民國三十一年五月初旬的往事 ...

    cng 03/03/2023
  • 阅读全文
    曼德勒省著名的景点东达曼湖及乌本桥游客逐渐增多-缅华网

    编辑:缅华网文章类型:缅甸旅游发布于2023-02-10 15:12:58共42 ...

    cng 02/14/2023
  • 阅读全文
    所有护照办事处2月第一周将重新开放 – 缅华网

    编辑:缅华网文章类型:缅甸新闻发布于2023-01-30 15:00:28共24 ...

    cng 01/30/2023
  • 阅读全文
    缅甸华裔精英与知名侨领 – 转载自缅华网

    作者:林锡星 文章导读 缅甸的华裔精英为缅甸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cng 01/26/2023
  • 阅读全文
    中缅边境瑞丽木姐口岸双方谈判已有结果,有望即日能正式开放 – 转载自缅华网

    经中缅瑞丽木姐双方政府几日来的磋商谈判达成以下协议: 1.由于疫情2021年3月 ...

    cng 01/26/2023
  • 阅读全文
    XBB毒株会大规模流行吗?专家解读 – 转载自缅华网

    编辑:CCTV4文章类型:健康发布于2023-01-05 15:16:19共13 ...

    cng 01/12/2023
  • 阅读全文
    新年辞(许文舟)-  转载自缅华网

    当婆娑的树影只剩下枯枝,松风便沿逶迤的山路,撕下了2022年最后的册页。然而,围 ...

    cng 12/31/2022
滚动更多
点我
  • 热门

  • 最新

  • 评论

  • 叶声传四方—忆四海叶友真情(作者 卓叶)
    侨友动态10/08/2022
  • 兴隆赞歌(卓叶)
    侨友动态10/23/2022
  • 感言(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 陈汀阳)
    侨友动态10/17/2022
  • 半導體產業與外國勞工(作者:朱池山)
    侨友动态10/07/2022
  • 闲话移民(七子)
    侨友动态10/17/2022
  • 浅议南中的校风与南中精神(张平/洪流班)
    侨友动态10/16/2022
  • 东灜之旅台北聚(苏金安)
    侨友动态12/05/2022
  • 树叶吹奏传承人—卓叶(阿凱)
    侨友动态12/09/2022
  • 霍公英东百年冥壽日佛科院《英東風鈴園》揭幕追思
    侨友动态03/30/2023
  • 清明扫墓(苏丽蓉)
    诗词歌赋03/29/2023
  • 集体农庄里的大光灯歌舞——追忆兴隆侨文化(卓叶)
    侨友动态03/28/2023
  • 清明寄语(文/光明)
    诗词歌赋03/28/2023
  • 缘(文/光明)
    华文文苑03/28/2023
  • 风雨人生话沧桑(丛中草)
    侨友动态03/27/2023
  • 七絕.春雨(文/李金土,书法/尤肖松)
    诗词歌赋03/27/2023
  • 春睏(丛中草)
    诗词歌赋03/24/2023
  • 春分(文/蔡仪山)
    诗词歌赋03/22/2023
  • 洛杉磯聯合學區大罷工 動物園開放學童免費入場 – 星岛日报
    综合新闻03/21/2023
  • 非遗消息《携手共栽非遗花》(卓叶)
    侨友动态03/21/2023
  • 全球調查:名牌瓶裝水究竟含多少塑料微粒?- BBC News 中文
    精彩转载03/19/2023
  • 海冰 says:

    这诗写得好啊!用生活…

  • 阿九 says:

    乌龟放生

  • says:

    点灯节是缅甸传统節日…

  • 张 平 says:

    读後感:作者把自己在…

  • 蔡燕鸿 says:

    谢玉清将20多年前在…

  • 许均銓 says:

    福山寺,仰光华人建的…

  • 杨民权 says:

    叶国治学长一路走好!

  • 蔡燕鸿 says:

    《怀念敬爰的妈妈谢陈…

标题

缅华网 丘文 星島日報 缅甸 中国新闻网 叶国治 苏顺路 朱徐佳 草蝶 倩兮 苏丽蓉 了因 德光 卓叶 丛中草 晨阳 星島日报 林郁文 BBC News 中文 蔡煜群 你好中国 舒云 缅甸中文网 中国 碧蓝色甘马育 阿凯 BBC News 伍全礼 更生 谢玉清 似蜜随笔 缅华网· 林鸿沛 南友 尤肖松 许均铨 元旦征稿 高德光 朱雪雪 只言片语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由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主办。联络海外侨胞友谊,介绍侨友动态,宣传中华文化,传播爱国情怀,增进中缅友谊和中美友谊,帮助侨胞融入当地生活。www.scbca.org

友情链接

香港缅甸华侨联谊会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2505293410

缅华网 – http://www.mhwmm.com

缅甸中文网 –http://www.mdzwwww.com/

缅甸时代周刊 – http://myanmar.mmtimes.com/

国际在线缅文网 – http://myanmar.cri.cn/

中国侨网 – http://www.chinaqw.com/

金凤凰网 – http://www.mmgpmedia.com/

与我联系

Address
629 E. Garvey Ave  ,#B
Monterey Park, CA 91755

投稿信箱:

likai168@gmail.com

缅华网网站版权所有 © scbca

走进中东(人物篇)(北京 罗明江)
“中缅友好出版资助计划”启动,邀您一起共谱胞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