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单
  • 网络相册
  • 自定义
  • 首页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 首页
  • 分类目录
    • 侨友动态
    • 华文文苑
    • 视频专栏
    • 小说翻译
    • 诗词歌赋
    • 缅甸新闻
    • 通知通告
    • 精彩转载
    • 综合新闻
    • 美食健康
    • 知识園地
  • 友情链接
  • myanmargazette
  • 网络相册
  • RSS

首页/华文文苑 /回顧過去三十年,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對僑胞的貢獻(1992-2022)作者:朱素山,許錦常,李應群
华文文苑

回顧過去三十年,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對僑胞的貢獻(1992-2022)作者:朱素山,許錦常,李應群

回顧過去三十年,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對僑胞的貢獻(1992-2022)作者:朱素山,許錦常,李應群
cng
04/22/2022

從十九世紀初,中國沿海地區的人民,就開始逐漸向東南亞地區移民去定居和通商,加上當時英國,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擴張埴民地,需要很多勞工,所以很多廣東,福建僑胞就開始到南洋工作。現今,全球海外華人 總數約三千萬人,當中八成在東南亞地區生活。華人移居當地的高峯期為十九世紀中期以後至二十世紀初,大部份皆是以華工身份,飄洋過海到南洋各國工作。華工經歷了許多辛酸故事,才能生存下來。

海外華人會館,廟宇的功能:

海外华人试图通过宗亲会、会馆以及庙宇等组织建立其在移居地的“小生境”,并以此维持与家乡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上的通道。海外华人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受到所在国社会政治和本土化的影响,所以,會館或廟宇都會尊重當地文化和宗教,做好華人和當地政府的關係。

海外华人社团组织功能时十分盛行。社团组织具有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认同功能。海外华人社团的功能划分为协调海外族群的内部关系、协调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的社会关系以及协调华人族和主流社會的發展。社团为华侨华人抵抗来自主流社会的族裔歧视、拓展经济,社团不仅能够加强华人族群内部的联系和整合,协调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社会的联系

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

宗旨: 照顧僑胞,傳承文化,尊重法律,扶持老幼

十九世紀末,英國人在緬甸各地相繼開發市鎮,從仰光招募一批廣東木匠到密支那來為他們做各種類型的建築項目去開發緬甸北部重鎭密支那。這些先輩們即在密支那成立廣東會館,延續至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密支那廣東會館成立後,也收到仰光廣東公司送來的匾和騰衝歸國華僑联合會送來的匾。

廣東會館曾三易其名:

廣東公司

廣東同鄉會

廣東會館

因為當時英國人認為海外各僑團組織都被視為反清復明的非常組織,所以開始名為廣東公司(商業性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王朝,就改成廣東同鄉會。二次大戰後,才改為:廣東會館。

原址是在密支那珊素北區,後來一位廣東木匠司徒年返回廣東家鄉,就此音訊全無,他的妻子杜翁之,就將他們在敏雅區三號的住宅(目前廣東會館的地址)轉讓給廣東木匠們成立魯班行,珊素北區原址就賣給同鄕李順,後來魯班行改建,二樓成為魯班行,樓下做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曾經有五次重建:

第一次買下重建(二戰前)

第二次重建(二戰結束後)

第三次對面市場火災怏發生後重建

第四次,1952年重修

第五次,1977年,重建到至今

密支那廣東會館還擁有兩處房產,一處是在‘敏雅區’15號,兩層,先輩們稱為長樓。先輩們在二戰前,用廣東僑民捐獻的香油錢買下的。另外一處是在‘瑞楊並’區,二戰後,分地給華僑建房時得到的,建成平房,作為新村廣東同鄉會,到1952年,搬遷到目前的會館,合併後,正式命名為廣東會館。

會館的收入主要靠’敏雅‘區15號的長樓出租和’瑞楊並‘區的平房出租。1977年重建時,廣東僑胞熱烈支持和捐獻,緬北地區很多小鎮的廣東僑胞都大力支持會館的重建。紛紛捐款去完成重建。

廣東僑胞都了解,在海外大家團結才能生存發展,所以,緬甸很多小鎮都有成立廣東會館,提供幫助給自己的同胞們。所以多數廣東人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定打聽廣東會館的地址,可以暫時住宿,或是請求協助等。在緬甸的廣東人以四邑為主(台山,新會,開平,恩平)但是,一般廣東會館,宗旨是:只要是廣東省的僑胞(五縣,四邑,客家,潮洲),都一視同仁,為僑胞謀富利,照顧老弱病殘,百多年來都提供很多僑社福祉。

僑胞都知道團結起來,在異鄉打拼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僑胞們,大家團結集資(股份公司),在緬北地區小城市或是小鎮做當舖和釀酒公司。所以,到目前為止,緬北地區的當舖和酒公司很多都是廣東僑胞在經營。

文化和節慶:

每年都會舉行清明掃墓祭祖儀式和聚餐。除了僑胞的捐獻之外,大部分都由會館出資。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前一天, 會館在七月十四日舉行祭拜祖先,和聚餐。因為家鄕之風俗,提前一天拜祭,烧金银錢纸送鬼,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关闭的曰子,所以提前一天拜祭讓他们能携带金錢回歸地府。

(七月十五這天,是中國傳統中的重要節日——中元節,但是,“中元節”是中國道教的叫法;七月十五這天,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民間則稱之為“鬼節”。當然,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及其民間的鬼節,既有不同的表達形式,但是,這三節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內涵。)

在緬甸廣東僑胞多數人都是木匠或者建築包工等。加上密支那創辦會館的先人,都是木匠出身,所以每逢農曆正月十三紀念魯班生日(傳說中的魯班生日是正月十三)和六月十三師傅誕,會館全體職員拜祭魯班先師後,職員聚餐。所以在會館二樓供奉魯班神像。

(關於魯班簡履:鲁班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家,姓公输名班,春秋时鲁国人,因而称鲁班,被建筑工匠尊为祖师。纪念鲁班的日子,为阴历六月十三日,又稱之為:魯班誕)

五月十三日是紀念關云長(關公)單刀赴會,拜祭關公和職員聚餐。關公是有膽識重義氣的形象,在廣東僑胞的內心感受,對自己的僑胞,一定要像關公一樣有膽識有義氣。所以在會館大堂內供奉關公神像。

(單刀赴會指關羽一人單刀赴會。出自《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釋義: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荊州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讚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八月十五中秋節,會館舉行祭典和吃月餅。

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行敬老禮金及日用品發放,對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的敬意。

十二月冬至那天,也舉行祭典和吃湯圓。

中國農曆除夕和新年,一般僑胞都是自己家庭拜祭,會館也會拜祭,但是,只是一個簡單儀式而已。

廣東僑胞在拜祭先人文化上一定要有燒豬,這文化傳承下來也有百多年了。到至今大家都繼續做下去,值得興慰。

對於會館職員選舉:

只要是會員,每人都有一票,民主制度。加入會員的要求,非常簡單,滿十八歲,自己的祖先,或是父母其中一位是廣東人,都可以參加成為會員。終生付一次會員費就可以了,三十年前的會員費是十元,目前是自由捐獻,多少不計。成為會員後,會館會發一張會員証。

每三年選一次,選舉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在廣東會館大堂舉行。票數最多的是會長剩下的就是副會長,秘書長,財政,外交,和幾位理事。年紀大的為監事(不必選舉,多數上几屆的會長或是職員等)。

非常公平,民主的選舉,所有職員都是義務性質,沒有酬勞。多年以來,沒有任何人對選舉的制度有任何異議。

選舉完,新職員就會在八月十五日上任,為期三年。八月十五日也總結會館一年的賬目,公佈於眾。僑胞們都很滿意。

對僑胞之協助:

任何喪事,會館代表都會到達,慰問家屬和送上慰問金。如果經濟有困難,會館會設法解決,出殯當日,一定用廣東會館的旗幟,在最前面開始出殯,到廣東墓園安葬。如果僑胞因病住院,會館代表也會到醫院去探望和送上慰問金。

一般喜事,都可以借用會館大堂舉行和招待。捐香油錢就可以了。

1992年緬政府下令,全部墳墓都要遷移到郊區,在舊廣東墳場內埋下很多無名士的單身人士,(大約有200餘人)沒有家屬來搬遷,只有會館來出面處理,由吳炳強先生捐款,將所有無名士和沒有後代的人士之骨灰,全部完整搬遷到新墓園。1994年全部骨灰搬遷完畢,一大功德圓滿完成。

遷移到新墓園後,會館又出資建涼亭,供清明掃墓祭祖活動,很多僑胞也捐款,在墳場內設石桌,石櫈,用來拜祭先人時,暫放祭品的地方。

有一次中國領事來拜訪,由會長和僑胞熱烈歡迎和舉行坐談會,當時會長吳炳康請求領事幫忙,向緬甸執政者在合法的原則下,給予僑胞,緬甸入藉公民身份。經過中國領事館的努力,90年代初期,密支那僑胞很多人得到入藉公民身份證。在申請公民填寫表格方面,僑胞鍾寶萍律師給予幫助,填寫完整資料,非常興慰。

因為有這些優良傳統,所以緬北地區的廣東人的後代,只要自己認同是廣東人,不需要懂廣東話,廣東會館都接受,一視同仁,給予支持和協助,所以,會員都以自己是廣東人為榮。每次聚會都有二百到三百人參加。

財政: 

因為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所以會館的主要收入來自房租,因為照顧僑胞,租金比一般商用房租少,所以會館常常都入不敷出,1977年,會館需要重建工程費用,緬北僑胞熱烈捐助,得以實現。

1990年選舉後,由吳炳康做會長,許錦常做副會長,李均佑和其他僑胞分別擔任各項職務。開源節流,提高租金,運用商業模式,在會館的財務上做了,很大的改變,使會館開始有盈餘。因為成功的將會館從虧損變成盈餘,所以僑胞們都希望他們繼續做下去,每次選舉都是他們高票當選,大約做了二十二年,因年邁,而交棒給年輕的一代,三十多年來,緬甸通貨澎漲幅非常高,他們也有先見之明,將會館現金,全部買下黃金,所以保持會館的財務,不受通貨澎漲的影響。對會館的貢獻非常大的。每年會館都可以拿一筆資金來支持年長同胞之敬老津貼,農曆新年對貧窮同胞的支助,(在敬老禮金和春節期間對貧窮同胞協助的資金上,很多有能力的同胞都參加捐款,這種精神十分敬佩)另外會館提供大筆資金辦理七月十五和清明節聚餐等。一至到如今,目前會館還存在銀行內有很大的一筆基金。值得興慰。

政治:

廣東會館宗旨,尊重當地法律,宗教和風俗文化,不參與任何政治立場。

教育:

會館非常注重下一代的教育,鼓勵年輕人去考進當地大學,完成學業,出人頭地。

全力支持,廣東子女出國留學,或是到海峽兩岸去進修中文,曾經在會館內開設中文拼音輸入法的學習班。也訂多份中文雜誌,刊物供會員閱讀,增加知識和了解世界各地的情況。很多年青人懂雙語,或是三種語言,回到緬甸后在外國公司內做高級翻譯人員。另外大力支持中文學校,鼓勵年輕的一代去學習中文。

對中國的協助:

中國雲南省,騰衝,保山各地官方代表來密支那訪問,都熱烈歡迎。中國貿易團和一般企業公司到密支那來尋求商機,會館都會提供明確的貿易上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等。 需要時,由會館派代表做翻譯。

結論: 在舊時代的海外華人,定居異國都了解團結起來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成功的建立各種會館(省籍會館或是姓氏宗親會,另外也有別的社團等等),大家的宗旨都是一樣的,恊助僑胞和為自己的僑胞謀福利等。也傳承家鄉的文化和風俗。所以培養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在各行各業裡,發揚光大。團結就是力量展現出,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美國三藩市華人,團結一致,在投票上,選舉地方官員或是法案的推動,都是一致的。所以,三藩市政府對華人的聲音是尊重的。值得驕傲。

作者朱素山,密支那廣東人,目前定居美國加州

作者李應群,密支那廣東會館前任秘書。

左邊吳炳康前任會長,右邊許錦常前任副會長(作者之一)

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正門

上一任會長,朱禮賢(2012-2021)

現任會長陳裕久(2022)

廣東墳場(緬北密支那市)

廣東會館二樓供奉魯班先師

廣東會館樓下大廳,供奉關公神像

二戰前,緬甸仰光廣東公司贈送之匾

中國騰衝年歸國華僑贈送之匾

密支那廣東山墳的大伯公墓

廣東山墳涼亭,拜祭完後,暫時休息之亭

從舊墳場,搬到新墳場的無名士,吳炳強同胞出資完成

廣東墳場內的火葬場

僑胞關建華,朱雅貞捐贈之石桌石櫈用來放拜祭品

Post Views: 352

转载请注明:《回顧過去三十年,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對僑胞的貢獻(1992-2022)作者:朱素山,許錦常,李應群》
复制链接

相关内容廣東會館朱素山緬北密支那
点击添加一条评论

留下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华文文苑
04/22/2022
cng

相关内容廣東會館朱素山緬北密支那

更多华文文苑

  • 阅读全文
    黑色幽默传奇《叶国治遗作 5/22/2007》(马越民提供 5/10/2022)

    一 马维忠先生的一生极具传奇性 。他从小立志追求孙中山,两次参加国民党,想在中国 ...

    cng 05/10/2022
  • 阅读全文
    校务委员会主任马维忠(抱朴子)

    1955年春,仰光华侨中学校长李国华要求回国, 董事会与中国驻缅使馆领事部商量, ...

    cng 05/09/2022
  • 阅读全文
    胞波薪火相传的盛会——厦门缅联会青少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手记(陈柏延/晨阳)

    壬寅年适値五四青年节及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年华诞之际,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青少年委员 ...

    cng 05/07/2022
  • 阅读全文
    環保和半導體回憶二十多年前,將半導體內的有毒原材料停止使用後,用別的原材料代替過程。(作者:朱池山)

    1970后期當時全球各界開始關注環保意識,全球先进国家都考慮將鉛(有毒)金属材料 ...

    cng 05/06/2022
  • 阅读全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下)—偕老父缅甸行(陈榕)

    竖磅(PYAPON)――魂飞梦绕千百回,父辈生活且奋斗过的地方 在表姐和表哥们的 ...

    cng 05/03/2022
  • 阅读全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上)—偕老父缅甸行(陈榕)

    1952年,爸爸从缅甸回国读书,当时17岁,掐指算来,离开出生地缅甸已有66年的 ...

    cng 05/02/2022
  • 阅读全文
    春游横琴星乐度(许均铨)澳门 2022/4/17-18

    星乐度,是一个露营小镇,座落在珠海市的横琴岛上。   &nb ...

    cng 05/01/2022
  • 阅读全文
    消失的村庄(马越民)

    打听去秀才坪有无公交车,电话里却传来“秀才坪搬走了!”的信息。  19 ...

    cng 05/01/2022
  • 阅读全文
    女儿的7-ELEVEN(陈榕)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一年,2021年10月28日女儿的7-ELEVEN终于开业 ...

    cng 04/30/2022
  • 阅读全文
    牙合村秀才坪的 蜕变(杜文珍口述)

    編委: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山区扶贫的新闻,但是 缅华同侨,鲜有亲身目睹者,特别是西 ...

    cng 04/30/2022
  • 阅读全文
    千里迢迢拜祭周总理——家乡人民怀念领袖恩情(卓叶)

     周恩来总理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和爱戴,联合国曾为他的 ...

    cng 04/28/2022
  • 阅读全文
    挖掘大自然宝藏-阳光下响起的叶声(卓叶)

    体验课学员们收到的通知书 一批家长领着孩子,带着口罩,兴致勃勃地参加自然研学第2 ...

    cng 04/26/2022
滚动更多
点我
  • 热门

  • 最新

  • 评论

  • 山区农场点滴《 忆杜子福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一)》(舒云)
    侨友动态08/07/2021
  • 《百年华中情》诗词联唱(华友群组)
    侨友动态11/12/2021
  • 酒楼内发生的一桩事(阿凯)
    侨友动态11/19/2021
  • 缅华侨教事业的丰碑《热烈祝贺华中建校百年特刋问世》(苏顺路)
    侨友动态11/20/2021
  • 英雄之魂(卓叶)
    侨友动态11/13/2021
  • 缅甸华人华侨受邀上央视 贺岁“小春晚”中向海内外侨胞贺新春!-缅甸金凤凰报
    侨友动态02/05/2022
  • 触景抒情
    侨友动态12/31/2021
  • 我们的甘白新华小学和我们的倪少南校长 谢玉清
    华文文苑02/27/2022
  • 梦一场(苏丽蓉)
    诗词歌赋05/22/2022
  • 浣溪沙.夕阳晚舟(舒云)
    诗词歌赋05/22/2022
  • 等(朱徐佳)
    诗词歌赋05/22/2022
  • 七绝·纪念菲华支成立八十周年(晨阳)
    诗词歌赋05/20/2022
  • 卜算子《 咏梅 – 知青颂》- 献给千千万万知青(苏文银)
    视频专栏05/19/2022
  • 张新民接受《侨星》采访图片分享
    侨友动态05/19/2022
  • 七绝·贺《伊江岁月》首发
    诗词歌赋05/14/2022
  • 愿微信能量(戴光明)
    诗词歌赋05/12/2022
  • 黑色幽默传奇《叶国治遗作 5/22/2007》(马越民提供 5/10/2022)
    华文文苑05/10/2022
  • 虞美人·第九届侨界联欢节(文/晨阳 图/许德文)
    诗词歌赋05/10/2022
  • 八聲甘州.壬寅母親節追思(德光)
    诗词歌赋05/10/2022
  • 校务委员会主任马维忠(抱朴子)
    华文文苑05/09/2022
  • says:

    支持许均铨老师作品🌹…

  • 盧清蓮 says:

    缅怀大伯葉国治: 大…

  • 朱淑女(舒云、朱云) says:

    不好意思,本人更正诗…

  • says:

    恭喜三舅爹加油

  • 谢志超 says:

    徐佳姐, 您好, 菱…

  • 谢志超 says:

    姐, 現在才打开南加…

  • Polar bear 苏丽蓉 says:

    写得妙,有韵,有意,…

  • Polar bear. says:

    写得妙,有韵,有意,…

标题

缅华网 丘文 星島日報 缅甸 中国新闻网 叶国治 朱徐佳 草蝶 倩兮 苏顺路 了因 苏丽蓉 卓叶 德光 丛中草 星島日报 晨阳 林郁文 蔡煜群 你好中国 BBC News 中文 缅甸中文网 碧蓝色甘马育 BBC News 舒云 伍全礼 中国 更生 似蜜随笔 元旦征稿 谢玉清 南友 林鸿沛 春水 只言片语 朱雪雪 高德光 许均铨 阿凯 南加州缅华联谊会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由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主办。联络海外侨胞友谊,介绍侨友动态,宣传中华文化,传播爱国情怀,增进中缅友谊和中美友谊,帮助侨胞融入当地生活。www.scbca.org

友情链接

香港缅甸华侨联谊会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2505293410

缅华网 – http://www.mhwmm.com

缅甸中文网 –http://www.mdzwwww.com/

缅甸时代周刊 – http://myanmar.mmtimes.com/

国际在线缅文网 – http://myanmar.cri.cn/

中国侨网 – http://www.chinaqw.com/

金凤凰网 – http://www.mmgpmedia.com/

与我联系

Address
629 E. Garvey Ave  ,#B
Monterey Park, CA 91755

投稿信箱:

likai168@gmail.com

缅华网网站版权所有 © scbca

守护圣地的人们(卓叶)
老佛爷缅怀老酋长 (朱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