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单
  • 网络相册
  • 自定义
  • 首页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 首页
  • 分类目录
    • 侨友动态
    • 华文文苑
    • 视频专栏
    • 小说翻译
    • 诗词歌赋
    • 缅甸新闻
    • 通知通告
    • 精彩转载
    • 综合新闻
    • 美食健康
    • 知识園地
  • 友情链接
  • myanmargazette
  • 网络相册
  • RSS

首页/华文文苑 /我们的甘白新华小学和我们的倪少南校长 谢玉清
华文文苑

我们的甘白新华小学和我们的倪少南校长 谢玉清

我们的甘白新华小学和我们的倪少南校长 谢玉清
cng
02/27/2022

     我們這一群南中高中部教師的子女們,也是一起到甘白新華小學上課。仰光市內有很多間小學,比如:中國女中、福建女師等等。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會送我們到這麼偏僻的郊區去上學?大概是他們想到如果在市区上課,可能會对我們這些孩子造成的誘惑比較大,擔心我們無法專心讀書,每天只是想着下課後去哪裡玩?去哪里逛街?對那些經濟比較好的學生,恐怕助長一些攀比之風。而導致在學校無法專心學習。郊區的孩子在各方面比較單純、勤勞、樸實、節儉。所以相對而言,送我們到郊區上學是有很大的益處。

     每天清晨,媽媽匆匆忙忙的准備早餐給我們吃,又匆匆忙忙的准備中餐給我們帶去學校。之後,帶着我們兄弟姐妹到高中部校門口等校車。這時,李小菱的外祖母(李軍先生的岳母)也帶着李小菱、李小園、還有其他教師的孩子們都集合在高中部前門等校車。如果校車還沒來,媽媽就和李小菱外祖母談話、聊天或拉家常,我們這些小伙伴也會爭取時間做遊戲。不久,校車來了,我們這十多個孩子們就爭先恐後吱吱喳喳地跑上校車。媽媽目送着校車走远了才回家。之後,我們的校車又到七英里表舅家接表姐妺們,接着又到和平塔附近、梨坵、煙岱等地方接同學。一路上,大家在車上也是嘻嘻哈哈,吵吵鬧鬧,快活極了。校車在路上繞了一大圈接好同學之后才到了學校。當我們的校車從大路驶進甘白區時,一路上塵土飛揚,校車在凹凸不平的泥土公路上顛簸了好一陣子之後,才到了新華學校。


     我們的學校有兩層,因為班级多,所有教室都用木板隔間。上課鈴一響,同學們依次走進教室,像魚兒游進了大海。老師的講課聲和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從各間教室傳出來,好似一支和諧的合奏樂曲,又像是動人的童音大合唱,音符满天。處處彌漫着一股濃濃的書香氣息。


     我們剛入學甘白新華學校的時候,校長是倪少南。他很和藹可親,教書也很用心,也很關心我們的学習和生活情況。經常問寒問暖,關懷備至。使我們收獲到更多的快樂與幸福。我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批好老師,可以教出許許多多的優秀學生。他們用平凡而又普通的粉筆在黑板上面書寫着知識的海洋,在黑板上面寫出了我們的人生航向,寫出了校園裏生活的點點滴滴,兩鬢白髪染白了歲月的滄桑。老師的工作是辛苦而繁重的。學校里,校長和教師們平等相處,打成一片,相互交流和溝通,他們不擺官架子,真誠相待。使學校的發展獲得不竭的動力,他們是我們學校的骨幹力量。老師們對我們學生無私的奉獻和無微不至關心的程度真正湧入到我們的心田。感恩老師,給我們指明人生的方向,走向那五彩斑斕的人生風景线,使我們的明天繁花似锦,讓我們走向光輝的未來。

我們的校長倪少南


     在小學的這幾年期間,有好幾件難忘的事,兒時的記憶總是這麼明明滅滅地刻在人生沿途的風景中。某個時間某個地方都會若有若無地出現在腦海裏,揮之不去。

     記得有一年春節,倪少南校長要我參加排練舞蹈,準備春節期間到各地去拜年,因為我從來沒有學過跳舞,所以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也不想參加。後來倪校長要媽媽說服我,鼓勵我一定要參加。經過媽媽苦口婆心的勸說,我才勉強答應了。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參加排練的舞蹈,舞蹈的名字叫做(爉花舞)。演出時,表演者左手托舉着花燈,花燈內裝着點燃的蠟燭,右手持彩綢折扇,所以就叫(蠟花舞)。演員們手持着花燈和扇子隨着小曲的旋律,以十字步走動,展示了舞蹈的韻味和小曲的柔美。這樣會覺得舞蹈更有魅力。196O年2月份的春節期間,倪校長和教師們帶領着我們這些天真、活潑可愛而頑皮的小女孩子們到許多地方給僑領、僑胞們以及長輩們拜年。我們表演的(爉花舞)節目,每一場的演出都很精彩,得到了觀眾的支持丶好評、讚揚和獲得熱烈的掌聲。那年我們也得到許多紅包和禮物,心裏好開心。

我們表演的《爉花舞》

前排左 起:尤麗珠、鄭春華

第二排左起:游素珍、陳羨蓮

第三排左起:謝玉清、洪美珠、陳宏宏、亞治,鄭春華和洪美珠小學畢業后就讀南中巨浪甲班,我被分配到巨浪乙班。陳宏宏是我大弟媳陳巧宏的大姐。

甘白新華學校的賀春歌舞隊 (林金桃提供 )

前排 左邊蹲着的是鄭春華 右邊蹲着的是葉美英

 第二排 左起:蔡珍品、林金桃、羅瑛瑛、鄭土連、林淑珠、蘇秀容、林美娥、李小菱 (李軍先生的大女兒)

第三排: 左起:陳天祝、鄭羡珠、林抱治、陳光輝、羅建國、蔣錦良、陳慶仁、陳宗平、鄭玉瑞、洪美珠

第四排 : 左起:陳清榮、葉金柱、洪禮潑、羅満水、陳文運、葉華欣、鄭澤民、陳亚进

第五排 :左起 :林冰心、倪少南、鄭連輝、林晃全、黃聯成、鄭瑞林、羅金英 (左六和左八名字記不记得了)


     我十歲那年,倪少南校長帶着我們新華學校三個同學去巿內,到中國女中學校參加寫作比賽。一路上,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心跳得好厲害,緊張得兩條腿幾乎都麻木了,雙手冰冷,又不斷的流汗。到了中國女中學校,那兒有很多參賽的同學已經到達現場,我看着那些參賽同學們的表情,看來他們的臉上都很輕松,不像我心里那麼緊張,還有說有笑。我看着這些寫作好手胸有成竹的樣子,我原本緊張的心情更加不安了。 這些參賽的選手是从仰光各間僑校精選出來的。倪少南校長在參賽前給我們三個參賽的同學說了几句鼓勵和加油打氣的勉勵話,然後讓我們進入考場。
     今天考試的題目是《我的童年》,看到這個題目,首先我的腦子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從哪裏開始寫?而且還有限定時間。後來,我盡量放鬆一下心情,安慰着自己千萬不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又不是在眾人面前開口演說的競賽,不必要那麼緊張。我開始平心靜氣地寫下了自己覺得既實用,又有深度的佳句。還好這個題目是比較好發揮的題目,我還是按照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這篇文章。這次有機會參加寫作比賽,它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裏,也是參加寫作比賽的額外收穫。過了一個星期,倪校長告訴我們喜訊,這次寫作比賽,我們的學校榮獲第二名,我們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興奮。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老師們的辛勤耕耘、美的播種,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后來,倪校長離開了學校,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但是我們還是常常想起他,他在各方面對我們的嚴格要求以及對我們的關切使我們銘记心中。在我年幼的印象里,倪少南校長很溫和、教學育人很有耐心,有說服力,工作領導能力強。我畢業那年,他剛回国。是陳天祝老師接任當我們新華學校的校長。

甘白新華學校的周記本

甘白新華學校學生成績報告表(這是我讀五年級的成績報告表)
當時的校長是倪少南先生(倪校長於1960 年離開緬甸前往北京)
我們五年級的級任老師是簡長瑞 (簡長瑞老師在六二六那天在緬 華教師聯合會英勇犧牲)

我們在甘白新華學校高小第六屆畢業生暨全体教師合影

 我的小學畢業證書


新華學校里的學生大多數是住在甘白本地的華僑子女,生活來源主要是在家務農,他們在住家後面的空地上種了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這些學生還要在課餘時間或假日里幫家里做事,他們辛勤的耕耘,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和蔬菜。正是這些平凡而敬業的農民,生產出五谷雜粮供我們享用。看到他們任勞任怨的勞動身影,真讓人感動和敬佩。他們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在當地的華僑,也有好多家庭飼養豬、鵝、鴨、雞來維持生活。

我們的甘白新華小學 (鄭春華提供)

這是進入小學路口的印度廟 (鄭春華提供)

住在甘白的華裔生活來源主要是在家務農


     在甘白上小學期間,印象深刻的是午餐后,經常看到一位放鴨游泳歸來的老大爺,他手里拿着長長的竹竿一揮,鴨子們立刻排好了隊,跟着主人回家。他那一群鴨子是由幾隻大白鵝领路的。看到這些雪白的鵝,讓我想起了唐代初期著名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就能賦詩,號稱神童,善屬文。傳有《咏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靑波。令我駐步欣賞着這群白鵝,大白鵝高昂着脖子,昂首挺胸,望着天空,踏着方步,傲氣十足,充滿自信、很神氣的走在最前面,好像自己就是一個地位顯赫、得勝回朝的大將軍。左顧右盼、不可一世。而那眾多 憨态的鴨子,則低眉順眼地嘎嘎的叫着,順理成章的跟在大白鵝的後面。回到家後,老大爺又把飼料端出來,只見這些鴨子爭先恐后地跑過來,用它們那又扁又大的大嘴飢不擇食地吃起來,不一會兒,就把食物吃得精光。然後得意的用兩隻有力的翅膀一個勁兒的扇個不停。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拨青波


     因為我們是在甘白上小學,屬於郊區。沒有柏油路,路面上都是石頭和碎磚,爸爸媽媽恐怕我們穿拖鞋會碰傷腳,為了保護腳,所以要我們每天得穿着皮鞋去上學,爸爸媽媽對我們的照顧真是無微不至。又擔心我們在學校随便買零食吃,因為有些零食含糖量高,脂肪多,如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糖果、炸土豆片、用油煎炸的食物多,經常食用會引起肥胖和齲齒,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對身體損傷很大。所以爸爸媽媽從來不給我們零用錢。媽媽每天给我們在學校的中餐准備了營養豐富的牛奶、雞蛋、面包、肉包子或是餅乾。並且還要我帶上了熱水瓶,要我中午負責泡牛奶給弟弟妹妹喝。天天吃這些食物,我們也覺得有點膩,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有時候,為了換換口味,我們還背著爸爸媽媽在學校里私下和同學交換東西吃。我們用雞蛋或是餅乾同他們換炸土豆片、炸香蕉、甘蔗或者是酸辣的零食吃。
     課余時間,在學校玩捉迷藏,就把皮鞋脫下,赤着腳滿地跑。回到家,衣服和本來雪白的襪子髒兮兮的,變成了黑色的襪子。那时候,沒有洗衣機,,媽媽要洗乾淨真不容易。童年時代天真浪漫的我們,是那麼的莽撞,一點儿也不懂得父母的艱辛。
     據倪少南校長的妹妹(現居在三潘市)倪碧云告訴我,倪少南校長是她的二哥,是華中第五届初中畢業生,1951年三月畢業,後來經教联聯負責人徐日琮先生(當時是南洋中學校長)介紹,於1957年到甘白新華學校擔任校長的職務。在甘白新華學校校長任職三年。

最後一排左10 倪少南校長 (倪碧云提供)


後來倪校長在他家人的鼓勵下,於1960年7月2日告別仰光的親戚,乘飞機前往北京。他正趕上高考,他抓緊時間,為高考做好準備,爭取考入理想的大學。大學是一個讓你收获更完善的地方,鑄更輝煌的人生。當他收到了北京師范大學發來的錄取通知書时,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奮鬥目標。五年來的大學生活,是新起點,有欣欣向榮的學業,有星星閃耀的心情,有心心相惜的友情。在求學的過程中奮發圖強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 1965年倪少南老師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鐵道部工作(現在改成人民铁路總公司。文革後被分配到人民铁道報社任副總編輯,至退休。
     2004年,倪老師曾经來三藩市旅遊,因為當時大家沒有聯絡,也不知道他還有一個妹妹倪碧云住在三潘市,而且大家也忙着各自的工作,失去了見面的寶貴機會,真感到萬萬分的可惜。

倪校長在三藩市郊外葡萄園酒莊 (倪碧云提供)
 左起: 黃紹槐(黃月琴的大哥)丶 倪少鴻(倪碧云的大哥)丶蘇超群(黃月琴的大兒子)丶黃月嫦(倪碧云的小姑)、倪碧云(倪少南的妹妹)、 陳惠英(倪碧云的大嫂)、徐小敏 (倪校長的太太)、 倪少男 (甘白小學的校長)


      這次,我也幸慶獲得《百年華中情》的紀念特刊,心裏萬分感激,這本精緻的特刊里,在82 面我讀到了關於林抱治老師的簡歷,她是我在甘白新華學校小學畢業班的班主任。她的最小妹妹林淑珠也是和我同班。林抱治老師於2018年告別人間,享年83歲。
     在 83 面我也讀到了關於倪少南校長的簡歷,據倪碧云女士告訴我,后來倪校長得了肺癌,於2015年3月1日與世長辭。最後,他把遺體捐給了醫院作解剖研究,他的義舉令人欽!
     今天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兩位都是華中校友。

《百年華中情》建校一百周年紀念特刊

 生命最後的奉獻更加偉大

写于洛杉磯

……………………………………………………

评论

谢玉清(3/13/2022)过奖了,徐佳姐,妈妈生前也常常讚揚您。经常称赞您能歌善舞。人又漂亮、热情大方。您真是一位女强人!

朱徐佳(3/13/2021)其实志超的文笔很好,只是他太忙了,工作太多无法静下心来写。我很欣赏他!好朋友。

谢玉清(3/13/2022)徐佳姐!多谢您对弟妹们的关心与鼓励!您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敬佩您!

谢玉清(3/13/2022)超弟,感谢你阅读和回忆!62年前在小学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的美好時光,在操埸上,在教室里,嬉戏逗乐的欢笑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家长们的叮咛,犹如在耳边。当初的一切往事,如今只剩下模糊的回忆,那是甜蜜与酸辛交织的岁月!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回首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过去,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洋溢着天真纯洁的照片,是无比珍贵的回忆!(谢志超弟提供)

前排左起  陈太滨老师、郑瑞林老师、陈泉来老师、校长陈天祝、陈金莉老师、左(6) 我不′认识、左(7)  教导主任林抱治、左(8)龚丽珍老师。

第三排左(1)连甲宝老师,左 (6)  是陈巧宏的二姐

恩师,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谢志仁弟提供)

站立者左起:  谢志超、谢志文、谢志良、谢錦富(谢志良的儿子)、谢志仁,前坐者:恩师连宝甲

谢志超(3/10/2022)姐, 現在才打开南加緬华网,看到您的”甘白新华小学”的文章,确实沟起了我的回憶,一幀幀照片都是那么的眼熟,相片里的那座印度廟,記得每当我经过,也不知何故,都会產生恐惧感,偷窺里面,更覚阴森恐怖….毕境那是印度文化,能保留至今,也实屬不易.
相片里的人物.除了同学,就是我们的恩师及校董,那個年代,他们的無償的奉献,实在伟大,雖然大多数都己作古,但他们精神永存.
看到很多老师同学給姐的高度点評,大多数我都認识,他们的水準都很高,很有启发性. 姐, 加油! 愚弟志超

郑春华(3/7/2022)你好! 读了你的文章,觉得你真棒.回忆起远,在  一九五几年至   一九六〇年的小学童年在甘白新华学校一起度过的生活.真是回味无穷,不禁在我眼前也时隐时现的像模糊又像清晰的闪过,跟着你回味那天真无暇的快乐童年,至今已六十几年了,人生有几个六十年,说年代已久,又似不久,这些陈年旧事回忆起来历历在目,那时我们的倪校长、陈天祝校长都是我们的好校长、在他们教导下,我们甘白雖然是落后的郊区学校 .但不输市内的学校,因为老师们教导有方,培养出一期又一期的好素质的学生.       还有你写文章文字  笔墨 挥洒自如,你的超人记忆令人钦佩, 小学的作业本.成绩单、毕业相,毕业证书.春节拜年跳午相等、都储存得很好.况且你是移民到遥远的国家, 还能把这些鎖碎的身外物带去/真佩服你.甘白以前是地地道道的菜农场和养猪、鸡 鸭的场所.可说是农村生活  .你这一提.勾起了我童年小学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雋永的回忆、也更怀念和感恩我们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  ..

谢玉清(3/7/2022)春华,妳好,感谢阅读和回忆。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经历,走到最后只剩下回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充满美好的回忆,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匿名(3/7/2022)真羡慕玉清姐小时候在父母老师们的关心爱护中茁壮成长,赞仰回忆了我父亲,才得知我父亲年轻时的工作,深表谢意!还深感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意义~您的好友桂花姐又是我妹摯好学友!谢谢

匿名(3/7/2022)真羡慕玉清姐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父母老师们的关怀照顾下茁壮成长,才得知我父亲年轻时的工作,谢谢赞仰!还感受到了(有缘千里来相会)名句的意义,您的好友桂花姐也是我妹的摯好学友,前些年到仰光时得到热情的相会,对姐姐们的情意深表感谢!!!

碧英(3/5/2022)玉清,你好,细读了”我的甘白新华小学和我”,你真是一位才女,才思敏捷,字字珠玑,妙笔生花,把小时的校园生活及毌校的历史记载的一清二楚,尊师爱友,是位懂得报恩和十分长情的善良之人仕,钦佩有加。文章雅致,层次清晰,文笔流畅,图文并茂,收集起来,见证爱国华侨们,满腔热情的爱国之心,可加入教课书里喔。给我们的玉清,千万个赞。

谢玉清(3/5/2022)碧英,妳好!多谢妳阅读、赞扬和鼓励,我受之有愧!每次写文章,妳总是给我加油。细心的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都是弥足珍贵!我铭记于心!妳才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桂花(3/4/2022)缘分好奇怪!今日读了你的文章,看到了倪校长的照片很高兴。因我到大学时,和我很要好的班友蔡美美认识,后来我到澳门旅游时见到她,她托我带些钱给她在北京的爸爸倪先生。
倪先生当天坐单车来取钱时,说我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小时候在那里读书?我说在甘白新华学校,他说他在那里教过书。

谢玉清(3/4/2022)桂花,感谢阅读和回忆。在倪老师晚年的时候,妳还是有机会见到他,也是一种缘分,而且他还对妳说他在新华学校也教过书。可见我们的倪校长对新华学校还是很有感情的。恩師倪老师走了,我们也开始步入老年的行列,大家要多多保重身体,过好每一天!

珠姐(3/4/2022)玉清,首先讓我先點贊你的寫作文筆,真了得,讓我很敬佩。

谢玉清(3/4/2022)珠姐,多谢阅读和赞扬!我们从小学就认识到现在,真的不容易。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让我们的友谊长存!万古长青!

高景川(3/2/2022)妳的文筆日臻成熟,就不多说了,唯妳对儿时种种仍能记忆犹新,确实让我由衷佩服,我暗自尋思,妳该有一个宝贵的资料库吧(蔡先生是这方面的能手),任何照片和资料都能信手拈来,鉅細靡遺,这是妳文章的一大特色。

谢玉清(3/2/2022)景川学兄,多谢阅读和赞扬,每次写文章,有您的鼓励和指教,我铭记于心,不胜感激。还要感谢夫君煜群在我写文章时,为了我的文章需要的照片和资料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包容。给我了许多方便。还有徐佳姐为了缅华网辛苦编辑,以及好多同学、朋友也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给我鼓励!谢谢大家!

湯琼秀(3/2/2022)玉清,妳好!妳的文筆流暢、細膩温馨、如潺潺流水,清澈見底、叮咚有聲,娓娓道來,鮮明的小学校园生活画面,如呈現於眼前,勾起了童年就讀的無限美好回忆和共鳴,雖然我們就讀的地方不同,但新華小學校長的精神呈現了教师们的諄諄教誨、孜孜不倦、辛勤培育下一代正確成長的理念,我們人生才能得以健康成行。細細讀來也喚起對謝奕輝老師(曾任我們高十九躍進班班主任兩年)的深深感恩和懷念,文中描述父母對子女難於言表的溫暖關愛情懷、郊外的田園樸實艱辛的生活情景、生動活潑的童年趣事⋯⋯栩栩如生,令人動容,。非常感謝分享好文章。

谢玉清(3/2/2022)琼秀姐,感谢阅读和过奖。我们一起渡过了最纯洁、最真诚、最天真无邪的幸福童年。岁月如歌,演绎了我们七彩的人生!

 陳珍珍(3/2/2022)谢谢你们的情谊,可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他们有着多么优秀的学生,师生之情弥足珍贵。
      你们的文章记录下了一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生活经历和爱国情怀,将永远载入历史激励后人,我为我有这样的父母和父母这样的学生感到光荣和骄傲!
      原来甘白新华学校在我的印像里是模糊的,只是记得偶尔被父母带到学校玩时有许多长辈和哥哥姐姐们对我很亲切,书声朗朗,歌声荡漾,由于年纪小,对当时周边的环境和学校的教学生活印象是空白的,看了文章后了解了许多,谢谢你及你们,愿我们在回味和展望中快乐的生活!

谢玉清(3/2/2022)陈珍珍,感谢妳读了我的文章,原来妳的父母是我小学的老师。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兒时有许多事总让我挥之不去,更为我的回忆增添色彩!也请代我向妳的林淑珠阿姨问好!

曹西里(3/2/2022)玉清学长:文笔细腻,通裕亲切,几年的高中部生活及新华学校的学习,记忆犹新,新华学校毕业后,我及你二弟志文同轉南中初中部朝雫班,尹利胜老师是我们班主任。

谢玉清(3/2/2022)曹西里,多谢你阅读,回忆兒时在高中部的生活和新华小学上课的美好时光,在操场上,教室里,嬉戏逗乐的欢笑声,犹响在耳边!

蔡燕鸿(3/2/2022)看了谢玉清的回忆文章,我真佩服她那驚人的记忆,五十几年前小学老师及同学们的名学还记忆犹新,我住在煙岱每天也是坐校车去学校,读到小学四年纪后就去仰光读到小学毕业了,去仰光读书坐公共汽车不用换乘,如去甘白读书中间还要换乖一次。经过她提后小学时的大部分老师及同学的名字我也能回忆起来,但也有少部分都记不起来。小学无忧无虑的生活真的很愉快。谢谢你的分享。

蔡燕鸿(3/2/2022)玉清,我将你的文章转给甘白小学校友羡珠,这是她的回复。羡珠是南中巨浪班的,也是我昆明补校的班友,现在南宁,与我同城。

谢玉清(3/2/2022)燕鸿,感谢妳转发我的文章给羡珠,也多谢她读了我的文章。慨叹时光匆匆过,人生能有几度春?祝我们的同学情天长地久!

利珍(3/2/2022)玉清早上好!拜读了你内容精彩文章。描述了天真浪漫幸福无忧无虑的童年美好记忆。记忆了童年的点点滴滴。谢谢你的好文分享。

谢玉清(3/2/2022)利珍,妳好!感谢阅读,请别说拜讀,受之有愧!
同学之间的情谊永远是最坚强的精神支柱!祝我们的同学情天长地久!

程文荣(3/2/2022)一九六0年你十一岁小学毕业,我和泉隆刚好高中毕业,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们的谢老师有这样一位宝贝女儿呢!现在想起来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现在比当年的老师还要老的多了,不是吗?想起来真可笑哦!

谢玉清(3/2/2022)文荣兄,感谢阅读和回忆,时光过得太快了!时间在不知不觉间隐没,每当我们回忆起往事,仿佛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中,发生过的许多事情,历历在目,值得回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相逢是歌!

江丽春(3/1/2022)玉清你的文章"我们的甘白新华小学一一一一"写得很好太棒了。谢老师和新华小学老师们的栽培有着密切的关係。谢老师教导有方,孩子们個個都是学业有成、出人头地 、生意兴旺。你和阿超更是文笔一流的奇才钦偑。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谢玉清(3/1/2022)丽春姐,多谢妳阅读我的文章。也多谢赞扬和鼓励,銘记於心。

倪碧云(2/28/2022)拜讀了你小學生活回憶,簡單的字句,生動地描述了小學豐富多彩的人生,為你高興,為你鼓掌!

谢玉清(3/1/2022)碧云姐,感谢阅读。请别说拜讀,受之有愧!感谢妳赞扬和鼓励。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

陳榕(2/27/2022)谢玉清 多谢,倪少南是我的姑父,再次看到关于他的文章真的感动,谢谢你们记得他。

谢玉请(2/27/2022)陈榕,妳好!时光易逝,青春有限。往事只能回味!

陳珍珍(2/27/2022)很珍贵,帮我们对父母辈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很怀念!我很感动。谢谢你们留下了这些美好的回忆,很有情谊,古稀之年还留存着这些资料不容易啊,愿你们都能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楊汉平(2/27/2022)写得很细致,情意绵绵,充满怀念和真情。我是在缅甸蒲甘苗宇出生的,小时主要在敏建华校读书直到小学毕业,(您的毕业证书长的跟我的一模一样)。对我们缅甸淳朴的乡土风情充满了怀念。将来的生活,要留给子孙们去体验了。

谢玉清(2/27/2022)汉平学兄,多谢您的赞扬和評论都弥足珍贵

苏顺路(2/27/2022) 读了谢玉清同学写的回忆小学生活短文,图文并茂,手法细腻,令我感动不已。文章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校长对学生的诲人不倦的栽培,甘白新华学校的学生生活,甘白郊区的风光,甘白华侨的田园劳动,倪少南校长和林抱治老师的光荣事迹。谢师母是我高中语文教师谢奕辉老师的夫人,林抱治老师是我初中一年级时的班主任,倪少南校长是我太太的弟媳倪碧云的二哥,都是自已最敬爱的前辈。谢谢谢玉清同学分享杰作。

谢玉清(2/27/2022)多谢顺路学兄的赞扬,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和指点都是弥足珍贵!

Post Views: 1,930

转载请注明:《我们的甘白新华小学和我们的倪少南校长 谢玉清》
复制链接

相关内容倪少南校长甘白新华小学谢玉清
查看评论 (3)

3 条评论

留下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华文文苑
02/27/2022
cng

相关内容倪少南校长甘白新华小学谢玉清

更多华文文苑

  • 阅读全文
    铃声(丁文明)

    蔚蓝的天空白云飘, 阳光依然璀璨。 走向学校的羊肠小道, 兩边绿草散发出幽香。 ...

    cng 02/04/2023
  • 阅读全文
    选择移民美国(苏顺路)

    洛杉矶著名景区      我从出生到六十 ...

    cng 02/04/2023
  • 阅读全文
    緬華資深音樂老師楊雙溪(謝玉清)

    杨雙溪老師是前緬甸仰光南洋中學資深音樂老師,也是伊江合唱團的團長。 當年,年輕的 ...

    cng 02/02/2023
  • 阅读全文
    醉(无名醉翁)

    醉醉醉醉酒后醉, 醉如烂泥无所谓。 不狂不暴不肇事, 被天席地倒头睡。 累累累累 ...

    cng 02/01/2023
  • 阅读全文
    地球变暖与红树林(潮汐林)的关系-缅华网

    编辑:缅华网文章类型:科学发布于2022-12-20 16:04:54共1461 ...

    cng 02/01/2023
  • 阅读全文
    难忘的母校华中岁月 《高中第十六届(革新班)肖湄琬》

    母校华中一一缅甸华侨中学,在缅甸华侨史中占有着极其辉煌的一页。从1921年成立至 ...

    cng 01/31/2023
  • 阅读全文
    赶着牛车去拜佛——马奎省内一乡村民众保持的传统活动 – 转载自缅华网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赶着牛车去拜佛——马奎省内一乡村民众保持的传统活动 据12月 ...

    cng 01/17/2023
  • 阅读全文
    祖国与海外华侨(苏顺路)

    毛主席高度评价陈嘉庚先生      祖国 ...

    cng 01/17/2023
  • 阅读全文
    盼望相会有期(阿凯)

    踏入2023年,最大的喜訊莫过于香港特区政府和內地宣布於元月八日“復常通关”,这 ...

    cng 01/14/2023
  • 阅读全文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苏顺路)

    唐皇喜迎唐僧师徒 左:汉武大帝,右: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图    ...

    cng 01/06/2023
  • 阅读全文
    一场梦魇( 伍美姖)

    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各机器就变老化,或出现各种问题,踏入花甲之年,更需注意身体的保 ...

    cng 01/04/2023
  • 阅读全文
    新年辞(许文舟)-  转载自缅华网

    当婆娑的树影只剩下枯枝,松风便沿逶迤的山路,撕下了2022年最后的册页。然而,围 ...

    cng 12/31/2022
滚动更多
点我
  • 热门

  • 最新

  • 评论

  • 叶声传四方—忆四海叶友真情(作者 卓叶)
    侨友动态10/08/2022
  • 兴隆赞歌(卓叶)
    侨友动态10/23/2022
  • 感言(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 陈汀阳)
    侨友动态10/17/2022
  • 半導體產業與外國勞工(作者:朱池山)
    侨友动态10/07/2022
  • 浅议南中的校风与南中精神(张平/洪流班)
    侨友动态10/16/2022
  • 闲话移民(七子)
    侨友动态10/17/2022
  • 邬勒基的故事—— 一位朴实的爱国华侨陈炳铨先生(撰文 张平)
    侨友动态11/13/2022
  • 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侨友动态11/18/2022
  • 铃声(丁文明)
    华文文苑02/04/2023
  • 春雪之喜悦(楊灿云)
    诗词歌赋02/04/2023
  • 选择移民美国(苏顺路)
    华文文苑02/04/2023
  • 一叢花……赴開平遊參加《澳門開平两地詩詞書法展》得韻(文/德光,书法/温子成)
    诗词歌赋02/03/2023
  • 緬華資深音樂老師楊雙溪(謝玉清)
    华文文苑02/02/2023
  • 七律《元夕》(舒云)
    诗词歌赋02/02/2023
  • 醉(无名醉翁)
    华文文苑02/01/2023
  • 地球变暖与红树林(潮汐林)的关系-缅华网
    华文文苑02/01/2023
  • 世卫组织宣布 – 缅华网
    综合新闻01/31/2023
  • 难忘的母校华中岁月 《高中第十六届(革新班)肖湄琬》
    侨友动态01/31/2023
  • 玉樓春……新橋花園二龍喉詩友雅聚(文/德光,书法/何麗嬋,尤端陽,茂松,尤肖松,黃偉華,阮偉生)
    诗词歌赋01/31/2023
  • 竹叶青(无名醉翁)
    诗词歌赋01/30/2023
  • 海冰 says:

    这诗写得好啊!用生活…

  • 阿九 says:

    乌龟放生

  • says:

    点灯节是缅甸传统節日…

  • 张 平 says:

    读後感:作者把自己在…

  • 蔡燕鸿 says:

    谢玉清将20多年前在…

  • 许均銓 says:

    福山寺,仰光华人建的…

  • 杨民权 says:

    叶国治学长一路走好!

  • 蔡燕鸿 says:

    《怀念敬爰的妈妈谢陈…

标题

缅华网 丘文 星島日報 缅甸 中国新闻网 叶国治 苏顺路 朱徐佳 草蝶 倩兮 了因 苏丽蓉 德光 卓叶 丛中草 晨阳 星島日报 林郁文 蔡煜群 你好中国 BBC News 中文 舒云 缅甸中文网 中国 碧蓝色甘马育 BBC News 伍全礼 阿凯 更生 谢玉清 似蜜随笔 缅华网· 林鸿沛 南友 许均铨 元旦征稿 高德光 朱雪雪 只言片语 春水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由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主办。联络海外侨胞友谊,介绍侨友动态,宣传中华文化,传播爱国情怀,增进中缅友谊和中美友谊,帮助侨胞融入当地生活。www.scbca.org

友情链接

香港缅甸华侨联谊会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2505293410

缅华网 – http://www.mhwmm.com

缅甸中文网 –http://www.mdzwwww.com/

缅甸时代周刊 – http://myanmar.mmtimes.com/

国际在线缅文网 – http://myanmar.cri.cn/

中国侨网 – http://www.chinaqw.com/

金凤凰网 – http://www.mmgpmedia.com/

与我联系

Address
629 E. Garvey Ave  ,#B
Monterey Park, CA 91755

投稿信箱:

likai168@gmail.com

缅华网网站版权所有 © scbca

《似蜜随笔》为谁辛苦为谁忙(了因)
香港公民(苏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