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单
  • 网络相册
  • 自定义
  • 首页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 首页
  • 分类目录
    • 侨友动态
    • 华文文苑
    • 视频专栏
    • 小说翻译
    • 诗词歌赋
    • 缅甸新闻
    • 通知通告
    • 精彩转载
    • 综合新闻
    • 美食健康
    • 知识園地
  • 友情链接
  • myanmargazette
  • 网络相册
  • RSS

首页/侨友动态 /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侨友动态

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cng
11/18/2022

55年後,2018年11月28日,育成中學,1963年小學畢業的飛虎班和先鋒班舉辦育成中學全體校友敬師和同學聚會。

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中的路标,指引着我们走向了成功之路。老师奉献了自己,来给我们开启智慧大门。如果把老師比作明燈,那我們就是黑夜中的行人;如果把老師比作工程師,那我們就是那最優秀的設計圖。

每個學生心中都裝著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師,而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老師,是小學六年級的楊洪笙國文老師。(1963年,緬甸克欽邦,密支那市,育成中學,國文老師,兼六年級,飛虎班(乙班),班主任)

楊老師出生於民國初時期,那時代的中國年幼婦女還會纏腳,後來,人民醒覺,婦女就不纏腳了,所以,楊老師是纏腳後,又放開的,(解放腳),雖然她的腳比較小,她走路還是非常平穩。

二戰時期,一般中國婦女都沒有機會念書,但是楊老師的父母卻比較開明的想法,男女平等的觀念,送楊老師去師塾學堂念書,楊老師自幼就好學,所以她的父母親支持她去昆明接受高等教育。二戰後她在昆明師範學院畢業,她對中國的古典文學,成語,名著特別感興趣。所以在國文的講解過程常常引用很多的成語,名著等。由其是解釋文言文上,非常好,使學生對國文,越來越有興趣。她也寫一手好字。筆划工整,學生都喜歡上她的書法課。她對學生的毛筆字,缺點和優點都一目瞭然,幾個小小的建議,就使學生的毛筆字體,工整美觀。

楊老師每天上課都穿中國女裝旗袍。白色,灰色或是黑藍色。穿黑色的布鞋。保持中國婦女的傳統衣著。莊嚴大方。她教書時,平常總是帶著一副褐邊黑耳的眼鏡,嚴肅教學。但是對學生非常慈仁,和諧相處。同學們都非常喜歡上楊老師的課,因為她將國文溶入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教育我們。同學們都會集中精神聽故事學國文。講課不僅生動,有趣,她還加入古典文學的作品,讓同學更了解中國文學的精華。

有四位同學(又名四大金剛)在班上比較喜歡辯論,常常提出不同觀點的問題,使楊老師的課程暫時中斷。楊老師還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他們的問題,繼續教學。她還是完成每日的課程。我們很佩服她的耐心。

我們班活潑好動的學生比較多,常常在別的老師教書時搗蛋,經常被老師記過,每星期都有犯規報告送到教務主任的辦公室,不守秩序名列第一,全校最調皮搗蛋的一班,楊老師是班主任, 承擔責任,每日都苦口婆心勸導大家走向正確的道路。後來同學們遂漸改變,走入社會後,很多同學都在各行各業上成功創業,五十五年後,2018年,我們班成功舉辦全校敬師和同學聚會,成為育成中學最團結的的一班。相信楊老師在天堂裏也感到興慰。

楊老師的國文課, 使我最深刻的回憶是,她告訴我們,文字是讓對方了解文章內容,所以在書信,或是述說一個事件,一定要簡單明瞭,主要使對方了解信件內容。才是達到書寫真正目的。不必用高深的辭句,或是文縐縐的文章,如果讀者不全部了解內容,會挵巧成拙的。如果有的事情沒辦法用文字表達,也可以用圖片來表達。(所以很多字典都有圖案來解釋)。

故事之一:

楊老師就引用下面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文盲將軍用簡易的文字和圖片,在戰場上得到救援。

清朝一文盲將軍,被敵軍包圍時,畫圈圈向曾國藩求援,結果得救。

湘軍名將鮑超可謂晚清一傳奇人物。鮑超本為重慶奉節人,幼年喪父,由母親劉氏一手養大,早年在豆腐店當雜工。天平天國起義爆發,廣西提督向榮在湖北宜昌募兵,組建「川勇營」,鮑超應招入伍。剛入伍時,鮑超不受重視,被安排當伙夫。後來終於有上戰場的機會,鮑超奮勇當先,得到上司的賞識,被調入曾國藩水師任哨長。從此,鮑超跟隨曾國藩南征北戰,先後隨湘軍攻陷岳州、武昌、漢陽、田家鎮,在軍中的職位也越做越高,開啟了他軍事生涯的輝煌。

更傳奇的是,鮑超儘管已成為清軍高級將領,但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盲。鮑超文盲到了何種程度呢?他一生只認識兩個字,那就是他的姓名。然而,在一次與太平軍的激戰中,鮑超被敵人圍困,只認識2個字的他,竟然給上司曾國藩寫了一封求救信,最終請來精兵破敵。

當時鮑超正與太平軍在九江激戰,太平軍攻勢凌厲,鮑超身陷重圍,眼看就要抵擋不住,只好讓幕僚寫信向曾國藩求援。救兵如救火,可是他等了很久,也沒見幕僚將求救信寫好交到他手中。鮑超急不可耐,親自催促幕僚,只見幕僚正在提筆沉思,遲遲沒有下筆。鮑超氣不打一處來,朝幕僚嚷道:「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想那些文縐縐的東西幹什麼!」

說罷,他示意幕僚停筆,讓親兵拿來一塊白抹布,他親自提筆在麻布上寫了一個「鮑」字,又在鮑字四周畫了許多小圓圈。眾人都面露驚愕之色,鮑超卻說:「把這個交給曾大帥,他會明白我的意思的。

鮑超的信很快被送到曾國藩的師爺手中,師爺想得抓耳撓腮,也不知道鮑超的信中有何寓意。他拿給曾國藩看,曾國藩掃了一眼,大笑道:「鮑將軍肯定是被圍困了。

曾國藩於是讓親信多隆阿率領一支精兵,火速奔赴九江,與鮑超裡應外合,終於大敗太平軍。

故事之二(許錦常同學提供)

楊老師教導我們在對聯上如何分辨,各人的氣質和個性。

對聯 : 风吹马尾千条线; 雨打羊毛一片毡; 日照龙鳞万点金

明朝朱元璋一次驾幸马苑,让皇太孙朱允炆和第四子朱棣陪同,这时候有风吹来,马群扬尾嘶鸣,朱元璋出联道:“风吹马尾千条线。”然后着令其二人对出下联,朱允炆的对联是:雨打羊毛一片毡,而朱棣的对联则是: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棣的对联美轮美奂,有帝王气象;而朱允炆的对联却凄风苦雨,景象衰败,令人沮丧,朱元璋十分扫兴,对朱允炆“视之默然”。这幅对联可以说反映了二人的性情,后来朱棣成了明成祖,而真正的皇帝朱允炆却生死不明。就有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傳說。

楊老師告訴我們,中國的文字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雄心莊志。同學們都了解到中文的重要和意義重大。

雖然,楊老師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但是她的音容,教學的方式,她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同學的心裏。

1965年密支那育成中學,最後的畢業照,最前排左三,楊洪笙老師。

這也是育成中學的最後一張畢業相,因為同一年,四月一日就被緬甸政府收歸國有。育成中學就走入歷史

國文老師:楊洪笙(緬甸,密支那,育成中學,1963年

1963 年,育成中學,小學六年級飛虎班畢業生,和班主任楊洪笙老師 

清朝湘軍名將鮑超的求救信

Post Views: 2,687

转载请注明:《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复制链接

相关内容朱素山楊洪笙老師
点击添加一条评论

留下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侨友动态
11/18/2022
cng

相关内容朱素山楊洪笙老師

更多侨友动态

  • 阅读全文
    难忘的母校华中岁月 《高中第十六届(革新班)肖湄琬》

    母校华中一一缅甸华侨中学,在缅甸华侨史中占有着极其辉煌的一页。从1921年成立至 ...

    cng 01/31/2023
  • 阅读全文
    赶潮流——观看华老师微信视频“我带300块到广东一年赚了一个亿”的感悟(卓叶)   

    做一个赶在潮流之前的人,是勇敢,聪慧和心安如水的人。 捡讨自已前半生,我有过不多 ...

    cng 01/30/2023
  • 阅读全文
    缅甸华裔精英与知名侨领 – 转载自缅华网

    作者:林锡星 文章导读 缅甸的华裔精英为缅甸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cng 01/26/2023
  • 阅读全文
    退休教师邱弥坚助学事迹(阿凯)

    情系学子,恩泽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慈善济世的美德,用朴实的行动回报养育自己 ...

    cng 12/13/2022
  • 阅读全文
    树叶吹奏传承人—卓叶(阿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树叶吹奏追梦人卓叶,原名 ...

    cng 12/09/2022
  • 阅读全文
    《首届华友青年社运动会》通知

    华友青年社定於2022年12月18日,举行《首届华友青年社运动会》,欢迎各侨团及 ...

    cng 12/08/2022
  • 阅读全文
    浅议学校班级的教育功能(张平)

    班级是一种微型的社会体系.由师生两方面为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组成的,具有稳定交互关系 ...

    cng 12/06/2022
  • 阅读全文
    《隔代 隔行 隔洲》的学生(作者/卓叶,摄影/邓文)

    父子三人认真学习 全神贯注      4 ...

    cng 12/05/2022
  • 阅读全文
    东灜之旅台北聚(苏金安)

    金秋是日本的旅游旺季。我和老伴瑞贞由旧金山飞往大阪,加入缅甸Smart Way旅 ...

    cng 12/05/2022
  • 阅读全文
    《殷吟》咏爱心(卓叶)

    国是大海 我是浪花 大海无垠 浪花殷吟 卓叶20221119  于观澜 ...

    cng 12/02/2022
  • 阅读全文
    邬勒基的故事—— 一位朴实的爱国华侨陈炳铨先生(撰文 张平)

    澳门缅华群体中有位大家熟悉的长者,人们亲切地用缅语称他为邬勒基(缅语普通话译音汉 ...

    cng 11/13/2022
  • 阅读全文
    小娟升中的故事(阿凯)

    2022年“升中派位”兩个阶段派位(包括自行分配学位和统一派位结果)於7月26曰 ...

    cng 11/10/2022
滚动更多
点我
  • 热门

  • 最新

  • 评论

  • 叶声传四方—忆四海叶友真情(作者 卓叶)
    侨友动态10/08/2022
  • 兴隆赞歌(卓叶)
    侨友动态10/23/2022
  • 感言(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 陈汀阳)
    侨友动态10/17/2022
  • 半導體產業與外國勞工(作者:朱池山)
    侨友动态10/07/2022
  • 浅议南中的校风与南中精神(张平/洪流班)
    侨友动态10/16/2022
  • 闲话移民(七子)
    侨友动态10/17/2022
  • 邬勒基的故事—— 一位朴实的爱国华侨陈炳铨先生(撰文 张平)
    侨友动态11/13/2022
  • 懷念國文老師《楊洪笙老師》(作者朱素山)(感謝許錦常同學,尹安信同學,汪麗芬同學,白從仁同學提供楊老師的資料)
    侨友动态11/18/2022
  • 人生如花∽观花有感(卓叶)
    诗词歌赋02/06/2023
  • 佛教星雲大師圓寂 享耆壽97歲 – 转载自世界新闻网
    华文文苑02/06/2023
  • 《深深的怀念》献给华中母校百年庆典
    诗词歌赋02/06/2023
  • 元宵.七绝/新韵~洛杉矶(文/海哲)
    诗词歌赋02/05/2023
  • 一叢花……赴開平遊參加《澳門開平两地詩詞書法展》得韻(文/德光,书法/黃企浩,黎勝培,周永騰,李汝榮,胡重光,阮偉生,尤肖松,黃玉靈,茂松)
    诗词歌赋02/05/2023
  • 南中钻石年校庆(丁文明)
    诗词歌赋02/05/2023
  • 遊览将军澳跨湾大桥(阿凯)
    华文文苑02/05/2023
  • 23元夕(光明)
    诗词歌赋02/05/2023
  • 铃声(丁文明)
    诗词歌赋02/04/2023
  • 春雪之喜悦(楊灿云)
    诗词歌赋02/04/2023
  • 选择移民美国(苏顺路)
    华文文苑02/04/2023
  • 一叢花……赴開平遊參加《澳門開平两地詩詞書法展》得韻(文/德光,书法/温子成)
    诗词歌赋02/03/2023
  • 海冰 says:

    这诗写得好啊!用生活…

  • 阿九 says:

    乌龟放生

  • says:

    点灯节是缅甸传统節日…

  • 张 平 says:

    读後感:作者把自己在…

  • 蔡燕鸿 says:

    谢玉清将20多年前在…

  • 许均銓 says:

    福山寺,仰光华人建的…

  • 杨民权 says:

    叶国治学长一路走好!

  • 蔡燕鸿 says:

    《怀念敬爰的妈妈谢陈…

标题

缅华网 丘文 星島日報 缅甸 中国新闻网 叶国治 苏顺路 朱徐佳 草蝶 倩兮 了因 苏丽蓉 德光 卓叶 丛中草 晨阳 星島日报 林郁文 蔡煜群 你好中国 BBC News 中文 舒云 缅甸中文网 中国 碧蓝色甘马育 BBC News 伍全礼 阿凯 更生 谢玉清 似蜜随笔 缅华网· 林鸿沛 南友 许均铨 元旦征稿 高德光 朱雪雪 只言片语 春水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由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主办。联络海外侨胞友谊,介绍侨友动态,宣传中华文化,传播爱国情怀,增进中缅友谊和中美友谊,帮助侨胞融入当地生活。www.scbca.org

友情链接

香港缅甸华侨联谊会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2505293410

缅华网 – http://www.mhwmm.com

缅甸中文网 –http://www.mdzwwww.com/

缅甸时代周刊 – http://myanmar.mmtimes.com/

国际在线缅文网 – http://myanmar.cri.cn/

中国侨网 – http://www.chinaqw.com/

金凤凰网 – http://www.mmgpmedia.com/

与我联系

Address
629 E. Garvey Ave  ,#B
Monterey Park, CA 91755

投稿信箱:

likai168@gmail.com

缅华网网站版权所有 © scbca

邬勒基的故事—— 一位朴实的爱国华侨陈炳铨先生(撰文 张平)
诉衷情令‧秋思(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