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武夷"

  • 华文文苑
    山魂茶韵 武夷情怀(张平/澳门) 

    记得,福建省为安置归国华侨,1968年建立的武夷华侨农埸共有七个生产队,即红豪点、红卫点、前卫点、东风点、立新点、卫东点、朝阳点(后来卫东点拼入朝阳点而消除);还有工交部、茶厂和小医院(有牙科、内科和妇产科)。各生产队点都有食堂,有水井,有托儿所,有小学和幼儿园;农埸六年制中学设在红豪点( 后来迁至前卫点)。 生产队主要种茶,也种水稻蔬菜和西瓜,梨果 板栗,地瓜和花生等,亦有养猪,茶厂制茶;场员住的是一排排灰色砖,瓦和木结构的平房,也有两层房(立新点),供较大家庭住;每间房屋都有大口锅灶。我们大家都逐渐适应了下来了。当时我们都没有任何再出国的念头,一心一意要学会农村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一切从零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用双手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我们当时的心态是多么单纯和可爱。 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大家共同把农场建设得似模似样了,从生产技能到生活习惯,都已打下良好的基础和良好的适应度。文革结束(1976年)已有人获批准出国到香港或澳门。1979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更多的人依各自的原因和条件申请出国,离开了农场,主要来到当时尚未回归祖国的香港或澳门。一切的一切又再从头开始。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我们在 “一国两制”特区安居乐业。 我们大家虽然离开了农埸,却难忘在武夷山下,努力建设农埸艰苦劳动的岁月(艰苦的生产劳动,让我们学会好多),难忘日夜相伴的郷土情愫。 如今武夷山市(当时的崇安县 市)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武夷华侨农埸距离武夷山市只有一小时车程,距离旅游景区只有约半小时。武夷山风景旖旎,山青水秀,茶山绿油油,茶味飘香,她是落户武夷山归国华侨(简称武夷侨友 )的又一美丽家乡。当时来自缅甸的归侨954人、来自印度尼西亚524人,还有少年数其他东南亚国的归侨……全场人口1830多人。开荒造梯田的时间约历经了三年多。 。好多武夷侨友都常会回去武夷山景区旅游,并探望农场和邻近乡村的老乡。迁居香港的武夷侨友成立有香港武夷侨友社团,每年都有联谊活动,澳门武夷侨友也参与其中。为巩固对武夷华侨农埸的记忆,抒发对那艰苦岁月缕缕乡愁,谨以下列拙诗献丑。 (非韵律七言诗) 张平        一,开荒 (约三年)          开辟荒山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