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华侨"

  • 华文文苑
    华侨颂(苏文银 )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份。有关华侨的纪录始于二千年前。如今,不分国籍,海内外已有六千万侨胞。华侨的历史背景、创业精神、以及回馈祖国的丰功伟绩,世代相传,永垂史册。每念及此,心中无限感慨。旭日东升,曦晖朗曜。遥望九州,欣然命笔:     沁园春‧《华侨颂》 千古神州,  战乱连连, 民不聊生。 我列宗列祖,漂洋过海,远亲近友,倒履挑灯。         立彼身心,劳其筋骨,砥砺前行脱阱阬。 更无惧,抗外番相斥,铁骨铮铮。    异邦创业功成, 忧故土、 多災难恣横。 冀筹资救国,纷随孫氏,解囊办学,齐效嘉庚。 大地回春,靠山崛起,华夏同胞共 一声。 欣回首,看五洲侨界,  亿万精英。    2022年元旦 …………………………………………………… 评论 匿名(1/3/2022)"华侨为革命之母"是孫中山先生的名言。 舒云(1/3/2022)好像是孫中山先生說的〝华侨为革命之母”...

  • 侨友动态
    缅甸华侨新故事(苏顺路 洛杉矶 4-17-2019)

    桃李芬芳 师恩永铭      2017年中,我的微信族群里,突然出现了胡秀强的微信。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中缅边界棒赛镇教书时的学生。已有五十多年没有联系了。他是从我在香港的朋友手里拿到我的微信。彼此十分惊喜。得知他现在家居古都曼德勒。很快地,我联系到了在曼德勒的同事,李佳美老师,瞿天义老师,学生钏相惠,陈可佳。还有许多,仰光,曼德勒,腊戍,木姐,棒赛,瑞丽,西双版纳,昆明等的几十个学生。惊喜不已。正巧,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十一月份将在曼德勒举行。我们夫妇决定前往参加,学生们表示,到时前来曼德勒相会。 左:五,六十年代棒赛华文学校   右:现代棒赛华文学校      11-7-2017日早上7:00,我们由仰光乘坐大巴,顺利到达古都曼德勒,学生陈可佳,胡秀强,何中山,番庆荣,前来旅店相迎,师生情不自禁,互相拥抱,兴奋不已。他们带我们驱车前往大会接待处报到。 11-7至9日,我们参加盛大的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隆重的开幕式,丰富的中餐晚宴,精彩的中缅艺术家文娱汇演,本地及外地同侨献演的舞台欢歌翩舞,参加博览会,报告会,古城半日游,品尝琳琅满目的缅甸风味点心饮料。依依不舍的闭幕式欢送晚会。给我们畄下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棒赛师生曼德勒聚会      10日上午9:00时,棒赛学生会在当地餐馆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远道而至的我们夫妇。当日出席的有原棒赛老师苏顺路,李佳美,瞿天义。曼德勒的原棒赛好友刘振德张素仙夫妇,尹丽丽,赵桂英。瑞丽来的原棒赛学生会会长尹义虎。曼德勒的棒赛同乡会,现任青年会长张安全,刘翠芬夫妇。曼德勒的学生钏相惠,陈可佳,胡秀强,番庆荣,李华美,尹丽英,林仁寿,杨维艳。瑞丽来的陈可俊。棒赛来的何中山,杨维华。南坎来的熊永強。西双版纳来的揭英,杨明红等。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太太黄月琴在崩龙族地区,南山市教书时的学生孙多敏,也应邀参加集会。 棒赛学生会特地请名书法家书写横扁相赠。表现了对老师的深度敬爱。师生离别半个世纪,古城重逢,心情激动万分,彼此倾吐心中的千言万语。席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棒赛师生参观古都曼德勒皇宫      依依不舍散席后,一起前往古城皇宫参观浏览。众多的宫庭建筑,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缅甸最后一个王朝,最后一个皇帝皇后图相,高大的瞭望塔,尽收眼帘。令人寻古怀旧,心旷神怡。五十多年前,作者经常途经古都曼德勒市,路过护城河及城墙边,当时没有对外开放,严禁百姓入内参观。此次总算如愿以偿。 晚上,棒赛学生在当地著名餐厅设宴款待,共叙别后各情,格外温馨。 次日上午,棒赛学生动用三部轿车,带我们夫妇北上眉苗市(丙乌仑)一日游。眉苗市距离曼德勒市不远,但地处掸邦高原边缘,两地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夏天,曼德勒炎热难熬,眉苗则凉爽宜人。早在英殖民统治时期,中缅甸英国高官纷纷前去避暑。当地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有英文学校,教堂。由于我三嫂是眉苗人,结婚后三哥几十年从事种子生意,直至现在,每年往返濒繁。六十年代我在边界教书,多次路经,曾拜访三嫂的母亲,却没有去过当地著名的花园。此次同学们特地带我们去浏览。观赏五彩缤纷鲜花之余,意外地进入花园里的原古树木化石展厅,从未见过,大开眼界。 左:棒赛师生浏览眉苗名城花园   右:拜访棒赛好友刘振德      第三天,从早到晚,抓紧拜访两位老师,学生张明金的柚木傢俱制造厂,棉纺纱厂。陈可佳的蛋糕作坊。看见许多工人在忙碌。可惜没有时间了觧劳资关系。学生番庆荣制作经营糕点沙奇玛,质量好,内销出口。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佈施行善。拜访许多好友与学生商店。多为高质量豪宅和三层洋楼。均集中在繁华的中心市区。 学生尹义虎现居瑞丽,每年提供全缅师生校服货源半数以上,营业额很大,收入可观。可惜,我们此次无机会北上瑞丽。 探访南山学生孙多敏住宅。她告诉我们,已电话仰光原南山学生王积位,到时,在仰光的南山学生将集会欢迎。 此次师生相集,学生们捐助缅币三百万接待费,包括旅店,餐饮,参观,旅游,仰光机票。並赠送不少礼品。 左:学生陈可佳糕饼店   右:学生张明金傢俱厂      11-13-2017日下午,我们满载学生们的深情厚爱,离开曼德勒,飞抵仰光,借宿胞弟苏梦华洋楼。先后参加苏能勝会长为首的我们南中班友会聚餐。白光华为首的华中我太太班友会聚餐。明丽芬组织的仰光棒赛学生会集会。王积位组织的仰光南山学生会集会。 在仰光的原边界棒赛学生与原崩龙族南山山区的学生,家庭经济均不错,其中棒赛学生尹丽珍拥有纺纱厂和制衣厂,生产出口商品。新加坡,香港,大陆均有她的生意,商业有成,我曾应邀探访她的豪宅。另一个学生李耀中,拥有五层旅馆,最近新开餐馆,特地邀我们用餐。还有明丽芬,德国堆货机生意,市内有私人小植物园,郊区有大芒果园,兼做地产。她负责接送我们,邀我们参观她的市区小植物园。还有棒赛好友王静温,杨桂兰夫妇,开漂亮的西式糕饼店,生意红火,我们抽空去拜访他们,五十年不见,格外惊喜。 左:棒赛师生仰光聚会   右:应邀学生李耀中餐馆聚会      五十年前,棒赛学生们生活在边界,家里讲云南话,学校里讲普通话,寨子里讲傣语。因为没有缅族居民,都不会讲半句缅甸话。当时学校里最难教的是缅文。这次见到,他们个个已学会讲缅甸话。可惜,没有接触到他们的员工,没谈到劳资关系。 有个女学生李赛美,年轻时家居边界,结婚后先生到克钦邦做玉石生意,手里儲畜到一些钱,迁居眉苗名城十多年。2000年,他们带着儿女下仰光来。当时仰光有老区撤旧房,建新区盖新房。招徕经济较宽裕的人购买。重建的新区,街道宽敞,洋楼漂亮,均为院落独立房,价钱也不便宜。他们选中了其中一幢。 首都仰光,全国最繁华,开销也最大。先生出外继续做生意,自己照顾孩子们上学。省吃俭用,不敢大吃大喝。见新区内有男女青年出外上班打工,脑子里蒙生做生意思想。于是每天多煮点鱼肉饭菜,招徕外卖。此事引起左邻右舍不满,纷纷告到管委会。管委会负责人登门干涉。她以理力争。区内规章制定,不准街边摆摊,不准开家庭商店餐厅。她出售一点饭菜,方便区内青年们的生活需求。有益无害。也没触犯区规,管委会可在她家门口张贴告示,禁止入内购买食物。管委会难处理,何况区内青年有不同看法。也就不了了之。 左:五,六十年代南山华文学校   右:被封时的南山华文学校      总算熬到子女大学毕业,送儿子畄学英国三年。直至儿女们在市中心开商店做生意。外卖找钱的事才关炉结业。现在她已六十出头,过着清閒无忧生活。儿女们孝敬,每月给她几十万零用钱。本来在家日煮两餐,轻松自如。可她却家请两个郊区年轻女工。好奇之余,我随便提及此事。 ...

  • 华文文苑
    缅甸华侨老故事(苏顺路 洛杉矶 3-18-2019)

    大佛坡村稻田风光(2011)      二十世纪初,中国身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弱民穷。东南沿海福建,广东不少人离乡背井,漂泊到南洋诸国谋生。成为旅居海外的南洋华侨。当时,东南亚各小国也深受英、法等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统治阶级普遍实行对外开放移民政策。中国人来去自由,定居受到法律保护。其中跑的最远的,来到东南亚最西部的缅甸。 选择海路旅居缅甸的华侨,分布缅甸东南西北中,各城镇乡村,南部沿海及中部地区,较为集中。仰光及伊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伊江三角洲平原,大小江河纵横交错,城镇乡村星罗棋布,物产丰富,人口密集。稻田一望无际,鱼米之乡。经济比较发达。居民以缅族与克伦族为主。外侨则华人和印度人最多。华侨以福建,广东人佔绝大多数。 南洋诸国地里位置      华侨在所在国遵守法律,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遵重当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鱼水相融,深得当地百姓尊敬爱戴。 苏郭先生本姓苏,福建闽南人。四个兄弟排行老四。只因姑姑出嫁郭家无子。向其父请求领养老四。答应了,条件是孩子必须苏郭双姓。将来长大成人,结婚生儿育女,大儿子姓郭,以传宗接代。其余子女全归苏姓。 苏郭先生深得养母(姑姑)疼爱。长大结婚后得一爱子,取名郭水木。不幸,贤妻早亡。苏郭先生伤心之余,畄下养母和幼子。只身前来南洋,投靠二哥谋生。 其时,二哥居住于经济繁荣的缅甸伊江三角洲渺名县英脉镇。开一间杂货铺,掛牌"顺盛行"。苏郭先生幼时在国内读过书,能书会算。到英脉后,很快成为其二哥的有力助手。店内结算账目,出外办货业务,快手快脚,乾净利落。常到周围乡村送货收银,深得其二哥重用。  缅甸专区与邦区分布图      苏郭先生快四十岁时,英脉镇新村乡的华商好友,给他介绍当地十八岁缅族女子,名叫马丹几。因苏郭先生有本事,马丹几尊称他先生。马丹几肤色较黑,苏郭先生称她黑妇。他们成婚后,在英脉租房居住。圈内均为华侨。马丹几很快学会讲福建话,学做福建菜,过年过节,学会包粽子,拜天地过春节。第一胎得子,出生一个月即夭折。不久先后出生一女一男,金宝与顺源。可是爱女六岁大时,突然不明症状病逝,给父母沉重打击。特别是母亲,过度伤心之余,抽起煙,吃起槟榔。接着又生一个女儿,取名金治。父母得到很大的安慰。 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苏郭先生觉得光靠打工不行。就到新村乡大佛坡村开小杂货店,另立门户。同时修建仓库,秋收后向农民购买稻谷,运到乡里,辗米转售。修建猪圈养猪出售。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成为全村首富。期间马丹几连续生下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出生不久也夭折了。同时,国内的养母去世,把二十几岁大的大儿子郭水木叫出来。家里还扶养马丹几的年迈祖母。马丹几叫同父異母妹妹马葵来帮忙,协助她料理家务。  缅甸伊江三角洲专区位置图      马葵年轻肤白,手灵口快,煮饭做菜,洗衣领孩。滿口福建话,深得姐夫喜爱。少不了给她好衣服穿,金首饰戴。让她去仰光旅游,上栽梯尤奇石塔朝拜。 苏郭先生招用若开地区来的中年长工,人称大若开。他忠厚老实,力气过人。挑水劈柴,喂猪洗圈,接货送货。秋收季节,稻谷入仓,夜间帮守护,主要是防火。苏郭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按时发薪加薪,过年过节,分发红包,年终结账,分发红利,关心之至。顾主与顾员,和谐相处。 村里户数不多,没有固定街市。农民偶而田间河里捉到鱼虾。家中少量鸡鸭长大。菜地里种点蔬菜。清晨会到村中心摆摊一会儿。苏郭先生家里人多,马丹几常会去光顾。 英脉镇"顺盛行"杂货铺旧址(2013)      又是一个秋收入谷季节。苏郭先生一早起来,埋头计账。马丹几照例去逛街。听到有人耳语,大若开挑一担谷子出售,急忙回家向先生通报。苏郭先生並没抬头,叫她去呼唤大若开过来。 回来的路上,马丹几告诉大若开,听说你私自将仓库里的谷子挑去卖了。你知道先生最恨偷窃,这次叫你过去,我看凶多吉少。大若开紧跟随后,沉默不语。出乎他们意料,见他们进来,先生问大若开是否家中老婆病了。之后将仓库钥匙交给他,叫他再挑一担谷子卖去,以应急用。吩咐他赶紧去新村乡找中医给老婆看病。告诉郎中是苏郭先生请他过来,看了病开了药后,麻烦他顺便过来取药费。一时间,大若开心情激动,却说不出话来。 之后苏郭先生告诉黑妇,大若开打工四年有余,从未出轨做错事。此次老婆病了,困难重重,心急如焚,可能是先斩后奏吧 。你跟马葵,携带白米油盐,过去他家看一看。 大佛坡村小杂货店旧址(2011)      马丹几回来说,大若开的老婆确实卧病不起,三个孩子还没吃饭。马葵已经给他们烧饭煮菜了。 下午郎中来见苏郭先生。病情並不严重,已开药吩咐熬服,不几天就会复康。苏郭先生这才放心。他叫大若开每天迟来早回,多在家照料家务事,照顾好老婆。 果然,约一个礼拜,大若开的妻子马维恢复健康,下床劳动了。大若开带着家人前来拜谢苏郭先生。马维还抱着一只母鸡相送。苏郭先生畄他们在家用午餐,吩咐家人备些好菜。餐桌上有鱼有肉。顾主和顾员,不分彼此,一起用餐。和睦相处,有说有笑。 苏郭先生告诉大若开一家,此时此刻,稻谷入仓,自已忙于业务,疏忽了关照你们,今后家里有何困难,要及时相告,一起克服。两担谷子和药费不用还了,当是我支助。谢谢你们有心母鸡相送。此鸡正是下蛋黄毛良种,杀了可惜,你们还是带回家养去吧。我每月按时发工资,每年分红利给大若开。其实我还有一部分红利记账畄存,四年下来数目可观。你们急需时,我会给你们动用。此事连黑妇都不知情。大若开夫妇惊喜之余,万分感激,敬佩顾主对顾员如此周到的关怀。 作者重游大佛坡村出生地(2011)      苏郭先生努力做好生意,养活一家人,全家大小披金戴银,日子好过。妻子的近亲远戚有事,常来找他帮忙。每年抽空去仰光一两次,不忘带回燕窝,榴莲等珍贵食品给家人享用。每季去英脉看望二哥,帮助二哥为英脉华校募捐。村里的佛事,喜事丧事,少不了他的参与支助。按时寄钱到国内扶养恩母爱子,买地建房。他为别人做的事,多过为自己做的事。大家亲切地称他"胞波基"同胞长辈。 他平时生活过得十分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控制开支,精打细算,自己的饮食,着重营养,但是不大鱼大肉,特别是晚餐,经常只食红薯稀饭。在当时是最便宜的食物。他抽烟,唯一的爱好是晚饭时喝一点自己泡制的药酒。 缅甸有个成语,"弟大丙高聂大叨那乃",意为巨树支茂叶繁,容纳万鸟棲息。苏郭先生不远万里,从中国到缅甸,在大佛坡村,成家立业,造福家人,发扬中华文化教育,促进中缅胞波友谊,力所能及的支助地方慈善事业。像他这样的缅甸华侨,千千万万,可歌可泣。 缅甸伊江三角洲专区资料图      他的二哥去世之后,他更积极参与英脉镇华校工作,1940年底,他前往英脉镇为华校筹款,期间得了伤寒病症,本身又有气喘,卧病不起,待到家人闻讯赶来,他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不到六十岁,丢下身怀七个月男胎的爱妻,就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