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七巧节"

  • 华文文苑
    七巧节 中元节(朱徐佳)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巧节,又名乞巧节、七夕节,有人干脆就叫七月七,是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地区的传统节日。传说牛郎织女这天在天河相会,是女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了,因为这一天可以向七姐乞情、乞巧、乞福。     早在农历七月初,妈妈就把绿豆拿出来叫我们把杂物和碎石子检干净,然后分给我们几姐妹每人两把绿豆,一个盘子,叫我们自己去点巧菜。我们用水把绿豆泡在盘中,放在室内不见光处,等发芽后,用红线将它圈绑起来,等到七夕那天,再将它放到供桌上祭拜织女星,看谁的豆芽发得漂亮,谁就是巧手的女孩。     到了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吃过饭后,就开始准备乞巧的各种供品。在向大门口的方向摆一张桌子,铺上漂亮的桌布,点上香烛,桌上供了我们做的巧菜,妈妈做的七色层层糕、花生芝麻小麻糬,巧果和其他小点心,水果鲜花等。还有剪刀、针线,以及我们平时用花布丝线做的各种小玩意。天渐渐黑下来,星星也亮了,妈妈向我们指出牛郎星织女星的位置,我们就对着织女星穿针,合十向织女星遥遥拜三拜,希望得到织女星所赐予的聪慧、智巧、平安。拜完后大家分享点心水果,然后将所制作的小玩意互相赠送。     稍晚,相约玩请“篮仔姑”游戏的三姐四妹五姑六姨七婶八婆及其他亲友陆续到来,大家七手八脚把竹篮子装扮起来。首先用一个较大的汤勺倒过来绑在篮子的把手上,当做“篮仔姑”的头,包上花手巾,让篮子穿上妈妈的一件斜襟唐装,在竹篮子的把手边扣上一串钥匙,装扮完毕,就可以开始了。首先点一支香在篮子上请“篮仔姑”下凡,由五姑六姨当轿夫,二人盘腿对坐双手扶住篮子底部做轻微的摆动,一面口念台山歌仔: “篮仔姊,篮仔姑,篮仔二姑娘,省城人氏女,佛山人氏人,佛山哥哥吃片烟,吾好家婆逼死女,逼女去成仙,一笊锁匙朗朗响,又有新衫又排场,来就到,来就拜,莫格两个轿夫抬手耐。” 渐渐的,五姑六姨二人开始觉得双手有点沉,不再需要手力,篮子就自己摆动起来,她们说“篮仔姑”已降临了,可以开始向她问问题了。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东问西,比如问这屋子里有几个人?三姐今年几岁?五姑家里有几条狗?七婶有几个孩子?……等等,她都以点头的次数来作答复。也有人问是非题,比如四妹今年考试得第一名,六姨今天穿新衣,八婆家里养了八只鸡,对就点一下头,不对就点两下头。各种天南地北的问题问下来,答案多半都是八九不离十。大家玩得尽兴,也问得也够本,看看天色也晚了,于是就烧元宝送“篮仔姑”回去。 宗教游戏“蓝仔姑”     有关“篮仔姑”的传说,可以从那首歌仔的内容中了解一二。至于请“篮仔姑”的游戏,有人深信不疑,觉得很神奇。也有人认为只是心理作用,并不可信,信或不信就看你自己了。不过大家一起玩玩,图个热闹开心,也不必太认真。   农历七月还有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也有人叫七月节。农历七月俗称鬼月,一般民间习俗都会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期间,以丰盛的三牲祭品及鲜花水果,来祭拜祖先及各路无主之众神。      我们住在缅北,每年到了七月都会依照家乡的习俗,在七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选一天过七月节,也有人在七月七这天和七巧节同一天过。选好日子后,就开始采购所需物品,主要是一叠叠6X9寸大小的五色轻薄衣纸,金银纸。买回后,把衣纸一张张卷成直经3/4寸左右的长条,两头往内折使其固定。然后一扎扎用草绑起来,金银纸就折成金元宝银元宝,准备过节时烧给祖先。    ...

  • 华文文苑
    七巧节 中元节 (朱徐佳)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巧节,又名乞巧节、七夕节,有人干脆就叫七月七,是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地区的传统节日。传说牛郎织女这天在天河相会,是女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了,因为这一天可以向七姐乞情、乞巧、乞福。     早在农历七月初,妈妈就把绿豆拿出来叫我们把杂物和碎石子检干净,然后分给我们几姐妹每人两把绿豆,一个盘子,叫我们自己去点巧菜。我们用水把绿豆泡在盘中,放在室内不见光处,等发芽后,用红线将它圈绑起来,等到七夕那天,再将它放到供桌上祭拜织女星,看谁的豆芽发得漂亮,谁就是巧手的女孩。     到了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吃过饭后,就开始准备乞巧的各种供品。在向大门口的方向摆一张桌子,铺上漂亮的桌布,点上香烛,桌上供了我们做的巧菜,妈妈做的七色层层糕、花生芝麻小麻糬,巧果和其他小点心,水果鲜花等。还有剪刀、针线,以及我们平时用花布丝线做的各种小玩意。天渐渐黑下来,星星也亮了,妈妈向我们指出牛郎星织女星的位置,我们就对着织女星穿针,合十向织女星遥遥拜三拜,希望得到织女星所赐予的聪慧、智巧、平安。拜完后大家分享点心水果,然后将所制作的小玩意互相赠送。 民间宗教游戏“篮仔姑”     稍晚,相约玩请“篮仔姑”游戏的三姐四妹五姑六姨七婶八婆及其他亲友陆续到来,大家七手八脚把竹篮子装扮起来。首先用一个较大的汤勺倒过来绑在篮子的把手上,当做“篮仔姑”的头,包上花手巾,让篮子穿上妈妈的一件斜襟唐装,在竹篮子的把手边扣上一串钥匙,装扮完毕,就可以开始了。首先点一支香在篮子上请“篮仔姑”下凡,由五姑六姨当轿夫,二人盘腿对坐双手扶住篮子底部做轻微的摆动,一面口念台山歌仔:“篮仔姊,篮仔姑,篮仔二姑娘,省城人氏女,佛山人氏人,佛山哥哥吃片烟,吾好家婆逼死女,逼女去成仙,一笊锁匙朗朗响,又有新衫又排场,来就到,来就拜,莫格两个轿夫抬手耐。”渐渐的,五姑六姨二人开始觉得双手有点沉,不再需要手力,篮子就自己摆动起来,她们说“篮仔姑”已降临了,可以开始向她问问题了。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东问西,比如问这屋子里有几个人?三姐今年几岁?五姑家里有几条狗?七婶有几个孩子?……等等,她都以点头的次数来作答复。也有人问是非题,比如四妹今年考试得第一名,六姨今天穿新衣,八婆家里养了八只鸡,对就点一下头,不对就点两下头。各种天南地北的问题问下来,答案多半都是八九不离十。大家玩得尽兴,也问得也够本,看看天色也晚了,于是就烧元宝送“篮仔姑”回去。     有关“篮仔姑”的传说,可以从那首歌仔的内容中了解一二。至于请“篮仔姑”的游戏,有人深信不疑,觉得很神奇。也有人认为只是心理作用,并不可信,信或不信就看你自己了。不过大家一起玩玩,图个热闹开心,也不必太认真。     农历七月还有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也有人叫七月节。农历七月俗称鬼月,一般民间习俗都会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期间,以丰盛的三牲祭品及鲜花水果,来祭拜祖先及各路无主之众神。     我们住在缅北,每年到了七月都会依照家乡的习俗,在七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选一天过七月节,也有人在七月七这天和七巧节同一天过。选好日子后,就开始采购所需物品,主要是一叠叠6X9寸大小的五色轻薄衣纸,金银纸。买回后,把衣纸一张张卷成直经3/4寸左右的长条,两头往内折使其固定。然后一扎扎用水草绑起来,金银纸就折成金元宝银元宝,准备过节时烧给祖先。     到了选定的这一天,把准备好的三牲水果鲜花,以及特地做的几样好菜饭摆在神台前的供桌上,点上香烛,摆上三杯酒和筷子,把一扎扎卷好的衣纸和金银元宝放在旁边。大人和小孩先后合十敬拜祖先,敬了酒,就把元宝和衣纸烧给祖先,意思是为祖先送上元宝衣物。晚饭后,傍晚天黑时烧街衣,就在家门前,以同样的方式摆上简单的饭菜水果,元宝衣纸,点上香烛,把元宝衣纸烧给各路无主之众神,也为众神送上元宝衣物,口中轻念:各神归各位,这样,烧衣节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