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茶"

  • 诗词歌赋
    茶(文/张景良,书法/尤肖松)

    一生往事两杯茶, 敬过红尘敬晚霞。 欲在残年圆旧梦, 有谁与我共天涯。 人生能有几度秋, 往事如烟付水流。 斜阳已过难回首, 途经西山无人留。  ...

  • 诗词歌赋
    茶(丁文明)

    玉壶迎佳人,甘露润心蓮。 灵草钟野姿,茗香扣心弦。 壶里茶水清,杯中茶香溢。 把杯品清茶,畅谈论古今。 人生一杯茶,始苦后甘甜。 红尘世间事,茶中觅玄机。...

  • 诗词歌赋
    茶园情(苏丽蓉)

    斜风霡霂淋湿了春野 雾霭氤氲弥漫茶庒园 轻轻拂拭每一片新叶 清亮润酥的枝头嫰芽 一垄垄茶荑吐绿油油 碧波绵绵随山丘起伏 构造出茶乡浓情蜜意 好一派江南春色旖旎 . 窈窕采茶女穿插绿丛 红妆紫色点缀风情美 笑语嬉言伴歌声优雅 激荡少年青春的烦恼 含羞眼神遮不住多情 澎湃心潮止不住狂想 忙碌是忙碌中的欢乐 多情是多情中的风骚...

  • 诗词歌赋
    人生如茶(黄兆豪)

    人生如茶 起伏杯中 浮時渾濁 沉時方澈 博弈人生 透而不透 如茶苦涩 却帶甘香 。 夜深人靜 沏壺毛尖 細細品味 方知淡然 靜心以对 不知不覺 淡定人生 如茶飄香...

  • 华文文苑
    山魂茶韵 武夷情怀(张平/澳门) 

    记得,福建省为安置归国华侨,1968年建立的武夷华侨农埸共有七个生产队,即红豪点、红卫点、前卫点、东风点、立新点、卫东点、朝阳点(后来卫东点拼入朝阳点而消除);还有工交部、茶厂和小医院(有牙科、内科和妇产科)。各生产队点都有食堂,有水井,有托儿所,有小学和幼儿园;农埸六年制中学设在红豪点( 后来迁至前卫点)。 生产队主要种茶,也种水稻蔬菜和西瓜,梨果 板栗,地瓜和花生等,亦有养猪,茶厂制茶;场员住的是一排排灰色砖,瓦和木结构的平房,也有两层房(立新点),供较大家庭住;每间房屋都有大口锅灶。我们大家都逐渐适应了下来了。当时我们都没有任何再出国的念头,一心一意要学会农村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一切从零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用双手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我们当时的心态是多么单纯和可爱。 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大家共同把农场建设得似模似样了,从生产技能到生活习惯,都已打下良好的基础和良好的适应度。文革结束(1976年)已有人获批准出国到香港或澳门。1979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更多的人依各自的原因和条件申请出国,离开了农场,主要来到当时尚未回归祖国的香港或澳门。一切的一切又再从头开始。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我们在 “一国两制”特区安居乐业。 我们大家虽然离开了农埸,却难忘在武夷山下,努力建设农埸艰苦劳动的岁月(艰苦的生产劳动,让我们学会好多),难忘日夜相伴的郷土情愫。 如今武夷山市(当时的崇安县 市)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武夷华侨农埸距离武夷山市只有一小时车程,距离旅游景区只有约半小时。武夷山风景旖旎,山青水秀,茶山绿油油,茶味飘香,她是落户武夷山归国华侨(简称武夷侨友 )的又一美丽家乡。当时来自缅甸的归侨954人、来自印度尼西亚524人,还有少年数其他东南亚国的归侨……全场人口1830多人。开荒造梯田的时间约历经了三年多。 。好多武夷侨友都常会回去武夷山景区旅游,并探望农场和邻近乡村的老乡。迁居香港的武夷侨友成立有香港武夷侨友社团,每年都有联谊活动,澳门武夷侨友也参与其中。为巩固对武夷华侨农埸的记忆,抒发对那艰苦岁月缕缕乡愁,谨以下列拙诗献丑。 (非韵律七言诗) 张平        一,开荒 (约三年)          开辟荒山忆当年,...

  • 知识園地
    走,去缅甸吃一顿茶叶沙拉《缅华网》

    缅甸在整个东南亚算是一个饮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国家,喝茶、食茶的方式也很多样化。这也与缅甸人嗜茶的习惯有所关系。缅甸人爱喝茶,去缅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习惯用茶水招待客人。他们认为,茶并不是可供豪饮之物,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理解缅甸人的思维和想法,同样如同饮茶一样细细品味。 据缅甸史料记载,茶文化的交流始于唐末宋初,当时是通过茶马古道传入缅甸。到宋朝,喝茶习俗在缅甸已经非常普遍了。明清时期到今天,缅甸茶文化不只喝茶的层次上,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更是渗透到社交礼仪等各种重要层面,成为缅甸文化的重要部分。 茶馆才是日常 缅甸人的日常不在酒吧、咖啡店,茶馆才是缅甸人闲时忙时爱聚的地方。 每个街坊都会有这样一所街角小店,很容易认,店旁总是有一些塑料的桌椅板凳放在街头。一些有名的店24小时营业,肚子饿的话在这吃饭也很不错。 缅甸人与茶馆是离不开的。因此,缅甸的茶桌文化也是空前发达,它渗透到社会各种层面以及社交礼仪的各种活动。缅甸人很喜欢喝茶,一天喝上三五次的茶是等闲事。在缅甸,光是仰光地区就具有几千个大大小小的茶馆。茶座都是小号的,包括茶几,摆着中国式简陋茶具。中国茶以外,当地的缅甸茶是锡兰茶叶加炼奶,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盘盛着。 想体验最日常和地道的缅甸生活,缅甸茶馆是首选之地,茶馆已经成为缅甸文化符号的象征。 喝茶充满雄性色彩 在缅甸,关于茶的一切都好像是男性专有的世界,它就像巴厘岛的斗鸡游戏一样充满着雄性色彩。在都市的那些茶馆中,很少有女性出现,即使偶尔看见,她们也只是用餐,用完之后就匆匆离开。而在乡村也一样,永远是男性主导着喝茶的场所,他们在那里喝茶、抽烟、食槟榔、聊八卦,年长一点的女性偶尔会加入他们,而年轻的女子却被告诫不能靠近。 将性别放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分析是当代女权主义的重要范式之一,缅甸茶与性别的关系可能正好可以沿着这一路径来分析。在当今的缅甸,仍旧是男性主导着茶这一领域并进行着相关的实践。 需要声明的是,在此并不是说缅甸女性不喝茶,而是力图说明作为具有社会性和文化特质的茶是由男性主导的,它们离女性的生活很远。对东南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缅甸的女性地位长期被认为在东南亚各国中是最高的。 只有甜茶和苦茶 在缅甸,茶只有两种,甜茶和苦茶。甜茶叫“拉佩依”,苦茶叫“叶内碱”,前者是英伦遗风,后者是缅甸传统,两者彼此区隔,又相互交织。甜茶以浓稠的红茶做底,佐以奶精和糖,呈棕黄色,味极甜并带一丝茶味。甜茶最早是作为英国人的下午茶出现在缅甸的,但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出乎人们的意料。 苦茶呈暗红色,味苦但并不强烈,几乎每一个缅甸家庭都至少有一把保温茶壶,里边装的就是这种苦茶。都市里的苦茶,它们出现在早餐店、大排档、甜茶馆的餐桌上,供食客免费饮用,沦为附庸,充当配角。城里的人家也绝少拿苦茶招待客人,这会有失身份。但在乡村,苦茶却是毫无争议的主角。苦茶还会被装入水壶中,带往田地,成为炎炎夏日的解暑佳品。 苦茶还有一种著名的变种叫“拉佩豆”,缅语中,拉佩是茶叶的意思,豆则是代表拌的动作,因此,“拉佩豆”顾名思义就是凉拌茶叶的意思了,换个更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做茶叶沙拉。 茶可以当小吃 缅甸的茶不止是喝,也嚼着吃。最开始是农村的习俗,茶叶被做成一种叫LaPhet thoke的食物,也叫茶叶沙拉。 茶叶加上芝麻油、花生、蒜、虾仁、椰肉、姜,一层层这么堆着,然后发酵。这碟菜或者说调料在缅甸人餐桌上无处不在,很多去缅甸的美食游客都会流连忘返。 将发酵好的茶叶与卷心菜、蒜末、小米椒、花生、蚕豆等拌在一起,味道极为丰富而富有层次,集苦、酸、辣、香、咸于一身,是缅甸人最爱的小食之一。这道菜百搭,它既可以是一道小吃,一碟开胃菜,也可以和一盘米饭搭配在一起成为一顿饭。 茶叶沙拉一般两种吃法: 一是原味的,不加调料直接吃,比较苦,确保发酵茶重口味不打折。二是酸辣味,加辣椒、柠檬、盐,有时还加醋和鱼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