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日志

  • 侨友动态
    缅甸华裔留学生感言摘录(晨阳)

    . 编者按:2024年4月14日厦门缅联会泼水节嘉年华活动,邀请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缅甸华裔留学生40人参加,30余人写下了感言,现摘录13人感言如下: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 秘书部) 我感到十分荣幸,很激动也很开心,能够参加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举办的泼水节嘉年华活动。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让我有回到家的感觉,一起欢度缅甸新年的泼水节,能够有机会认识那么多的缅甸归侨前辈们和华文学院的同胞们,希望今后有机会和前辈们多交流。 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  李本双 本以为今年无法参加泼水节了,真的很荣幸可以参加这次活动,到祖籍国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很热情的同邦亲人。 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  倪清龄 泼水节象征着洗涤过去一年的污秽,迎接新的一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尽情地洒泼着清水,彼此地欢笑、舞动,仿佛释放出心中的所有烦恼和忧虑。再次参加缅甸归侨联谊会泼水节嘉年华,各位长辈依然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身在异国他乡也仿佛回到了家的感觉。嘉年华上的各个节目表演,充满了节日气息,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尽情的欢庆缅甸新年的到来。      ...

  • 侨友动态
    洛杉矶缅甸会泼水节敬老活动(苏顺路)

    洛杉矶缅甸会敬老活动      今年公曆4月13-14-15-16是缅曆正月5-6-7-8日,也就是缅甸人民的传统泼水节。缅曆平年有十二个月,润年有十三个月,每一个月都有相应的节庆,而正月的泼水节庆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节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信仰天上有天王玉帝,缅甸人民信仰天上有天王"帝迦明",他每年正月下凡人间巡回一次,人们用清水互相泼洗身体,热烈迎接"帝迦明"的降临,泼水节头一天叫"阿久",喜迎之意,第二天叫"阿甲"降临之意,第三天叫"阿犟",监查之意,第四天叫"阿的"回返之意,之后便是缅甸新年。中国春节新年是在正月初一,而缅甸泼水节新年则是正月初九。 寿星们共享丰盛的午餐      华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自古至今大量流落到世界各地,据统计现在美国有约6百万华裔,长期以来,美国华人不忘祖藉国传统节日,每年隆重欢度春节,缅甸华侨生活在美国,除了涌入美国华人族群,踴跃参加各种春节活动,缅华会每年举办盛大的春节联欢晚会。     缅甸从英国殖民统治到取得民族独立,民选吳努政府执政以来,少有公民移民他国,移民美国的人更少。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政权变动,缅甸经济不断走下坡,随着经济衰落,大量的国民移民国外,移民到美国的缅甸侨民与日俱增,成千上万缅裔居住在洛杉矶,缅甸侨民带来了佛教文化,出现许多佛堂,举办许多传统节日活动,每年举行隆重的泼水节活动,缅甸华侨自然而然参与,共襄盛举。由于暴发新冠肺炎,泼水节活动被迫停止,去年新冠肺炎总算消失,大地重光,各族裔各传统节日活动,如雨后春笋般争先开展。 作者(右三)与校友们留影      2024-4-21日洛杉矶缅甸会假借缅华会会所隆重举行泼水节敬老活动,当日上午万里无云,微风轻拂,前来参加敬老活动的寿星们,有的健步自行,有的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有的儿孙掺扶,高高兴兴,步入礼堂,一排排桌椅整齐排列,全部给75岁以上寿星们坐满,可谓座无虚席。     上午10:30,大会主持吳苗敏宣布泼水节敬老活动正式开始,缅甸会主席吳昂苗堵热情致词,他代表缅甸会祝愿所有在场的寿星们健康快乐,福寿绵长,年年有今天。     缅甸会特地动员组织年轻的男女招待员义工队,一碗碗热乎乎香喷喷的鱼汤米线送到寿星们的面前,紧接着一碟碟风味多样甜点,一杯杯风味饮料接二连三地端到桌面上,寿星们大饱口福,心满意足。 化妆比赛现场留影      期间缅华会长陈永联,董事长许秉正,蒙市新任华裔市长黄泰平等先后应邀致祝词。男女歌手们深情高歌,热闹非凡。     紧接着独特的猜谜节目宣布开始,由主持人提出题目,寿星们举手回答,包括缅甸和美国的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寿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猜中的拿到小礼物,十分开心,我猜中两个,其中一个美国的自由女神铜雕是哪个国家赠送的,答案是法国。     轮到画脸比赛登场,五位寿星给五个年轻人脸部化妆,以观众掌声多者获胜,结果朱徐佳,许秉正和三藩市来的简瑞贞获奖。...

  • 诗词歌赋
    赴橫琴聽老師講開漳聖王之傳說暨參觀片仔癀陳列館即詠(文/德光)

    今古漳州稱聖王, 開基散葉史流芳。 人文厚重鍾靈地, 康壽猶歌片仔癀。 釋文:由古到今,人們都盛傳著開漳聖王陳元光先哲的美麗故事。他居功至偉,在漳州大地開基蕃衍子孫後裔,青史流芳。漳州人文厚重,乃毓秀鍾靈之寶地,人民健康長壽,還賴聖藥片仔癀的神奇功效,使漳州百姓樂業安居。 书法 一〉茂松二〉尤肖松三〉黃玉靈四〉岑建平五〉黃偉華六〉李應華 . . . . . ....

  • 侨友动态
    古画苍松图题字《修改版》(张瑞真)

    鹤千岁,松千年,相对南山皆抱圆。  注:鹤喻父亲一生及身后事,松喻外公一生历练之人生目标及身后事。 . 祖公遗像静思迁,外公业绩勉后生 忆外公周苍松 2014-3-18 外孙  张瑞真 乾隆公主,一品臣, 慈母孝子,宅院深, 创业仰光,不负仁, 一己贯之,德亲为, 尊来礼往,宽为之, 人品鹊起,唯公益, 总理相识,意相随。 . 忆外公周苍松...

  • 泛黄照片的追忆(晨阳)

    庚子年,因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宅家期间,翻阅老照片,一张泛黄的照片映入眼帘,勾起了上世纪60年代我在南宁华侨补习学校求学的往事。 辞别昆明侨校 侨校——归国华侨补习学校,是祖国为归国华侨青年开设的初、高中补习学校。上世纪60年代,全国有:北京、广州、昆明、南宁、武汉、厦门6间侨校。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缅甸、印尼、越南、老挝……等等;凡就读于侨校的学生,称为“侨生”。 1964年8月,我与二弟陈里邦从缅甸仰光乘飞机回国,在昆明侨校就读。由于当时缅甸政府排华,许多华侨纷纷送子女回国,学校人满,不堪重负,只得动员部分侨生前往南宁市华侨补习学校。1965年2月,我们在昆明侨校过春节后不久,取道陆路抵达邕城。时间虽前后6年,但就读两间侨校,却占了全国侨校的三分之一。可谓“峥嵘岁月”,温故知新,回味无穷。 昆明侨校门口来了3部卡车,准备送“侨生”到昆明火车站,第一次在祖国搭火车前往云南省开远;邕城侨校派覃有广、姚兰老师等来接转读的“侨生”们。学校像过节一样热闹,硯友们互相告别着、鼓励着;有欢笑、也有依依不舍的泪水。 当我们来到了昆明火车站,似乎他们也知道有一批“侨生”即将离开,广播喇叭里播放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音乐,我们提着各自的行李,按车票上的车厢上了火车,对号找位置入座。站台上相送的老师、同学们都依然站着,等候火车开动。此时,车厢的广播喇叭里反复响起了:“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的曲子,令我激动不已。我就是在那时学会了歌唱“包钢”的这首歌,现在唱起这首曲子,就会回想起当年在昆明火车站的情景;是啊!我们要像骏马一样飞驰了。再见吧,昆明! 我们乘坐的是慢车,每站都得停靠,经过十几个小时,傍晚才抵达开远市。带队的老师安排我们在旅社住了一晚,翌日晨,汽车载我们去南宁。 那时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旅游大巴,我们是在祖国第一次坐卡车走远程的。沿途尘土飞扬,“侨生”们纷纷捂着鼻,原想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敞开喉咙高歌,却被灰尘打住了。无奈,只好欣赏“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景。在半途我们还下榻于旅社一晚,翌日经过百色,历时2晚3天,才安全抵达了邕城。 邕城——南宁市,因邕江流经城市而得名。邕城侨校,位于南宁市西乡塘甘蔗站,我们是乘坐卡车直抵侨校的。侨校原以印尼归国侨生居多,对我们缅甸归国侨生的到来,他们表示了真诚的欢迎,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游子”,颇有回到家之感。 一年半的学习生活追忆 邕城侨校比春城侨校的范围大。校内除了有篮球场、足球场外,还有游泳池;教学大楼离男女生宿舍还得走5-7分钟路程,食堂(也是全校大会的礼堂)靠近宿舍。偌大的一个学校,连我们的到来,才有400多个侨生。夜晚胆小的女生还要成群结伴才敢出门。抵达学校后,校党支部书记李金山、校长骆明在礼堂开了一个欢迎会,而后按春城侨校时的编班,免入学考试,按班就读;宿舍的房间设高低床,按年级、班安排。 (2) 我在邕城侨校,读高一②班下学期,班主任刘季耘老师,又兼教政治课。大部分老师都居住在学校的教职工宿舍,以便随时关注我们的生活、学习。学校每周四下午组织劳动,或挖树坑,或挑塘泥,除寒、暑假,从不间断,以劳动来改造侨生们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现在学校的足球场,就是我们双手挥汗开辟的。1965年8月,我升读高二②班,班主任是陈亿忠老师。 当时学校,实行初中生粮食供应28斤,高中生30斤。助学金最高12元,二等10元,三等8元;由个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班委会讨论通过,班主任审核,学校审批发放。记得每月的伙食费是10元,剩2元,得寄缅甸一封家信0.52元,只有1.48元的零花钱了。 1965年2月至1966年8月,一年半的学习、生活,是在扎实、艰苦、紧张的日子里度过的。即便是假期,老师都会安排满满的,让你只会觉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下乡与农民“三同” 1965年夏,学校开了动员大会,组织我们这些侨生下乡与农民“三同”——同住、同吃、同劳动;时间是10-15天,视农忙情况而定。这可是平生头一回,要住在农民伯伯家了,同学们盘算着要带什么日用品……。动员大会上说,农村是落后的,农民没什么文化,也不讲究卫生,有的还会吃生的东西、喝生的水。大家不能嫌弃,先将就;事后再给他们讲科学、说道理,这就叫“打成一片”。 我参加了这次 “打成一片”的“三同”锻炼,住在一对中年夫妇的贫农家里。他们家没厕所,大便上公共厕所“轰炸”(因下面储水,会“扑通”一声),小便到“大自然”厕所。更谈不上有“浴房”了,只好跟着他们去湖边,拿着脸盆、毛巾擦擦身体了事。头几天,我还将就着过,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欲将身体泡到湖里去洗个痛快,没想到竟然惊动了“蚂蝗”大叔,几十只像游艇一般向我小腿袭来,我立马上岸,才免遭其大饱一餐。这对贫农夫妇起早摸黑,任劳任怨,他们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就说吃吧,他们的粮食供应比我们“侨生”更低,菜是自己腌的咸菜、萝卜干。知道我们要回学校的消息,那天晚上,他们煮了白米饭,到湖里抓了两条草鱼,还特意准备了自家酿的米酒,准备欢送我回校;我心里特感动,贫下中农还是疼我们的。可是,到了晚餐时刻,端在桌面上的竟然是草鱼生鱼片,夫妻俩笑着劝着叫我多吃,这时我想起了下乡前动员大会上的交待,装着没事也跟着吃了几片生鱼片,这是平生第一次啊,印象深刻。饭后,夫妻俩对我这次下乡的表现还认可。我也婉转地向他们宣传了讲卫生有利健康的道理,当然,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可能因为我的一番话而改变的。...

  • 追忆抗战老兵刘大江老师(晨阳)

    “抗战老兵刘大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6月24日,在缅甸仰光去世,享年97岁……。” 北京CCTV4华人世界栏目播放的噩耗,令我悲痛不已。虽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儿童时代,我在缅甸所认识的老师说走就走了,又勾起对老师往事的追忆。 60年前,家父母到缅甸最南部的丹老市任教,与刘大江老师同执教于丹老华侨学校。当时的我年仅8岁,刘大江老师、庄秀凤阿姨伉俪经常来我家,只要他们到来,手里总会提着榴莲、山竹或红毛丹、莲雾、香蕉……。因为有家规的限制,再嘴馋也不允许在来访客人面前吃,庄阿姨就亲自拿给我们,我们向阿姨言谢后才能狼吞虎咽。刘大江老师来了,便与时任校长的家父攀谈,我最爱听他们谈话,他们谈古论今,学校教育等。刘大江老师洪亮标准的国语,总吸引着我。但父母会驱赶我们:“不要听大人谈话,小孩子有耳无嘴。”怕我们听了大人的谈话,到处漏嘴。越是不让听,神秘感越强,我们越是爱偷听。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老师感慨地对父亲说:“我们两夫妻这辈子注定无儿无女,省吃俭用,口袋里还剩几个钱罢了。”父亲微笑着对刘老师说:“我可没剩钱,只剩5个孩子。”刘老师说:“5个孩子就是你最大的财富啊!”我听此话后甚感疑惑,问母亲说:“我是老大,口袋里都没有一分钱,更不用说弟妹了。刘伯怎么说我们是最大的财富呢?”妈妈笑了,“傻孩子,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这句话牢牢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2007年3月,阔别缅甸43年后,我从厦门首次回到了第二故乡,我有幸应林芳彦老师之邀,在仰光“梅花大酒店”参加了“华中校友会”元宵节新春联欢会。联欢会台上念及刘大江老师的名字时,我惊奇地询问林芳彦老师:“刘大江是不是在丹老教过书的老师?”“是啊!你认识?”于是,林老师带我过去找到了刘大江老师。刘老师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我孩提记忆的脸型,满头银发但依然精神,脸上的皱纹记载着他沧桑的岁月。 刘老师从座位上起立,亲切地与我握手便问道:“你是老大还是老二?”“老大”。“阿阳。”刘老师竟然脱口而出叫我的小名。我向刘老师回忆了在丹老时的往事。刘老师说:“你的记忆力这么好,还记的这么多事情。哈哈!”由于时间关系,没能深谈。2007年正月22日,我来到仰光二十二条街,准备乘车前往仰光大湖公园,参加缅甸厦门联合会举行的新春野餐联欢会。刘大江老师晨练后拄着拐杖走来了,他见到我说:“这是你爸当年工作过的《人民报》社址,我就住在楼上,有时间来坐。”可惜时间紧迫,未能再去探望他老人家而遗憾。 2013年元月,我第一次在收看北京CCTV4华人世界,又见到了刘老师那熟悉的身影和声音,他慷慨激昂地抗议道:“我们抗议的就是他(麻生太郎)不承认历史。他们侵略(其他)国家的历史,使得我们东南亚各国的很多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今年已经90多岁了,我还是要反对你们,你们这些日本人不知道悔过。要知道,你们给东南亚人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抗战老兵刘大江老师虽仙鹤西去,未能如愿观摩今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游行而深感遗憾,但他的爱国(祖籍国)、爱好和平的精神是永存的。愿此文悼念刘老师!慰藉他在天之灵。...

  • 印度洋上的糗事(草蝶)

    看了朱徐佳的回忆文章《那些尘封已久的遥遠记忆》,我也想起回国那年在印度洋上颠簸漂荡的一件糗事:     我们乘的輪船叫“勝哥拉“,買的三等艙,其实就是载货的大艙。十幾个同学,有南中、华中、还有山笆学校的。大家把舖蓋摊开在艙面上睡。印度洋风大波涌,经常被滚过來滚过去,有的同学晕浪呕吐,吃不下飯,沒有晕浪的胃口也不好。     可是,三等艙的飯食太次了,米是糙米还渗有沙粒,而且还出现米虫,大家都吃不下,生悶气。都是第一次出家门校门的青少年,开始萌发出一种对社会叛逆的情绪。把飯菜连碗筷飯鈢统统拋進大海,表示一种反抗。     入晚,帶來的餅干食品吃完了,餓得不行。年纪大一点的同学就提议去廚房偷吃。廚房门一扭就開,没有什么可入口的。有同学看见掛有幾串肉干,就用小刀割下幾块,鍋里还有热水,就淘來热水泡肉干。抓点茶叶泡茶喝。泡的肉干不管熟不熟,有点肉味就剌激了胃口。也算是对不合理社会的一次恶作剧吧。     往后,餓了也不想偷進廚房了,实在也沒什么可偷的。...

  • 家书抵万金——《百年华中情》纪念特刊抒怀(更生)

                手捧沉甸甸的特刊,触摸凸印的“百年华中情”等字样,深情凝视母校的标志—钟楼,一股暖流回荡在我心间。这是我渴待的书,似如去拥抱久违的知交故友,很感动,很舒爽。特刊以精美的封面呈现在我眼前,我要勇敢的说“她”是一本非同一般的特刊!             先是浏览,而后细读,心潮激涌,嗟叹不已。             这是众多校友合写的书,如细涓淡流汇入江河,回澜激荡。             特刊记述了我们的时代,伴着不辍的弦歌,写下了我们的故事,倍感亲切。             我欣然读到了自己不曾熟知、空白的历史:抗战时期华中是爱国的旗帜、标杆,受到国家政要的器重,为毕业特刊题词—激励的座右铭,突显了当年华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前辈校友为祖国的解放战争,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为争取华中与新中国同时新生和反动势力做不懈的斗争,在华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等等。             这是珍贵的历史,多少年被淹没遗忘,不为后人所知,也无人问津。今天终于还原了被遮盖掉的历史的真实面容,重见天日,展现出她的光采。             重读校史:因战事,学潮,经济无着几度停办 ,历经沧桑,我们的前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克时艰,把华中建设发展为缅华最高学府的光辉篇章。             特刊把历史的片段缝缀起来,即便有遗漏的缺憾,却很完美。犹如一部电影放映着战后复办华中疮痍满目,杂草丛生,学生在茅草屋里学习生活,艰苦的环境把他们冶炼出优质钢材,在董事会师生的接力付出,戮力同心,终于把华中建造成美好的学园。...

  • 那些塵封已久的遥远記憶(朱徐佳)

    記得当时正年少, 一同学习在母校, 集体生活趣事多, 夢回校園已夕照。 你是否还記得?你在上课时偷看小说被老師抓到,我站在舞台上独唱发不出声音,他在運動場上跌了個四腳朝天,我们在点灯节带着别针去仰光闹区看灯访色狼……。 这些從記憶深處找出來的不经意的点滴,經過歲月的沉澱,已經成了美好的回憶。 讓我們一同來回味那些塵封已久的遥远记忆…… 抄黑板報,到廚房偷吃 我們宿舍裏有幾位同學每天負責把一些文章、意見或通告等抄到鐘樓下的黑板報上,這工作一般都是在晚上做,好讓同學們第二天一早就可以看到。記得當時抄黑板报的有我和楊桂芸、朱雪雪、蘇民強等幾人。 我們常常抄到很晚,肚子餓了,就跑到廚房,悄悄的把窗子打開爬進去,把廚工們當晚做好的,準備第二天早餐的食物,毫不客氣的大吃起來。通常會有炒飯炒米粉之類,還是熱騰騰的。吃飽後再從窗口爬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廚工們全都在睡大覺,毫不知情。 有時候,遇到煮的是白稀飯,我們就不稀罕了。但也有辦法,就到唐少英老師宿舍的窗外去叫他,他從睡夢中被我們吵醒,就騎著單車到外面去買些炒飯炒米粉回來給我們吃,他真是個好老師。 把玉蘭树帶回家 在校園里有几棵高大的玉蘭树,就在女生宿舍附近。玉蘭花的清香,伴随着我们的作息成長,它已经成了我们校園的象征之一。 毕业了,拿起行囊告別了老师同学,也告别了玉兰树,真捨不得玉兰树,想把它带回家。 于是请许锡荣老師帮忙,他细心的用插枝帮我做了一盆小苗,我帶着这小苗乘坐火车經过两天从仰光回到缅北腊戍的家,把它种在後園。径过了几十年的風霜,它已成長为一棵高大漂亮的玉兰大树,每次見到它,就会想起親手为我培育它的许锡荣老師。 颜料和画筆 有次負責做一个有彩色图画的通告,就向陳大安老師借用工具和颜料,老师把几支不同尺寸的画筆刷子,以及各种颜料交给了我。...

  • 《似蜜随笔》包子(了因)

         做为「同是天涯沦落者」的包子,和「伊加贵」同样,被「出外人」带到南洋一带,可是同样到南洋缅甸,它可比「伊加贵」高出一个头。它不像伊加贵那样街头巷尾都可买到,价钱也不贵,普罗百姓都消费得起。想吃包子得到特定的茶楼去而且价钱贵得多。缅甸友人喜欢包子,就是消费困难,时而才有机会吃到。他们统称包子为「报喜」。     在缅甸仰光,包子成为了广东同胞的专利,想吃包子,要早起床到两个点,一是五十尺路上段的「南苑茶楼,三层楼六十尺深十五尺宽的茶室一早就坐无虚席,门口还站等位子的客人,就像现下洛城的「钦茶」,肉包,豆沙烧卖,排骨……应有尽有。廾二条下段「群乐大酒家,百尺路」「爱群酒家广东大街」「安乐园」也有类式饮茶。      另一个点是广东大街十九条上段角的「联胜茶室」想吃他的包子也得起个大清早,晨时四时茶室未开门,门口就己集满客人。有的是来吃包子,有的是郊区小茶店来买包子去应市的,可是这家荼室老板有个怪癖,九时以后就宣布没包子了,不知是真的卖完还是商贸技策。      缅甸友人知道的「瓦大报喜」,「贝报喜」还有「猪肉包」,「豆沙包」,「斋菜包」,「猪肉蛋黄包」,「叉烧包」,还有卅条街一家穆斯林北京餐馆有「羊肉包」。      写着写着想起几位诗人对包子的唱和,了因忽地想学学,搜尽枯肠挤出了下面几句: 腾腾大蒸笼, 白白肉包头。 谄香面香喷喷香, 扰引味蕾动。 垂涎三千尺, 欲买囊空空。...

  • 《似蜜随笔》油条(了因)

         油条是中华民族喜爱的日常食品。随着中华民族的迁移也被带到了海外,并且溶入了当地民族的生活之中。它在老家的原名是‹炸秦桧›后叫‹油炸桧›。缅甸友人称之谓‹伊加贵›。这背后的千年汉奸卖国贼的历史他们可未必了解。中华民族子子孙孙是永不会忘的。      最近了因在南加州缅华网看到几位诗人网友,以汉奸卖国贼秦桧的历史,发起了诗词唱和,以古喻今,警戒现今旧情浮现的时代汉奸卖国贼。      这段唱和也勾起了了因的一段「不触忘却的回忆」。那是五十年代的广东大街,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广东大街北边人行道上,就会看到几个炸油条的摊子。如果了因没记错昀话,南勃陶与十七条街上段之间,铁卜间的前面有一家。廾条街上段百尺路广东观音庙前一家。十八条上段丁支西市场路,丁支西市场前一家,了因们从油条摊选址就会知道,宅们尽可能避开市民居住的地点。缅甸人虽然喜欢吃炸炒的东西,可就是怕油炸发出的刺鼻香味。      了因当时住在十八条上段,和铁卜间前油条摊主的儿子是好朋友,午饭后做完功课,会走到油条摊不远的南勃陀街角树墩坐着,观尝广东大街夜市接踵往来的人流,工后舒畅的笑容,一边等着我的朋友,差不多八时左右,他会陪着他如花似玉的姐姐来換父亲的岗。这也是缅族习俗,家有成年未出阁的闺女外出一定要哥哥或弟弟,或一位长辈陪伴,久而久之华人也接受了这个习俗。      八时半莱江岸政府机关与倉库放工,人群由南勃陀码头沿南勃陀街,由西荷坦码头沿西荷坦由百尺路码头沿百尺路湧入广东大街,是广东大街一次人流高湖,工人们多人会花五分钱买一条‹伊加贵›充今讥嚼着回家。      九时左右南勃陀下段的永定会馆夜放课,一位小老师会匆匆横过十字路到油条摊,买一条油条站在不远处吃着,他不像其他人一边走一边吃,老师大概认为走着吃不雅吧。过几个月他也走到树下和我们攀谈起来,十点左右朋友的老爸来換岗,我们拥着意姐回家……这样天长月久,其实并不很久,有一晚了因的朋友单个跑来,我奇怪地问: 「意姐怎么没来?」 「跟小老师跑了!」 「哦恭喜!」 「还恭喜?老爸生气,不认她了」     了因此后上高中,约有两年余寄宿未曾回家,在将近毕业的那年,了因回了一趟家,傍晚照样到那树下等老朋,不久他兴高彩烈地来了,我问:...

  • 最喜看见故友像(叶国治)

         得到一本《百年华中情》开心极了!图文並茂,印刷精美,篇篇文章,有血有肉,读之爱之,不願释手。     更让我心头激动的是,看见幾个老同学的像片,知道一些和他们诀别后的情况。七十多年了,李遇兰姊,當年缅华运动会的叱吒人物,赛跑跳遠,得了多少奨杯?我们一个班,班主任是辛维庚老師,你个子小,坐在最前排,我们是台山老乡,斑上台山同学不多,福建人较多,所以我觉得她親切一些。笑笑的,像片也如是。     王善忠,看像片都认不出來了。回国后,你缅文好,就進了北京中央广播台。还记得那年(48年)华中办了一次月光晚会嗎?我们初中一年级由四个小男生跳夏威夷舞,有你有我,其他两个的名字记不得了。全身光溜溜,下身用树叶编织的裙子,手腕是花圈,头上是花环。慢4拍的节奏,扭呀摆呀,一块白色的天幕掛在午台前,強烈的汽灯把我们的午蹈动作映在银幕上。到底什么樣的美,我不知道。只听见台下学生和教聀员工驚叫起來,吆喊、口哨。那晚,月儿很亮,照得华中广场很有詩意。    王子宗(後改崇),高年级班。高高的个子,斯斯文文,总喜欢腋下挾着一本大書,或《第四病室》,或《激流三部曲》。下了课,同学们都在校園里跑跑跳跳,打篮球,打排球,跳高跳遠,他在周囲踱來踱去。我觉得他有奌像《激流三部曲》中的觉新大哥樣子,好思考,沉靜。他是排字工人出身,社会经历经验比我们多。他好学习,沒有读过什么科班。回国后,在实践中錘炼成一个出名的缅文翻译学者。他是华中的光荣,也是南中的光荣。我们都应该学习他孑孑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     《百年华中情》是一本很有历史价值的书。因为我在华中只读了一年,就转到南中。但华中的转变让我得到很多教育。时过境迁,忆往事,甜甜蜜蜜。...

  • 使命(苏丽蓉)

    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繁荣富强,千秋万代,历史源远流长,代代自强不息。     一个健全的家庭,子女长成后,必须有所作为,替家族分忧,当担责任,各尽所能。     总要有人走出家门,与邻结缘,     总要有人外出谋生,辅助家计。     总要有人外出营商,拓展交易。     总要有人弘扬自身文化,肯定根本价值。     总要有人继承先人开创事业。     一个民族要强大,求长存,定要有人承传民族精神,传扬民族文化,持守独自情愫,维护国家尊严。不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孤陋寡闻。     我身为海外华侨后代,责无旁贷,故此,我在外。     在遥远的他乡。我们为出国留学的有志青年护航。为他们预备地方。给他们底气。在外头有所依靠。中秋月圆遇同乡,新春佳节识亲人。鼓励他们潜修力学,功成名就,报效祖国。华侨是国与国之间的桥梁。是守望者。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宪法制。海外华人是精神上的主力军。功不可没,流芳百世。     侨居原则是:     四海为家,弘扬文化。面对当地,心怀祖国。勤俭建家,自强不息。礼待信实,广交友邦。造福人类,共同进步。 2021年9月29日 …………………………………………………… 评论: 春水(10/16/2021)赞!中国心,无论何时何地,不变。   ...

  • 讲好中国兴隆故事《为周恩来总理视察过的咖啡园种咖啡苗》(作者 卓叶)

    最高统帅的英明决策——向祖国南方要战略物资 习近平主席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10月9日,兴隆“周恩来总理曾经视察过的咖啡园”纪念碑(建于1960年4月8日)保护修缮筹 组叶国志接到闻名于世的特林兵博物馆馆长陈勇耀(荣获联合国驻华系统–儿童基金会等单位颁发的“和平大使”)发来的有关认植181棵咖啡树的信息: 小叶:好的! 我是海外叶剑英研究会执行会长(叶家认同),广东农垦总局(原华南垦殖局)“国防建设与爱国教育基地”——特林兵博物馆创始人。 卓教授是“特林兵博物馆”高级艺术顾问,经他介绍有幸认识你和侨联主席,希望我们能合作,建立兴隆红色文化基地,将中国军垦农垦文化和兴隆华侨文化发扬光大! 本人有一个特林策划,用”特林兵红色文化基地”,讲好“周总理和叶剑英等关爱兴隆”的故事。 一、认植100棵(咖啡树)是纪念开国元勋(毛周刘朱任5位开国领袖后人、10位元帅、3位奠基将帅、5代军委主席、百位开国将军、领导)走进橡胶基地; 二、另外81棵是纪念橡胶基地:特林兵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将士、华侨、科学家和牺牲的烈士…… 这个重要消息极大地鼓舞着每一个人。 同时,考虑到台风“狮子山”大气环流给海南地区不断带来阵雨,紧接着13日台风“圆规”将会接踵而来。充足的雨水有利于咖啡苗定根成长。因此,需要抓紧时机抢种从外地购买回来的550株咖啡苗。 9日傍晚,“周恩来总理曾经视察过的咖啡园”保护修缮筹备组决定在网群里发布紧急通知,招募义工种植咖啡树苗。 10月10日早上8点30分,筹备组黄日平、吴宝莲、黄德文、叶国志四位负责人带领男女老少共20人奔赴咖啡园,义务补种咖啡苗。因为时间紧迫,许多热心人员未接到网络消息。            义工中,年纪大的近80岁,小的李可萱4岁。他们胸怀一个心愿:在领袖们视察过的土地上种植咖啡苗,是一个人生难得的机会。他们冒着天气闷热,多蚊,杂草丛生的困难,一个坑接一个坑地挖,一棵苗接一棵苗地补种,一个上午种植了390棵。中午,天空下起了大雨。 黄日平是筹备组负责人,身兼多职,与夫人徐虹上阵,连三个孩子一起,一家人除了已往的捐款,此次又带头“认植”5课咖啡苗。 原马来亚共产党的抗战二代,年过古稀的吴宝莲怀着对祖国无限的深情,不顾疲劳,多次带着工友参与捐款,并指导修缮种植工作。...

  • 特別的一天(谢蒂)

         今天星期五特別的一天。     一大早一上班就做了小小的一單生意。     很爽快的賣了一单車保險;一個26歲的年輕人剛到美國,買了一輛2手車,看着他很認真的樣子說:我用$2200買了一辆2002 年的Toyota Camry。     這個年輕人我看著他眼睛亮晶晶的,認認真真的回答着我問的每一個問題,大家都戴著口罩,能看見的就是ㄧ雙大眼睛充滿着對美國的崇拜熱情嚮往,他當時的眼神在告訴我說,美國我終於落腳了的那種喜悅,談話中還跟我說著ㄧ兩句英文,還說他ㄧ會就會開者他的愛車去加州海岸線一號公路轉一圈!    我說好,太好了,他離開後我也充滿了活力!一整天在想年輕真好。      難道我真的老了嗎?...

  • 《似蜜随笔》庆祝七十二祖籍国国庆(了因)

    红红火火,烈火朝天,群情激昂,四海同歌的伟大的祖籍建囯七十二年的国庆节,在群岳高歌,四海翻腾中过去了!人们开始欢悦地准备各自去旅游,访亲觅友,渡国庆长假矣!这是七十二年前做梦都不可想像的……。     那些年祖籍人民心中只有艰苦奋斗,建设祖国,改革开放,奋发图強,那会有那种闲情逸致。了因听说后来还有村民生活随着改革开放,有了改善,乡村里时而还集体吃「忆苦思甜」餐。北京还开有忆苦思甜餐馆,吃苦菜,树皮,粗糧,了因只是道听途闻来的,不知那位经验?     了因又在老牛反刍,过去的已烟消云散,站在现今世界的是一个使你感到骄傲颂歌绕樑,经久不息,南加州华人今年庆祝祖国七十二华诞也特别的热闹。了因欣喜读到了本州《华友群组》在南加州缅华阀上发表的《72周年国庆》庆祝联唱颂歌组诗,使了因欣喜若狂,南加州华友族群真是藏龙卧虎,能文善诗者众,洋洋洒洒将近三十首祝词颂歌,粒粒晶莹,颗颗玉润,感人心肝。成了南加州缅华网十月亮点。     其中了因最为欣尝的,要算肖湄琬校友那首,取材新颕,立意清新,了解洞察祖国百年来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強的厉程尽收眼底,请看原作; 雄鸡高唱红旗扬顶天立地站起来改革开放春风吹欢天喜地富起来航天潜海斗志昂挽起山河强起来七十二年凯歌唱小康社会建起来中华儿女多奇志现代强国迎未来 今年祖国内地庆祝七十二周年的主题:站起来富起来強起实。建设小康社会完成伟大民族复兴。庆祝国之強盛,赞贺人民在七十二年建设中创立的历史奇蹟!阿弥陀佛!了因不谙诗,本不该谈诗的!...

  • 爱国华侨庆国庆 五星红旗迎风飘(丹青)

    1949 年10 月l 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布中国人民共和国诞生,在缅甸的爱国华侨和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摩谷华侨要在10月1日升起五星红旗已来不及,就决定在10 月10 日双十节那天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当日清晨六时,在摩谷华侨复兴学校门前的旗杆上,由校长张培道主持,在炮竹声中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表示被压迫百多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海外的华侨也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全摩谷的爱国华侨欢欣鼓舞,表现出无比的愉快。五星红旗的升起,尤其引起住在摩谷的缅甸人和其他友邦人士的惊呀。他们同华侨一道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纷纷走到复兴学校门外或跨人学校门口,以奇异的目光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国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在那天中午隆重举行,这是摩谷华侨有史以来空前的盛况。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迎风从扬,直到下午六时,才把国旗降下。但是,这个空前的庆祝大会却引起摩谷少数国民党分子的仇视,并煽动个别落后分子到当地警察局密告,诬告摩谷华侨复兴学校悬挂共产党旗。本来,摩谷华侨升起五星红旗已轰动全埠,人人都已看见,警察局早已知情,并没干涉华侨的爱国行动。但现在既有人来密告,警察局就不得不循例处理,以作交待。晚上,警察局派警长到复兴学校调查,校长张培道、校董李华等出面接见警长。警长道明来意,要求查验已悬挂过的国旗。经检查他承认是新中国国旗而不是共产党旗,但却仍然要把五星红旗带回警察局。张培道、李华等华侨认为,这是一件事关国家荣誉的大事,侮辱国旗就是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能让国旗受到侮辱。于是,他们就坚决不让警长把国旗带走,最后警长到尹就酒廊找复兴学校的董事长尹荣炎,本想追究复兴学校为什么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尹荣炎用白兰地酒热情款待了他,并解释说,摩谷华侨是奉命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全缅甸各地的华侨都一样悬挂新中国国旗,这是华侨的自由。警长想到多少年来一直与摩谷华侨和睦相处,考虑到中缅友好关系,就表示投问题而告辞了。这样,国民党分子的破坏阴谋终于破产。195 0年6 月8 日,缅甸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缅甸是亚洲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从此,中缅友好关系进人了新阶段。爱国华侨在我国国庆节升挂五星红旗,就不再有什么问题了。 1950 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时候,为了让摩谷的爱国华侨家家户户都升挂五星红旗,李华先生策划和组织了国旗的印制工作,年仅14 岁的张真光也全力协助。先买了红布,按大、中、小三种规格剪好,发动懂得车缝的华侨妇女如师母郑秀兰、智远嫂等车缝红旗。李华亲自用白铁皮剪好五星模板,然后用黄色油漆印在红旗上,就成了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复兴学校的学生如张民生、张爱群等积极参加印黄五星的工作。五星红旗制作好后,分头发动摩谷爱国华侨商铺和住户购买。张真光还骑单车到偏僻的山村,向居住在那里的云南人宣传庆国庆、升国旗的意义,发动他们买五星红旗。有钱的就买大号国旗,穷一点的就买中号旗或小号国旗。有的人穷得买不起,就送他们一面小的五星红旗,分文不收。可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样,在10 月1 日那一天,全摩谷的华侨商铺和住户,除极少数几户亲国民党的分子外,都升起了五星红旗。在摩谷一片翠绿的自然环境中,到处可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是摩谷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华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真正感到无比快乐和扬眉吐气,真正体会到做中国人的光荣和自豪。 (原载《南粤胞波》1998年12月第1期)...

  • 缅华春秋(陕西省缅甸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办)

    初心六十载—-马越民 1937年5月 ,我出生在素有鱼米之乡着称的杭嘉湖平原——浙江省海盐县。 1935年,父亲在上海國立暨南大学教育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事变的结果,上海完全被日本占领。 1938年夏,不愿做亡国奴的父亲,应滇籍同学邀请,赴云南保山師范学校执教,年幼的我便由父母亲抱着,从浙江颠沛流离到了云南滇西。两年后转赴昆明昆华师范任教。 1950年2月19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进军取得滇南战役的胜利;2月22日人民解放军进入昆明,昆明获得和平解放;2月24日在昆明“庚园”召开的地师以上干部会议上,陈赓郑重宣布云南全境解放。 3月,父亲应缅甸仰光的华侨中学邀请前往任教,我即随全家到了缅甸,直至1955年高中毕业回国。 1950年6月,缅甸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初心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简称华中)创立于1921年,专门为当地的华侨华人及子女教授华文。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华侨中学的师生在校园里升起了五星红旗,成为缅甸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全校师生高唱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勇敢地站在缅华同胞热爱新中国的最前方。 自1949年11月,华中便启用了新课本。为学生介绍祖籍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面貌,秉承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学生接受的是的是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教育。 和祖国内地的年轻人一样,学生时代我爱看小说。看过的中国小说,如巴金又厚又长的激流三部曲。但感觉看完需要花好多天,看过后,心里像是淤着一团棉花,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喜欢艾芜的《南行记》,有一种从困境中挣扎的振奋。更爱看香港出版的边区文艺丛书,像《虾球传》《李家庄的变迁》《刘巧儿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新儿女英雄传》等等,这些书向我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眼前出现了一座灯光灿烂的灯塔。这座灯塔,就是革命圣地延安。 那时对外国小说很痴迷。少年的幻梦随着课外书阅读的增多,内容丰富的幻想也不断变化。读了高尔基的《海燕》,希望像海燕一样在暴风雨中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歌唱:“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我们多么想奔向那个地方,去接受战斗的洗礼,去寻找我们的梦。去过一种与殖民地资本主义社会廻然不同的,另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那一长串名字、父名、夫名、姓等等,搞得我稀里糊涂。里面的故事却向我打开了新天地。《牛虻》的主人公亚瑟在17岁时,明白了上帝只不过是一尊用榔头就可以敲烂的泥塑,他最亲爱的padre骗了他。“上帝不是慈悲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进入高中,我的语文是学校里的尖子。由于编黑板报很出色,缅华学生联合会吸收我为《人民报》学生副刊编辑(缅甸《人民报》是创刊于1947年的缅甸华文日报)。我的作文经常见报。1949年初,有一些学生回国参军、升学,他们的来信反映了新中国的新气象,我们把它收集起来刊登在报上,很能鼓舞人心。我们还把各校同学作文收集起来交到报社,配合时事宣传,我写了《春风吹到亚非洲》等稿件;也模仿鲁迅,写过几篇杂文,这使我的作文大有长进。因而,幻想也写小说,当个作家。 由于父亲在仰光华侨中学教书((后担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我们全家住在校园里。 我也就读于该校,受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教育,练就了团结、坚强、律己的品格。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抗美援朝的胜利,世界头号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战场上签下了停战协议;祖国开始了全中国人民、全中华民族旷日持久的和平建设,更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爱国热情。...

  • 八百元水牛《微型小说》(晨阳)

    福建省南靖县马山农场,1970年曾是福建建设兵团七团三营十二连所在地。由于当时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农田主要靠人力耕种,于是,牛棚里饲养着20多头牛成为不可或缺的劳力,其中有一头体壮的水牛,以八百元身价买回,众人异口同声称外号为“八百”。 800元,对月薪只领27.50元的兵团战士而言,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但物有所值,“八百”耕田比其它牛都快,可它不合群,初来乍到牛棚,见母牛欲骑上背,遇公牛即角顶,单个牛鼻圈拴不住它,只好扣两个铁环,另住“单间”。 “牛倌”是一个老三届高中毕业侨生,瘦小个子,连队里号称“小秀才”,肩不能挑,手无缚鸡之力;干农活,插秧歪歪扭扭、常人插两行了,他一行才插一半。领导见此状,即调往养牛班“委以重任”专职饲养“八百”。 “八百”初见生人,怒目“吽吽”直叫,摔尾巴,令人望而却步。若怒颜以对,手持牛鞭抽之,它爆发力所向无敌;反之,笑脸相迎,牵着拴绳,口念着“八百,带你出去玩、吃草。”它会乖乖跟着走出牛棚,随“牛倌”意愿而行。 牛是反刍(倒嚼)动物,左侧有腹腔瘤胃、网胃,右侧腹腔瓣胃和皱胃四个胃。观察牛吃饱与否,得看腹肚左侧。老农说,见牛左侧腹腔有九分圆滚即为吃胞。俗话说:人的心肝如牛的腹肚。意为人的欲望是不知足的,如牛的肚子永远也吃不饱一样。 “牛倌”早晨7:30牵着“八百”,吃遍山丘、田埂、溪边之绿草,虽然渐见其左腹肚“酒足饭饱”,仍显九分饱。太阳落山前,牵着它去池塘洗澡,再牵着它沿着乡间小路,哼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一曲小调,结束了一天养牛的工作。日久天长,“牛倌”与“八百”结下不解之缘。  有一天临近中午,“牛倌”因事将“八百”拴在乡村的一棵榕树下,回连队食堂吃午餐。回来“八百”不见了,榕树下只留下麻绳和两个铁环。“牛倌”跑遍村里村外,寻遍常去吃草的地方,均无踪影。问农民兄弟,异口同声说,中午时分,看见一群牛在斗架……。  “牛倌”想,糟了,若“八百”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回去怎么交差?无论如何,活要见牛,死要见尸。他上气接不了下气,一路满头大汗地吆喝着“八百!八百……”太阳下山了,才在常去洗澡的池塘里找到了。  “八百”见到牛倌,“吽”应答着往岸边游来,只见它牛鼻扣铁环处血红,遍体伤痕累累,“牛倌”把麻绳拴在牛角上,牵回牛棚。  “牛倌”四处询问,有什么药可以治疗“八百”身上的伤。有经验的农民说,以牛粪敷其伤处,晚上带牛观看月亮,即可治愈。“牛倌”照办后果然奏效,约半个月伤愈。“牛倌”才免遭渎职处分。 “对牛弹琴”之说,似乎把牛说成是不懂道理,没有人性的动物,其实非也。牛棚里的老牛,年迈无体力干活,将赴刑场屠杀,“就义”者会掉眼泪,同类旁观者也会泪痕满满凄惨的哀嚎,令“刽子手”难于下手,只得蒙上牛头,用大斧头击毙之。  鲁迅先生曾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牛令人喜爱和敬重之处,因为它从人类这里索取甚少,而给予人类的贡献却是很多、很多。  从“八百”身上,似乎领略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所说。...

  • 缅华体育运动展望(1961)(作者/白玉翔 整理/阿凯)(本文登载在緬甸仰光《人民报》)

    註 : 上世纪50~60年代初緬華體育運動逢勃发展,白玉翔老师是緬甸華僑體育總會的執委之一, 是緬華的體育工作積極分子, 憑着自己的熱情和愛好參加工作, 對緬華的體育活動很大鼓勵和貢獻,值得我们怀念这些历史人物,回忆那个年代的體育運動盛事和領悟到運動員的体育道德。以下介紹一篇他的文章供大家欣赏(本篇文章登载在緬甸仰光《人民报》。 ~~~~~ 阿凯~~~~~       第廿屆全緬華僑運動大會已經開幕了(1961年2月间), 正如運動會的宗旨所提及的, 這次運動會是检查一年來缅甸華僑體育運動的成績, 同時也意味着緬華體育運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首先我們應該指出, 祖國新體育運動的開展和近年來體育運動的大躍進, 祖國運動員不斷的刷新全國紀錄,...

  • 初心六十载—-马越民

    1937年5月 ,我出生在素有鱼米之乡着称的杭嘉湖平原——浙江省海盐县。 1935年,父亲在上海國立暨南大学教育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事变的结果,上海完全被日本占领。 1938年夏,不愿做亡国奴的父亲,应滇籍同学邀请,赴云南保山師范学校执教,两年后转赴昆明昆华师范任教。年幼的我便由父母亲抱着,从浙江到了云南滇西。在颠沛流离生活中,小学没正经上过,故而连方块字也写不好! 1950年2月19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进军取得滇南战役的胜利;2月22日人民解放军进入昆明,昆明获得和平解放;2月24日在昆明“庚园”召开的地师以上干部会议上,陈赓郑重宣布云南全境解放。 3月,父亲应缅甸仰光的华侨中学邀请前往任教,我即随全家到了缅甸,直至1955年高中毕业回国。 1950年6月,缅甸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初心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简称华中)创立于1921年,专门为当地的华侨华人及子女教授华文。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华侨中学的师生在校园里升起了五星红旗,成为缅甸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全校师生高唱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勇敢地站在缅华同胞热爱新中国的最前方。 自1949年11月,华中便启用了新课本。为学生介绍祖籍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面貌,秉承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学生接受的是的是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教育。和祖国内地的年轻人一样,学生时代我爱看小说。看过的中国小说,如又厚又长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但感觉看完需要花好多天,看过后,心里像是淤着一团棉花,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喜欢艾芜的《南行记》,有一种从困境中挣扎的振奋。更爱看香港出版的边区文艺丛书,像《虾球传》《李家庄的变迁》《刘巧儿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新儿女英雄传》等等,这些书向我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眼前出现了一座灯光灿烂的灯塔。这座灯塔,就是革命圣地延安。 那时对外国小说很痴迷。少年的幻梦随着课外书阅读的增多,内容丰富的幻想也不断变化。读了高尔基的《海燕》,希望像海燕一样在暴风雨中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歌唱:“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我们多么想奔向那个地方,去接受战斗的洗礼,去寻找我们的梦。去过一种与殖民地资本主义社会廻然不同的,另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那一长串名字、父名、夫名、姓等等,搞得我稀里糊涂。里面的故事却向我打开了新天地。《牛虻》的主人公亚瑟在17岁时,明白了上帝只不过是一尊用榔头就可以敲烂的泥塑,他最亲爱的padre骗了他。“上帝不是慈悲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进入高中,我的语文是学校里的尖子。由于编黑板报很出色,缅华学生联合会吸收我为《人民报》学生副刊编辑(缅甸《人民报》是创刊于1947年的缅甸华文日报)。我的作文经常见报。1949年初,有一些学生回国参军、升学,他们的来信反映了新中国的新气象,我们把它收集起来刊登在报上,很能鼓舞人心。我们还把各校同学作文收集起来交到报社,配合时事宣传,我写了《春风吹到亚非洲》等稿件;也模仿鲁迅,写过几篇杂文,这使我的作文大有长进。因而,幻想也写小说,当个作家。 由于父亲在仰光华侨中学教书(后担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我们全家住在校园里。我也就读于该校,受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教育,练就了团结、坚强、律己的品格。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抗美援朝的胜利,世界头号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战场上签下了停战协议;祖国开始了全中国人民、全中华民族旷日持久的和平建设,更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爱国热情。 初中毕业时,我也想回国,父母认为年龄太小。高中以后哪里去?同学们相互倾吐心情。 毕业后去英文学校?幼稚的我们,认为去英文学校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都没有这个想法。当老师或者做生意?那是不得已的下策。回国升学?最革命! 雏鹰待飞的年龄,都憧憬着解放区那自由呼吸的天地。响应祖国号召,收拾行装飘洋过海,纷纷回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了当年海外华侨青少年的一种时尚! 祖国我回来了...

  • 特林兵传奇(作者:卓叶 整理:阿凯)

    1949年中共毛泽东主席与苏共斯大林总书记谋划发展战略物资橡胶大业 9.18警报声又响了。 我心想如果发生了战争,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又采取战争绞杀和战略物资的封锁,中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如何应对?此时,耳边响起了原苏联抗战歌曲“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把我带进了神秘部队——特林兵的博物馆。它详实地记载着1950年代,国际反华势力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于摇篮之中。为了冲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战略物资——橡胶的封锁,中国政府与原苏联政府紧密联手,在我国广东(海南、湛江)、广西、云南秘密开展800万亩的橡胶垦殖和加工工程。为保密起见,称为XX特殊林业工程,从二、三、四野战军抽调两个师,加上广西一个独立团,湖南志愿民工团、华侨农场等单位组成的垦殖大军,称为特林兵。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苏联国际友人帮助,国内外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参与下,特林兵克服了物质匮乏,荒野猛兽,土匪骚扰,寒潮飓风,瘴疠恶疾等艰难困苦,成功垦殖了400万亩优质橡胶树,出产了数以万吨的橡胶制品,并把国际公认的巴西三叶橡胶种植纬度17度,向北推进到24度,荣获“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 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亲临橡胶恳植基地指挥生产 受毛主席委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徐向前元帅于1973年2月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参观海南垦殖区南林农场和兴隆华侨农场 1978年,习仲勋与叶剑英视察海南,解决“场社问题”,为橡胶基地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马来西亚经济峰会上指明要加强橡胶的种植和加工 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部队特林兵被尘封了68年的历史,特林兵博物馆总顾问叶向真(叶剑英女儿)写道:”这是一段中国战略物资基地建设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经济复兴的重大历史事件,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和万千建设大军的感情与梦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民族复兴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这段中国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扬!” 2021.10.1 ……………………………………………………………………………… 作者个...

  • 雷电击毙《微型小说》(晨阳)

    永定坎市土楼医院,是福建建设兵团二团卫生队属地。有一天风雨交加的夜晚,值班室电话铃响声打破了土楼万籁俱寂的沉静,救护车启动,往电话报告的民宅驶去……。 过半小时许,从救护车担架上抬来一个焦黑的不速之客,进急救室,医生、护士齐聚,人工呼吸、输氧,忙着急救,终究还是无力回天,一命呜呼。 逝者是一男性,40余岁。据其夫人倾诉,其丈夫饭后,躺在靠窗的床上,打开矿石收音机,因雷声震耳,把收音机贴耳聆听音乐,一声巨雷,把他从床上打翻落地,不省人事……。 从鼓浪屿二院搬迁至坎市的外科主任温医生知情后,把医生、护士招到逝者跟前,说,被雷电击毙者,其头部有进电孔,相应的脚掌底有出电孔,而电的入出孔处会在人体的同一侧,故被电击的人体一侧是焦黑的。他边说边寻找,果然。 医生嘱咐逝者家属,切勿在雷电交加时,再贴耳收听收音机,否则将重演人间悲剧。...

  • 中华人民共和国駐缅甸大使陈海及使馆领导向缅华侨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芳菲苑)

    尊敬的各位侨领:       在2021年国庆节到来之际,陈海大使等使馆领导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广大在缅侨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2021年对中国人民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当前中国已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昂首前行。        2021年对广大在缅侨胞来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自缅甸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广大侨胞捐款捐物,与缅甸各族人民携手抗疫。第三波疫情暴发后,在使馆积极协助下,缅甸中华总商会和缅华侨界情系桑梓,成功向中国国药集团采购70万剂新冠疫苗,帮助在缅华人华侨和当地民众构建“防疫屏障”。使馆一直关心牵挂广大侨胞的生命健康,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大家提供了制氧机、口罩、药品等抗疫物资。使馆还协助缅方与中国疫苗企业对接,以最优惠价格、最快速度向缅甸提供新冠疫苗,有力支持了缅方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       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暂时还无法线下欢聚畅谈,但使馆永远是在缅侨胞的“娘家人”。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广大侨胞排忧解难,尽心尽力为大家提供帮助。希望广大侨胞继续坚定信心,保持乐观心态,遵守防疫规定,做好疫情防护。期待大家戮力同心、团结一致,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展现中华儿女良好形象,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携手实现共同发展,为推进新时代中缅胞波友谊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安康!...

  • 凄凉的林老头(阿凯)

    林先生是印尼归国华侨,年近八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与众多的归国华侨一样一家三口(夫妻俩和儿子)移居香港。他们吃苦耐劳,经过多年的打拼,有了一些储蓄。八十年代,香港政府鼓励够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到新界新市镇“居屋”(香港房协资助的居者有其屋) 居住。他们买到二房一厅,有了自己的家。 九十年代初,儿子已到了适婚年龄,就向两位老人提出:将现在居住的“居屋”转卖,可筹得百万元用于交首期,购买附近的私家楼(三房一厅),两位老人還同意给儿子40万当供楼之用。 ******************** 自从儿子取了媳妇之后,家庭就发生了变化。俗话说:相见易,相处难,有了媳妇,不要爹娘。婆媳关系、爷媳关系,因日子久了,为了一些生活琐事,常闹矛盾! 2010年初,林老太太不幸因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左腿行动不便,要坐轮椅上街买菜,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林老头照顾,加上林老头也退休了,家庭的经济来源要靠两位年轻人负担。这就开始埋下了不少经济问题…… 人生境遇,坎坷不顺。前几年林老太太患上了肝癌晚期,医生告诉家人:她的日子不多了!要有心理准备。病人得知后对林老头提出要求:「把我们银行的存摺里属于我的25万元港币转给儿子的户口。」因为林老太太溺爱儿子,担心林老头与儿媳的关系都不太好,会有问题。这突如其来的要求,林老头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要留给自己养老之用。接着林老太更强词夺理地说:「你的钱也是我的钱。」为了安慰临终的妻子,他只有无奈地照办了,林老头这样向街坊含怨诉苦地说了出来。 ******************** 林老太走之后,因金钱问题,林老头与儿子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对𨚫无言,他常常向街坊诉苦:「儿子对我如对敌人,从不打招呼,从来不会叫我一起吃晚饭。」每天自己吃晚饭后,他只好关到自己的房间里,看电视或读报纸,像似坐牢似的…… 最近儿子更公开对他提出要求:「把你的银行存摺簿加上我的名字,这样做是你年终的时候不必再花一笔律师费。」林老头当然知道这是他媳妇的坏主意!万不能接受自己的养老金给儿子控制。儿子老怒之下更威胁他:「我将当初你們給的40万还給你,你就搬出去外面租楼住,若不同意的话,我就送你去老人院住。」 苦雨凄风,孤单困苦,向谁来诉苦!林老头只有对天长叹:「我本以为养儿育女,为的是耄耋之年有所依,奈何儿子不孝啊!」 2021.09.30 晚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