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日志

  • 螳臂挡车(苏丽蓉)

    是的,我承认我这是螳臂。我乃要挡车,要呐喊。快快觉醒吧,世人。       现今,基因改造在全世界肆无忌惮地泛滥。人们晃着搞科研的旗帜,无道德底线,没有宗教规范,没有法律约束,任意改造基因。其后果不堪设想。人们无止境地浪费,抢掠资源,消耗能源。现在,又在物种上打主意。对其它生灵进行无底线的基因改造。难道人的智慧能超越神的大能吗?试想想,一概全优质的状况将是多么可怕。世上的物质都是正负两面。但人们一意孤行想要搞出什么单向物质。        人们吃了用了经过基因改造后的物质。将带给人们不可挽回的变种基因。再过几百年后,人类反省,人类还能保持象昨天,今天的人样吗?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週祥考虑,顾全大局。请不要千变万化后才领悟原初才是真。       神创造世界,物种万千,合理安排。万物只要依靠简单的本能,基本就可能繁衍生存,源远流长。然而,人类却自高自傲,任意妄为,破坏自然规律。搞什么基因改造,完全是贪婪的禀性。上帝造就万物,合理循环。一颗谷粒落在土里,经过自然生长期,发芽开花结果,产出四,五十粒谷子回馈人类。一粒萍果籽种下后,长成大树,每年结出果子五,六十斤萍果回馈农人。这还不够用吗?物种万千生老病死,自然循环生长,新陈代谢,互为生存条件,互相依赖,相互克制,生态平衡,历经万年。      但是今天,菜市场上蔬果琳琅满目,个个饱满鲜丽。要知道80%的产品都经过了人工基因改造,违反了自然生长。农人因长期滥用催化剂,导致多少幼童在生理上早熟,逆常规而行。许多动植物因基因改造失去本质,遭到灭绝。谁也说不上,再过几百年后,人类将何去何从,整个地球被搞得面目全非,等待你我的是更多的新挑战,新问题的困扰,悲哉。       人们自作聪明,拒绝上帝的恩惠,胡作非为,妄想超越神的大能。破坏神的世界。今天若没人呐喊,没有螳臂的牺牲,就无所谓希望。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新都是好的,正确的。要三思而后行。...

  • 餐饮劳工见闻(苏顺路)

    作者游玩香港海洋公园畄影 作者在苏浙餐厅畄影      众所周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根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中国政府英明地决定,暂缓解放香港,让英国政府继续行政管理香港长达27年。期间香港和东南亚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一起走上了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     香港除了工业发达,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海陆空交通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内地和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桥梁,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旅游宾客进出香港,餐饮和住宿香港。大小酒楼餐馆与宾馆旅店星罗棋布。一年四季,不分昼夜,灯火通明,连夜晚的天空也是蓝的,看不见繁星闪烁。 香港赛马拼搏场面      香港美食以广东粤菜为首,包括四川川菜,山东鲁菜,福建闽菜,湖南湘菜,上海苏浙沪菜等多种风味名肴,俗称中餐。以美英法意等国西洋风味佳菜,俗称西餐。还有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及南亚风味菜肴。后来掛着大金塔图的缅甸风味饭店也出现在港岛海边,让我们思念第二故乡缅甸的住港缅华同侨前往聚会品尝。     1989年底,我们移居香港三年,各行各业的劳力市场仍然兴旺,体力劳动工作易找,不论年轻或中年劳工,喜欢挑选工作比较轻松,收入比较高的行业。我们的两个孩子在家,基本可以自理,不需要大人日夜轮流看护了,经好友推荐,我辞去了观塘的夜班工作,转到薪水更高,工作相对轻松的餐饮业工作。在港岛中环苏浙餐厅当一名工人。 香港六合彩营业兴旺      香港有上海江苏浙江移居到香港来的同乡组织苏浙同乡会,苏浙餐厅属于苏浙同乡会,由两位厨师和一个同乡承包,他们是餐厅老板,每年向同乡会缴纳一定数量的营业金,发工资给餐厅各级员工和厨房员工,其余盈利三个老板均分。     我每天上午10:00点到餐厅按手印报到,用吸尘机吸尘上下兩层餐厅地毯,午饭后12:00点餐厅开始营业,我们中年工人把厨房送来的菜肴传给厅內的侍应生们上桌。下午3:00点到6:00点搞厅内清洁。晚饭后7:00点到10:00,餐厅晚餐营业,我于晚9:00点比其他员工提前收工回家。工友们每星期轮流休息一天,但经理叫我两星期才休息一天,每月多算两天工资给我。每天在餐厅的时间十一个钟头,然而劳力强度不大,不像在制造业工厂车间那么劳力辛苦。     苏浙餐厅工资计算方法很有特色,对员工极有吸引力,分以下三部分;老板给的部分盈利,普通员工分得基本工资十分,侍应生十二分,付部长十四分,部长十五分。餐客给的服务费,也是按职位高低分给劳工,数目非常丰厚。老板年终盈利分红。因此,我们工资最低的普通员工,每月平均可以拿到港币七、八千元,上面的侍应生和部长们,个个工资过万,加上春节期间,十多天里,部长侍应们,收到许许多多餐客给的利是(红包),个个盆满钵满。我每月的工资大大超过以前当车间工人所得工资。我在苏浙餐厅打工九年,由于每年均有加薪,后来我每月的工资均超过万元。 天价镶嵌宝石耳环      我在苏浙餐厅开始打工的时候,苏浙同乡会老会长,香港慈善家,实业家徐季良先生还健在,常见他来餐厅用餐。餐客多为会员,船王,地产王,电影电视王,赌王等大资本家,行政界,文化界,著名影星歌星等。亲眼见过赫赫有名的香港大船王包玉刚先生,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澳门赌王何鸿燊先生等。影星歌星邓丽君,刘德华,张学友,周星驰,梅艳芳,汪明荃,肥肥等。他们一般来去匆匆,进出神秘,极少打招呼,与舞台上的表现天地之别,可能是自身安全所至吧。经常见到香港爱国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的儿媳妇朱玲玲(缅甸华侨,香港小姐),见到著名电影歌星成龙的双亲,妻子林凤娇,儿子房祖名来用餐。    ...

  • 《似蜜随笔》大新闻和小消息(了因)

         一个传媒,纸媒也好,电媒也好,创立之前首先要确立的是它的受众,这是最基本的。      了因们的南加州缅华网,建网之初确定基本受众是;居住在第二故乡缅甸的华侨华人,以及旅外的缅甸华人,华侨,缅族胞波。为他们传递故乡消息,为他们报导故乡的一切变化。缓解他们思乡思亲之情。这成为了了因们网站的特色。      人大可以不谈政治,不参与政治。但绝对拒绝不了政治对你的纠缠。比如二一年第二故乡政局的哗变,民选政府的总统,国务资政等被军方控制,并宣布掌控了政府。谁也没料到这样的变故,人们被捲入了政治漩涡。      前两周了因看到本网传播了杜昂山素季将被以贪污案審判的消息。就有说这是政治,不宜上网的。二一年的变故是政治,提審国务资政当然也是政治,西方三权分立的民主政制的老祖宗国家哪一家不曾利用政权干与法庭的審案,法官的判决,何况军权国家。现今昂山素季在了因们的第二故乡缅甸是标誌人物,在法院里的提控,審判,判决,将被认为是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但当法院向外宣布的一切大小判定,就成了民生消息,因为她的被判将影响此后缅甸的走问,国计民生,影响寄居在笫二故乡的华侨,华人的生活。对虽然旅居海外的缅甸华人,缅族胞波,他们在故乡还是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得知昂案判决的走问,可以未雨绸缪,预作防患,減少捐失。这是大新闻,大家都有知的权力。      最近在本网,了因又读到一则小消息,曼德勒一位箸名女作家汝汝㞫访问祖藉,回来后写了一本参访记《梦想的国度,梦想的城市》,并于前年三月开了一次小小的售书会,这是一则小消息,可是足金量的中缅友好往来的消息,是足金量的中缅友好文化交流的消息,是不应被忽视的。小消息往往和乡村平头百姓,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缅甸新闻汇集〉,街头巷尾消息。往往都会被棄之纸篓,这是很可惜的。      反映第二故乡的消息应该全面,保持一定的量,保持自我特色,才能久久长长。 阿弥陀佛!大新闻影响国家走向,小消息与民生息息相关。...

  • 我的夜班工人生活(苏顺路)

    大哥黄绍槐大嫂陈琼珍香港木屋区畄影      我移居香港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九龙观塘当一名牛仔裤厂工人。被分配到的工作容易操作,自己又卖力工作,每天都能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的管工比较满意,从来没有加于指责,做了半年,厂方即加薪水给我。     两个儿子苏超群和苏超然,初到香港时,大儿子还不满十二岁,小儿子才八岁,他们一句香港话都不会说,他们报名入读小学四年级和二年级,小孩子接受能力超强,半年以内,两个都能准确流利地讲香港话了。我太太黄月琴,原藉广东台山,虽然出生在缅甸,生下来就在家里讲台山话,上学才学讲普通话,所以到香港后,很快掌握了香港话。只有我迟迟不会讲香港话,然而使用的都是汉文,很多发音也接近,所以,也渐渐地听懂香港话了。 左起:黄佩兰 黄月琴 陈琼珍 黄玉兰 黄月嫦 倪碧云      初到香港,我们借住在黄绍槐大哥家,位居港岛筲箕湾马山邨半山腰木屋区,离地面相当高,上下山十分吃力,如果是手提东西,常要在半途休息。记得到香港的那一天,大姪女黄玉兰手提扁担,下山相迎,使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们所携衣物挑到山上家里。     1987年4月22日是大儿子满十二岁生日,也是他首次在香港喜度生日。那天下午我收工回来,走过天桥,路过美心西饼店,五颜六色的糕点吸引住我的目光,特别是玻璃柜里的小生日蛋糕,特别抢眼。我已经领了首次工资,手里有钱,可是捨不得用,回到家里,空口给孩子祝贺生日快乐,给热情善良的陈琼珍大嫂听到,她立刻从雪柜里拿出蛋糕,水果,煮熟几粒鸡蛋,给孩子庆生日,我激动不已,终生不忘大嫂的宽厚亲情。 左:小儿子苏超然香港生日畄影 右:大儿子苏超群香港生日畄影      我们购买居住的房屋位处筲箕湾西湾河成安邨半山坡上,木架构铁皮房,紧贴在大岩石上,整幢屋分里外两套房,各有上下两层,面积非常窄小,下层两套房子之间,开有正方形通风口,长宽约一英尺,有铁丝网隔开,两家人可以面对面交谈。我们住靠外套房,进出家门时,必须从屋侧的小铁梯爬上爬下。里面套房住着一对老夫妻,约七十多岁,看样子也是内地出来的,但已经居住二、三十年了。我们很尊重两位邻居阿公阿婆,他们对我们也很友善,知道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时常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一次阿公告诉我们;去年夏天,天气炎热,一条硬汉途经此处,向附近一家要凉水喝,那家人刚从内地出来,对来客态度傲慢,夜里,那条硬汉带了帮手提了棍棒,破门而入,痛打那家主人至遍体鳞伤,还恶言威脅,迫使那家人弃屋落荒而逃。令我们听了心惊胆颤,从此,我们待人处事,小心谨慎,不敢大意。...

  • 華文教育的重要性《緬北華文教育的回憶(1950-1965)》《密支那,育成中學校友提供有關資料》(朱素山/朱池山)尹安信整理。

      1964 年,育成中學,初中畢業和小學畢業同校長,全體老師合影留念      二戰後,很多老華僑和一部份中國遠征軍都集中定居在緬甸北部,克欽邦首府密支那市,大家對華文教育非常重視,所以,華文學校都是全日班的教學方式。課程主要以中文為主,全部學生都用華語交談。老師來自各省籍,(廣東,云南,山東,福建,河北等)有几位是遠征軍老兵,聽說有一位杜老師是前朝晚清時代的秀才。老師們都為了下一代子女的華文教育,供獻他們的知識。      因為是全日班,早上七時全體學生都要參加做早操。很多學生住在郊區的,淩晨五點半起床,(養成良好的早起的習慣,后來進入社會,得到上司的稱讚)吃完早餐後,揹著書包,走一公里才到學校,很多學生在半路上買很簡單的緬甸早餐(糯米飯和油煎洋蔥)吃。緬北地區的冬季比較泠,學生們都冒著寒風準時到校上課。做早操時學生們都按照班級列隊進入操場,整齊的排列好,由一位老師或者高班的學長在前面做早操示範,連同喊口號,學生們都照樣做早操,早操完後,大家列隊回到教室,八點開始上課,開始一天的學習。通常第一堂是自習課,跟著都是班導師的課程,如果當日學校公佈任何事情,都由班導師告訴大家。每堂課45分鐘,有15分鐘休息,中午休息吃午餐,又繼續上課,三點半放學回家。放學時學生排好隊,整齊的離開學校。當時因為很多緬北地區小镇的華人子弟都到密支那來學中文,所以學校就安排寄宿生,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日提供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午餐和晚餐都有三菜一湯。早餐是稀飯和小菜。當時密支那僑領,校董和商界人士都大力支持,所以一般的學生的學費和寄宿費都比別的私立學校少。另外貧窮家庭學生可以免費就讀。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的的科目是:國語(國文),算術(數學)珠算,英文,緬文,常識,書法(練習毛筆字),美術,音樂(學唱歌)和體育(列隊和籃球訓練)等。     到五,六年級時,科目增加很多,國語(包括文言文,古代詩詞),算術,英文,緬文,尺牘,公民,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書法,自然等。     到初中時,學生開始接受物理化和高深的數學: 國文,數學(代數,幾何),英文,緬文,物理,化學,也提供緬甸歷史和地理,音樂(開始學習樂譜和樂器演奏),體育(有籃球,雙環,雙槓等)也培養出緬甸籃球國手,省級籃球隊員)為華人爭光。後來的華人學生轉學入緬政府學校,成功地在醫學,半導體,玉石,黃金,珠寶首飾,當鋪,餐飲,電子,運輸,汽車,教育,建築,裝修,旅遊等不同領域上,都發揚光大。 小學時,用來寫毛筆書法的格式     華文教育對人生的幫助和重要性。     一般學生,對國文比較注重,所以對華語的讀,寫,聽都有深厚的基礎,後來,學生到中國或是中國台灣去升學或者工作,文字和語言方面都不是問題。也趕上當地的教育水平,在國際上同別的國家華人中文水平不相上下,值得欣慰。因為學生對國文(國語)(包括,文言文,白話文,寓言,詩詞)尺牘(書信寫作和中文書寫,毛筆字練習)算術(加減乘除,珠算數學,乘法口訣,)都學到,踏入社會後,學生進入百貨商店,當鋪,制酒公司,還是自己開商店,修車廠,飲食店和修理單車,都會用算盤結賬,得到店主的加獎(那個年代,沒有電子計算機),也可以用毛筆記賬等,學而用之。對工作有幫助。如果學生畢業後,到外地謀生,也用中文書信向父母報平安,父母親都感到十分滿意, 增加親情,國文課本很多內容包括孝順父母,尊重長輩,照顧弱勢,家庭和睦,過年過節的儀式,清明掃墓記念先人等,所以華人子弟都保持著這些優良的傳統美德。有的學生毛筆書法出眾,中國新年,或是結婚喜慶,都在華人社會中幫大家寫春聯,對聯或是喜帖等。這都是念過華文學校的好處。 華文教育的科目和運用。 珠算:     目前的電腦半導體都是用逢二進一,(二進制數)binary...

  • 我当上了产业工人(苏顺路) 洛杉矶

    港岛筲箕湾苏顺路黄月琴苏超群苏超然合家畄影(1989)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象征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同时深刻的影响了亚洲和世界的局势。也深刻的影响了海外华侨的精神面貌。思想教育。     1950年,我和弟弟在伊江三角洲渺名县城中华中学入读小学,母亲在居家门前路边摆小摊子,出售几样生活用品。大哥在县城对岸大辗米厂做小厨师,二哥和三哥去专区首府勃生,在茶馆当伙计,姐姐在家做家务,后来二哥和三哥回渺名来,两个哥哥凌晨两点去郊外做油条,我清晨四点起身骑单车送货,让母亲收摊休息,我们的家庭成分应该算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吧。 香港地理位置图      1960年,我在首都仰光南中高中毕业,投身缅华侨教工作,走南闯北,长达十年,成为一名脑力劳动者,祖国号召我们热爱祖国,面向当地,为宏扬中华文化,为当地经济发展,为中缅"胞波"友谊贡献青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云南陆良华侨农场工作。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副业有造林种果,养鱼,本以为自己可以当农民了,不想农场中学需要教师,农场分配我做中学教师,干部待遇,工资不错。因此,自己与农民阶级擦肩而过。后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长期当工人。从来没有当过老板,资本家,也就与民族资产阶级,水火不相干。所以,在四个阶层里面,一生一世只做过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轻工业产业工人阶级。 港岛西湾河木屋区      1987年4月初,我移居香港才7天,黄玉兰姪女即带我去见工面试,我们从港岛半山腰木屋区下山,上天桥过马路,步行到西湾河渡轮码头,坐渡轮到九龙观塘工业区,只见各大工厂门口贴有"热烈欢迎新工友"巨副牌扁,姪女带我走进一家牛仔裤厂,那里有姪女在广东英德华侨农场时的印尼归侨好友,接待处的小姐知道我刚从内地出来,对我讲普通话,其时,我已49岁,担心不收,可小姐只简单问了我健康情况,就叫我第二天来上班。那个时候,香港各工厂招聘普通工人,即招就用,工作中培训操作。     祖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体制,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人生产劳动为国家服务,产品统一内销外卖,劳动光荣。香港是英国殖民地,私有经济体制,资本家拥有工厂,产品主要外消,工友们告诉我,牛仔裤主要销往美国,厂家获取大量的美金,分少量的港元给工人,不过,新时代的工人,薪水还是很可观的,两个星期发一次薪水,从不拖欠。 港岛西湾河过街天桥      我上班的车间有牛仔裤清洗烘干,吹风桶翻裤脚,检修成裤,热汽熨烫,掛裤运送,最后查收等分工。我被分配到吹风桶翻裤脚小组,一刻不停地劳动,又热又累,每个小组紧密配合,无人怠惰。车间有一个小管工,穿戴较朴素,沉默寡言,一边看管工人,一边自己参加工作。大管工要跑几个车间,每天都来我们车间巡视,四十岁左右,穿戴很讲究,记得在他右手腕上戴着大金鍊环,显得很威风。热汽熨烫组,工作最辛苦,全由二、三十岁的年轻工人来做,因为他们是论件记薪水,多劳多得,收入比其他组的人多,个个赤膊上阵,拼命赶货,个个身戴金鍊子,香港人无论男女老少,佩戴金银珠宝首饰,谁也不会去抢,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上午八点开工,中午十二点吃午饭,下午四点半收工。午餐由工厂免费提供,多款高质量荤素菜肴,任选三样,白饭与清汤不限量,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我们总是飞快领取饭菜,十五分钟狼吞虎咽吃喝,十五分钟休息。记得短暂休息时间,印尼华侨工友告诉我,他们从农场出来已八、九年了,到现在还思念农场的生活,还无法确定从农场出来香港是对还是错,我自己也深有同感。...

  • 在科學工業雜誌發表技術論文的經歷(朱素山/朱池山)

    美國有很多醫學,汽車工程,半導體,半導體封裝,太空工程,材料工程等等的科學雜誌,提供一些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工程和制造過程給大眾做參考。大家互相交流提升各行業的發展。宗旨是傳達科學的技術知識、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與傳播科學理念及精神等。通常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多項都是博士,碩士論文。另外一種是科學工業雜誌,它的論文都是有關於產業專業知識,創新材料,或是新的制造技術,提高產品的品質等的技術論文。有關的專業人士(工程師,管理層和投資者)都有興趣去了解。所以很多公司都鼓勵員工去讀。在技術論文發表有兩種,一種是只可以在公司內發表,(因為技術上的機秘文件)另外一種是可以在工業雜誌發表(經過公司高層主管的批準,認為對公司的形象有正面助益)。 一般工業論文的產生流程:研發部門,每個工程師都有研究項目,(有新材料,新制造過程,產品的品質提升,降低產品的成本,提升產能和產量的制造過程,客戶的需求,不良產品的修正等)。 很多研究項目比較龐大,需要三,四位工程師一起做,工程師每四個星期交一次研究項目報告。有的公司每星期交一次。如果項目在進行當中,只需要報導進度和未來計劃。如果項目做完,工程師就寫一個完整技術論文發表,如果主管認為做得很好,就在公司內部,由那位工程師(還是多位工程師)來做項目發表演說,很多部門主管和同事都會參加,也會提出很多問題,項目研究持有人,回答全部相關的問題。如果大家都認同,這個研究計劃就會在公司的產品上實施了。這個項目到此結束。多數的報告都存在公司內部的檔案內,少數的在科學工業雜誌發表。 如果大家認為可以在科學工業雜誌發表,對公司的形象有正面回應,公司主管批准後,才能送給雜誌編輯部。 稿件流程:科學工業雜誌,收到稿件后,就會被送出去给独立的同行评审员评审。根据不同的期刊,可能涉及2至4名审稿人。审阅过程结束后,期刊编辑会与通讯作者联系。审稿有三种可能的结果:接受、拒绝或接受并修改,最后一种情况非常普遍。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一般公司送來的工業論文,多數會被雜誌接受。工業論文的最後簡單的介紹作者的背景(職位)和公司的名稱。 我是緬甸華人(來自緬甸,密支那市)於1984年進入國家半導體公司,封裝研究部工作,我們是封裝材料研究小組。我負責封裝材料的物理性質Physical Property ,材料分折(Material Analysis) 和半導體元件的可靠性測試(Reliability Test) 和 損壞分析(Failure Analysis). 我又研究半導體元件的熱/電分折(Thermal and...

  • 走进《南丰作坊》(阿凯)

    2022壬寅虎年的春节,过的很特别。香江这几天的天气,大雾弥漫,寒凤细雨,再加上变种新冠疫情阴霾笼罩,亲友们都取消传统习俗的拜年习惯,改用网络的新科技Zoom、Teams视频给大家拜年,自寻其乐,高高兴兴地来过年。 大年初二,虽然天气还是阴沉沉,没有下雨,同往年一樣,女儿利用春节的長假期,偷得人生休闲日,带我们去荃湾参观“南纱作坊”,这是南丰纱厂的活化工程,让昔日南丰纱厂的四、五、六厂改建为文创基地The Mill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南丰作坊(Fabrica)、南丰店堂(Shopfloor)及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 南丰作坊主力培育techstyle初创企业;南丰店堂主要租予有特色和香港故事的品牌开办实体店;而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则设有展览厅和共学空间,展出纺织艺术、昔日纱厂机器及用具等藏品。 走进“南丰作坊”底层的大堂,让我们惊讶地看到一双双一对对的夫妻或情侣牵着他们宠爱的狗狗,在佈置着两头南狮的新春大堂前照相,也有许多情侣坐在咖啡作坊里品赏午餐,而他们的狗狗乖乖地蹲在身旁,也在享受着主人喂给的食物,这是我第一看到的人和动物可以在公共场所一齐用餐的平台,真是别具一格! 漫步走上第二层,看见许多创业者的作坊和艺术作坊。我们走进一个作坊,一位年轻的店主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她的精品,吸引我们的注意;也看到几家作坊专门销售狗粮和狗狗的食品。再随着扶手电梯上第三层,看到“Playground”的招牌,它是专为狗狗玩耍而设计的平台,也只有“南丰作坊”在这拥挤的都市里提供给主人和自己喜爱的宠物狗狗互动的这个特别的场所;再继续往前走出大厦的天台,看到一个个泥土方块种植着蔬菜和瓜果,这也是“南丰作坊”创造性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让生長在都市的市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的平台。 我们本想借这个机会参观“南丰纺纱厂”的展览馆,欣赏昔日纱厂机器及用具等藏品。可惜保安管理员告诉我们,疫情非常時期不对外开放。当我们顺着扶手电梯走到楼下,大堂门口看到二位外籍人员站在一辆彐糕车旁,像似在售卖彐糕,当我们欲走近一问時,他们笑着用英语反问:你们是要买彐糕给狗狗吃的吗? 顿时让我们笑不出口! 指览板上介绍:南丰纱厂有限公司于1954年成立。当时香港纺织业兴盛,南丰纱厂的业务发展迅速壯大,在刚成立的短短6年間,南丰纱厂的规模扩大10倍,於六、七十年代營运高峰期间,纱厂更僱用超过3000人,每年生产量多达3250万磅纱线,一度成为香港生产量最高的纺情纺织业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时,纺织业务每年营业额达一亿港元。90年代,生产工序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等地区。 从南丰集团的网站介绍:创办人陈廷骅,祖籍浙江宁波,1923年出生于一布商家庭。1950年陈廷骅移民香港,初期从事棉纱、布疋等贸易生意,1954年创办南丰纺炽有限公司,在新界荃湾设有占地面积广阔的南丰纺纱厂。1969年陈廷骅将南丰纺纱改组,于1970年4月在香港上市。当时,南丰纺织法定股本4,500万港元,已发展成一纵合式企业集团。南丰纺织上市后,业务发展很快,到1979年已拥有环锭和空纺纱锭10.4万枚,月产棉纱640万磅,稳执香港纺织业牛耳。陈廷骅亦因而被誉为香港的「棉纱大王」。 1969年成立南丰纺织联合公司,翌年上市集资2,800万港元。70年代中期以后,陈廷驿鉴于纺职业已渐走下波,而地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开始将投资重点转移到地产业和证券市场。其实,早在1967年地产低潮时,陈廷骅已大量购入厂房地皮和乙种公函换地凭证,为集团日后的地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70年南丰上市时,已拥有工业及住宅楼宇41.3万方呎,乙种公函换地凭证32万方呎、农地12.8万方呎,是制造业中的地产大集团。 从前相对封闭的厂房空间,如何再次融入小区成为设计上的考验。部分旧六厂结构被拆卸,以行人内街接通青山公路及白田坝街,为原本工业区打开通往荃湾小区的大门,亦为南丰纱厂迎接訪客做好準備。 南丰作坊会于每个星期六下午举办不同的文化活动,当中有分享会、放映会、读书会和皮影戏。期望建立一个分享平台让参观者能于南丰纱厂透过不同的形式接触到各类关于工厂、纺织、工厂劳工、环保、历史传承、永续发展等的文化信息。让新、老一代的香港市民了解昔日香港纺织工业的辉煌一页。 2022.02.02於香港...

  • 2022 年农历新年前夜除夕在仰光唐人街 观音古庙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fOAGckOv0fFnVnPgvtSb-g...

  • 冰雪迎冬奥–湘江月(罗明江)

    点击下文观看全文: 北京即将迎来盼望已久的2022冬奥会,我们也享受着家门口的盛情。北海公园一改往日冬季的平静,迎来了众多百姓节日般的簇拥,热闹非凡;奥森冰场也是吸引了无数的冰雪爱好者,好似硕大的冰雪赛场,人人技艺脱俗。 我要将北京助力冬奥会的难忘时光记录,以表达我对冬奥会的关注、助力和祝福!!!...

  • 寫揮春帶出的濃濃年味(澳門/許斌)

     春聯,在澳門稱為揮春。寫春聯,貼春聯,在中國農曆年期間,是中華民族的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 2022年1月23日和24日,緬華筆友協會組織文友在澳門三盞燈圓形地和澳門祐漢公園寫春聯,送春聯,已經連續了4年,做了一個文學社團,在新冠肺炎肆虐的這三年,也沒有停下來。                           活動總監左起: 緬華筆友協會高德光常務副理事長和黃銓昌會長  高德光先生是緬甸華僑中寫詩詞的高手,他為今年寫揮春,特別撰寫了一批對聯,上傳與您分享: 壬寅四字春聯四副: 門生虎氣;戶沐春暉。...

  • 北京冬奥了不起(草蝶)

    北京冬奥了不起,五环同心襄盛举, 競赛场館12个,处处彰显高科技。 北京冬奥了不起,绿色电能來助力, 氫能大巴兩百辆,风電点亮北京灯。 北京冬奥了不起,浓浓散发中国味, 特别菜肴678,川粵魯湘令人醉。 北京冬奧了不起,跃动雪橇自天降, 博击长空飞鷹起,叹为观止“雪如意“。 北京北京我愛你! “雪融融“瞇着小眼对你笑, “冰墩墩“可爱笑容永遠离不开你。...

  • 过年(苏顺路)

    中国春节      有的人一生当中只在一个地方过年,而有的人一生当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国度地区过年,我属于后一种人。 我母亲(缅族)出生在缅甸伊江三角洲渺名县英脉镇新村乡,十八岁时嫁给年龄比她大二十岁的,从中国福建来的丧妻父亲(汉族)。结婚后母亲跟随父亲去英脉镇,父亲在二伯开的杂货店做会计。从此母亲步入汉人家族群中,福建家族过农曆七月半的时候,母亲入乡随俗,学会包粽子,过农曆新年的时候学会做福建菜,平时也会听福建话了。我的四个大哥大姐都出生在英脉,都取了中文名字,其中大哥大姐自幼夭折。 首都仰光华侨过春节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我们家搬到新村乡大佛坡村,父亲开始自己开杂货铺,养猪,给农民杂货,收农民稻谷,稻米买卖,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在那里母亲接连生了四个儿子。父亲的养母在家乡去世后,父亲託人把国内妻子生的儿子叫出来,英国统治缅甸的时候,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缅甸。父亲在家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坚持讲福建话,用筷子进食,每逢过年,允许家人玩纸牌三天。1941年父亲去世,接着三角洲动乱,我家弃店逃难到渺名县城对岸龟雷村,二战暴发,日本入侵缅甸。虽然颠沛流离,局势动荡,母亲坚持戴孝守寡,过中华传统节日,我六、七岁大时见母亲包粽子,做年菜,姨丈舅舅大哥他们玩纸牌,吃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是首次能回忆的过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渺名县城中华中学读书时,每逢过年,学校极力反对不良风气,禁止玩牌,树立新风,开展文娱演出,彻底改变了缅华侨胞们的精神面貌。到仰光读高中期间,每逢过年,各班开展红包捐献活动,学校举行敬师春节聚餐,学生交换礼物,餐桌上摆满美味佳肴,每位同学分到一瓶可口的橙汁,观赏文娱表演。整整一个星期,到华中参加春节文娱广场活动,仰光市长亲临开幕,周围民众踊跃参加,亲眼目睹缅华侨胞们的新风尚,新面貌,也增进了和当地缅甸群众的"胞波"情感。 中缅边界畹町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先后在土瓦甘保,仰光甘马育,中缅边境九谷棒赛教书,经历了南北各异的过年,其中印象最深的要算在中缅边界过年。每年冬天,那里的天气变凉,清晨起床,家家户户的茅草屋顶上铺撒着白霜,孩子们的脸上掛着桃红,可爱极了。每逢过年,董事长和福建家长邀请我们登门做客,寒冷的冬天,吃着热气腾腾的云南风味火锅,令人回味无穷。春节期间,上午我们到学生家长家拜年,多为云南同胞,家长热情相迎,给我们喝甜茶,由炼乳,彩色爆米花,干柿子片调制,别有一番风味。中午过桥到畹町逛街,晚上过去畹町看戏,跨界过年,好不快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夫妇在云南陆良华侨农场教书,那里地处云贵高原,靠近贵州,每年冬天会下雪,冷风嗖嗖,溪流潺潺,上结薄冰,人们在寒风瑟瑟中迎来新春佳节。农场免费赠送长饵块,大草鱼,早餐供应肉包,花卷,商店出售年画对联,烟花鞭炮,晚饭后一家大小围坐热乎乎的蜂窝炉边取暖,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歌舞,此乃一生中经历过的冰天雪地里的春节。 陆良华侨农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们合家移居香港,香港是闻名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发达,旅游业兴旺,航空海运四通八达。属东南亚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四小龙之一。工人收入多多,腰包鼓鼓,每逢过年,个个穿戴华丽,吃喝玩乐天下第一。我们全家换上新装,携带红包年礼,拜年亲友,上馆消费,不亦乐乎。当时我们夫妇在中环苏浙餐厅打工,春节前夕,夜晚收工后,老板特地带我们到广东餐馆聚会,吃年饭,抽签年礼,经理,部长,侍应,中年员工围桌打麻将,打到通宵达旦,洗涤一年的辛劳,个个轻松愉快。     从除夕到初三,餐厅放假四天,每到夜晚,我们一家四口,打开彩电,观看国际有名的香港文艺界春节汇演,在名咀肥肥,汪明荃的出色主持下,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四大天后梅艳芳,林忆莲,叶倩文,王菲齐齐出场,高歌献唱,高水平的歌舞,高难度的杂技,高艺术的国乐,高质量的洋鼓 ,应有尽有,让人大饱眼福。终生难忘。...

  • 《似蜜随笔》一牛二虎谈过小年(了因)

    一牛二虎。      过了小年了,诚实的,终身默默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的牛哥,将打道回宫。牛年世道纷纷,时局舜间万变,那个新冠一波又一波地肆虐人间,但还算平平安安地过了。      人们常叨唸的〈換个人做做看〉,无非是寄希望于未来。诚实的牛哥感化不了那些小滓滓,那就等待就将出洞的虎神吧!猛虎出洞,自然是威风八面,能否镇得住,那些小到看不见的病菌,大到整天叫喊战争的贩子,只得拭目以待。      不管怎样,一过小年,了因们的南加州缅华网就一面火红,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各地网友笔友,撰文赋诗,相互贺春祝年,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不管世道如何纷乱,生活怎样艰辛,年是要过的,而且要过得欢欢喜喜,洋洋洒洒。这是期望,期望这欢乐的氛囲能延续新的一年。      可是现实是很骨感的,如今世界的纷纭,不知何会爆发特大的灾难。所以坚持民族的坚忍不拔,长期奋斗的精神还是必要的。保持健康,審时度势,未雨绸缪,应对时局的突变是必要的。      了因也乘此最佳时机,向亲爱的网友笔友诸君拜年了……。 阿弥陀佛……保持健康,虎虎生风!...

  • 春风又绿太阳河畔(卓叶)

    2022年1月24日晚,由海南海外联谊会、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海南省侨办、海南省港澳办、海南省台办主办;海南省互联网信息办、海南省外事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南欧美同学会(海南留学人员联谊会)、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海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保亭黎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保亭黎苗族自治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协办;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媒体中心、海南视听网络有限公司承办;特别受鸣谢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兴隆热带花园和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上单位联手在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巴厘岛旅游景区舞台分会场,为春节录制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节目,将于2月2日(大年初二)20:00在海南公共频道、视听海南客户端、海南IPTV首播。 本届网络春晚以“琼州情 华夏梦”为主题,分《梦回》《同心》《腾飞》三个篇章,通过5G+4K多频跨国连线实现演出模式的创新升级,为海内外侨胞、琼籍乡亲 与港澳台同胞带来一个温暖幸福、喜气洋洋的网络迎春盛会。 晚会节目丰富多彩,包含中国情,南亚风。有《乡村儿女》、《殿之乐》、《太平儿女鼓》、《春天来到太阳河畔》、《快乐侨心缘》、《三沙海娃》、《哎呦妈妈》、《和谐千岛》、《我爱你中国》、《笑脸》和拜年互动。 颇具创新特色的节目是《春天来到太阳河畔》。这是一首马来亚归侨章沙红于1959年10月原创,曾经由中央慰问团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歌词美丽动人:春天来到太阳河畔,春风吹送咖啡香,姑娘采咖啡忙,歌声满园咖啡满篮。唱出了近百位党和国家政府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廖承志、习近平等70年来亲临指导,兴隆人民努力培育的兴隆咖啡香飘万里。作者采用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欢快的节奏讴歌千万归侨们在海外经历的坚苦卓绝的抗日抗英斗争,积极支援祖国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以及取得经济作物生产的不断胜利。 20多位归侨抗日战士荣获国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从1951年起由中国政府先后派船从英帝牢房里接回祖国的数以千计的归侨们,挣脱了枷锁,捂着伤口,与部分越南、泰国、印尼、柬埔寨、缅甸等国归侨,高唱“歌唱祖国”,拿起巴郎刀和锄头,开辟荒山,生产自救,向兴隆万亩土地要粮食、要剑麻、要咖啡、要橡胶,要支援抗美援朝,要为冲破帝国主义对我国战略物资的封锁而进行殊死的斗争。他们再次以日、英“鬼子”压不垮的精神,赢得了一个个的胜利。1950年代初,正是毛泽东与斯大林谋划,由叶剑英开国元帅等指挥的秘密发展橡胶垦殖,即“特林兵”时期,他们不谋而合地为一个战略目标努力奋战,他们成了不穿军装的“特林兵”。紧接着,从1960年起,他们让住房,教技能,建校舍,迎来了大批遭受国际反华势力驱逐回国的印尼、越南归难侨,以及连同前后到来的各级侨委南下干部、当地汉黎苗居民、复转退伍军人、琼崖纵队老战士、上山下乡知青等3.5万余人一起,掀起更大的生产热潮,赢得了全国华侨农场一面旗帜的光荣称号! 《春天来到太阳河畔》的演员中,有一些是抗日抗英的二、三代,有一些是“特林兵”的老战士。他们肩负着传承革命红色文化的历史重任。 正如歌曲所喻含的内容:春天孕育着新的生命,春天吹响了战斗的进军号。 《春天来到太阳河畔》还展示着创新型的艺术形式——归侨原创歌曲+非遗树叶(花瓣)吹奏+统战红色文化题材。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和人民政府坚持倡导非遗十六字方针: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爱国歌曲是归侨章沙红原创,百余位热心民众捐助支持编曲拍摄录制传播视频,非遗树叶吹奏代表性传承人卓忠明在1955年原发地——兴隆,用树叶花瓣(首创)吹奏,郑友军(原军垦3师3团)演绎,原军垦二师八团“特林兵”李娟编舞,20多位战士舞蹈。此外,他们还不顾疲劳,经常参加维护国家党政领导人视察、指导过的历史文物——古村咖啡园纪念碑,期盼温泉招待所得以保护展示。 《春天来到太阳河畔》在各方支持下获得成功之后,兴隆新马泰侨友会又在中国免疫中心《为人民服务联谊会》、深圳市(罗湖区)非遗保护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中国特林兵博物馆、万宁市非遗中心、天骄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关注下、在兴隆侨办侨联指导下和“卓忠明树叶吹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在兴隆17队)共同酝酿,采用非遗树叶吹奏,以及用树叶吹奏单簧片原理发明的金叶、金叶笛(已获国家专利)、迷你笛和花瓣等更新型乐器,配上多彩的华侨华人舞蹈,争取有新的进展,让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讲好红色故事,薪火相传,体现广大归侨华侨华人紧随党和政府,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100年。 让春风又绿太阳河畔。          ...

  • 多彩人生选择(苏顺路)

    著名的缅甸大金塔      我们这一代缅甸华侨,一生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自己的前途去向,总是要面临选择,我也一样,回眸一生,发现自己做了几次重要的选择。1938年,我出生于缅甸伊江三角洲渺名县,祖籍是福建省龙海县。由于经历缅甸动乱,二次世界大战,生活颠沛流离,入学较迟,在渺名中华中学初中毕业时,已是十九岁了,入读仰光南洋中学,1960年高中毕业时,已是二十二岁了,比同班同学大了三,四岁。1949年,新中国诞生东方,我们正逢民主进步的新时代,同学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家都热爱祖国,高中毕业后有的同学选择回国升学,有的选择转入缅文学校,有的选择从商,我选择缅华侨教工作,这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先后在缅甸各地和中国云南,担任中小学教师,为传承中华文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自己问心无愧。 云南省各市区地理位置(陆良华侨农场在曲靖市区)      1974年,我与黄月琴女士结婚,她1941年出生于缅甸首都仰光,祖籍是广东台山,1962年高中毕业于华侨中学。她和我一样,长期在缅甸和云南,从事教师工作,可谓志同道合。我们先后育有两个儿子,长子苏超群生于1975年,次子苏超然生于1979年,出生地均在云南芒市。     1979年,黄月琴的二哥黄绍彬合家,从缅甸移民美国,五年连续居住后,1984年,合家成功加入美籍,同时帮助母亲和兄弟姐妹,申请移民美国。我们当时在云南陆良华侨农场教书,很快收到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通知,本以为我们很快能够移民美国,后来得知兄妹关系移民申请,必须排期等待约十年。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两条,继续畄在农场等十年,或申请移居香港等十年,我们必须选择其中一条。我年轻的时候,单枪匹马,选择当中文教师,轻而易举。现在有了家庭,要考虑夫妇工作和生活,同时要考虑两个孩子的前途。 苏超群 苏超然 陆良华侨农场春节畄影(1985)      一方面,当时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老百姓的生活较快改善,国家重视教育,农场关心学校,学校里教师互相团结友爱,师生彼此感情深厚,两个孩子入读小学,国家给我们干部待遇,丰厚月薪,培训我们取得中学师范证书。农场种水稻,粮食供应充足,取消粮票和布票。我们住的砖房,月租费才四元,水电免费供应,安装到家。偶然身体不舒服,随时可去农场医院免费治疗。我们有生以来有机会生活在繁荣安定的祖国,没有贫富差距的社会,没有多少精神上的压力,这一切促使我们依依不舍,去畄难决。     另一方面,国家大开国门,有条件的国民可以申请移民国外,移居港澳台。许多农场的归侨先后出去,包括我们的兄弟姐妹,得知香港工人奇缺,工资很高,生活很好,特别是香港的学校中英双语教学,我们的两个孩子可以学到英语,为将来移民美国,继续求学,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香港中环车水马龙热闹景象      两个孩子还小,无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一切由我们夫妇考虑,比来比去,最后下决心申请赴港,向香港大哥要了母亲的证件,到昆明公证处办理赴港申请,1987年2月,我们收到批准赴港定居的通知,3月底合家离开农场,途经昆明和广州,于1987年3月31号顺利到达香港。     头一个月,我们借住港岛半山腰马山村木屋区大哥家,休息一个星期后,我就到官唐牛仔裤厂打工,两个孩子到山脚下圣十字架小学入学,太太暂时畄家照顾孩子。后来我们到马山村隔壁的成安村买了个小木屋居住。春天的香港,气候比较凉爽,蔬菜水果鱼肉也便谊,工资很高,我们省吃节用,每月都能累积不少钱,只是经常思念农场的清閒生活。半年后我太太也出去打工,我转到电子厂上夜班,月收入增加许多。后来我们夫妇在中环苏浙餐厅找到工作,上班比较方便,收入也增加了不少。1989年,政府拆除成安村,我家被安排到新界屯门兴田安置区,直至1995年5月,才分配到屯门码头的政府楼。...

  • 海上吉普赛民族——缅甸赛龙族人今天的处境

    介绍了缅甸极南端的一个少数民族,被人称为是“海上吉普赛民族”Sea Gypsy的赛龙(Salone)民族的情况。赛龙族有时又被称为Moken民族,但在缅甸境内一般就称为是赛龙族了。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1月17日出版的缅文《镜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介绍了缅甸极南端的一个少数民族,被人称为是“海上吉普赛民族”Sea Gypsy的赛龙(Salone)民族的情况。 赛龙族有时又被称为Moken民族,但在缅甸境内一般就称为是赛龙族了。关于该民族的来源,就有7种说法,可见该民族不仅是现在,在过去其的历史渊源也带有十分神秘的色彩。这7种说法中,第一种是认为他们是印尼—马来种族中的一支,在与其他种族进行竞争斗争的战场失利后移居至缅甸南端丹老地区,而形成今天的赛龙族。 第二种说法是认为当地澳亚种族的一支在与其他种族竞争中,为避祸移至丹老群岛地区后与其他另一支的澳亚民族融合而成为今天的赛龙族。 第三种看法是认为遭到马来民族的攻击后移居而来的一个民族。赛龙语与马来语虽有相似之处,但对常用的52个词汇进行比较时发现只有10个词汇是相同的。另外又发现赛龙族的语言与缅甸境内的茵达(Inntha)族、土瓦(Dawei)族等有相似之处。 第四种看法是认为缅甸贡榜(Kongbaung)王朝创立者阿朗帕耶(Alaungpaya)时期移居缅甸极南端的孟民族与克特(Kathe-印度东北部曼尼波人)民族混合而形成这赛龙民族。 第五种看法是认为孟—高棉种族进入中南半岛地区后,由越南的红河流域,泰国的湄南河流域及缅甸锡当、丹伦江流域地区到印度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河流域这一广大区域中的各民众混合发展,到最后有一支进入缅甸极南端地区而形成这一赛龙民族。 第六种看法认为在今天缅甸孟邦毛淡棉(Mawlamyine)市的对岸比鲁(Belu)岛上的土人(Kapali)出海后而移居到丹老群岛地区形成赛龙民族。 第七种看法是根据赛龙族内长辈们的说法,认为他们就是历史上进入中南半岛地区的孟—高棉种族中的一支民族,认定赛龙族就是孟—高棉种族中的一支民族。 这7种说法,总括为一句话,就是“众说纷纭”。而缅甸官方在说缅甸境内有135个原住民民族之时,说缅族有9支,赛龙族就是这9支民族中的一支,这也是一个特点了。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赛龙族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全体民族都是划着大船小船在海上四处行走。在天气晴朗的夏季及寒季季节时期就在海上由一处移动到一处漂流生活。而在雨季时期则会选择在一个不受风雨干扰的岛上临时避雨生活一段时间,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是在大海上生活,在海上捕鱼,寻找珍珠、燕窝等珍稀物品,一天24小时就在船上生活、做饭,起居饮食都在船上。所以一提起赛龙族,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们的小船,称他们为“船民”也不为过。 当年一些“黑心资本家”就利用赛龙族人的勤劳、诚恳朴素的天性,给予他们一些粮食补助品之后,就利用他们的劳力寻找这海上的财富。除了捕捞鱼虾之外,还让赛龙族人下海潜水为他们寻找珍珠,攀登岛上的削壁为他们采取燕窝等等。特别是还利用酒、鸦片等麻醉物品,4不少赛龙族的男子们陷入这些麻醉品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这使不少赛龙族的青壮年“英年早逝”,使该民族内的男女人口失去平衡,造成男性人口大量减少后,不少赛龙妇女不得不和来此地区生活的缅族、克伦族、若开族的男子通婚生活,这使赛龙民族被同化不少,现在纯粹的赛龙民族已十分稀少了,这是由仰光西部大学的一位学者Dr. Daw...

  • 罗红摄影艺术馆(湘江月)

    点击下图阅读全文。 罗红,1967年出生于中国四川雅安石棉县,是中国最大的烘焙连锁企业——好利来的掌门人。2011年,肯尼亚总统齐贝吉授予罗红先生为表彰最杰出公民而颁发的“武士勋章”,罗红是当年获此荣誉的唯一外籍人士。企业家兼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好利来集团(烘焙食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国际知名环保摄影家。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机场高速杨林大道出口的〈罗红摄影艺术馆〉是一个“温润心灵的艺术空间”,艺术馆由罗红摄影作品展馆、东方园林景观群和黑天鹅蛋糕艺术馆三部分组成,将自然之美与匠心之美融为一体,令人沉浸其中,身心俱畅。 艺术馆常年展出罗红先生在世界各地创作的自然风光与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全景式地呈现地球与生命的罕见之美,给观众带来无比震撼的观展体验。 馆内还有咖啡区、甜品区、英式下午茶和高档法歺厅,供观众沐憇、用歺。 一.东方园林景观群 精心安排的松石、瀑布、湖泊、小溪环绕全馆。给人以大气、厚重、温润的氛围。...

  • 游东澳岛日记(许均銓/澳门)

     东澳岛,是珠海市万山镇的一个海島,也是万山群岛(有105个島)之中一个比较大的海島,面积有6.42平方公里。(万山群島的陆地面积有80多平方公里,海洋面积有4500平方公里。)      这几年我多次上东澳岛,我发现自己爱上东澳岛。     我知道万山群島是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我生活在云南省宾川县的宾居华侨农场,这个农场四面环山,当地人称为埧子,填子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微型的盆地。    可以说我当时生活的农场离万山群島很遥远,估计那个农场的几千人知道万山群島的一定不多。  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万山群島的,记得那篇文章介绍中国两大漁场,浙江省的舟山群島产大黄花魚和广东省的万山群島产小黄花魚。我当时不知有一个东澳岛,至今沒忘记的是大黄花魚和小黄花魚名字相似,卻是两种不同的魚。  我第一次去东澳島在千喜年始,是我在澳门参加的一个社团组织近百人一天遊,成员以居住在澳门的缅甸归国华侨为主,我好友洪金松先生也去了。当时从珠海市香洲港坐船去东澳島。东澳岛刚开发,我见到路边开始种植各类不是海島野生花木,其中有九重葛等,听导游说这岛在明朝开始有驻军,我也看了古代留下的古城堡,烽火台等。    一晃十几年,我再去东澳島是 在2019年夏天,是小外孙满三周歲,女儿许云为儿子组织家人去度假,住入东澳格力大酒店。   我才知道东澳岛的南沙湾沙滩是万山群島中的钻石级的沙滩,当时我赤脚抱着小外孙,站在沙滩边,看蓝天白云,沐浴在黄昏的海风中,潮水一波又一波湧向岸边,海潮像是反复亲吻我的双脚,当时我感到那涛声是最和谐的音符,翠绿的山峦,夏日的海风,那美好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表弟赵良伉俪也参加了这次旅游。 2019年冬天我又上东澳岛,住在刚营业的可域度假村。可域度假村在半山腰,面对南沙湾海滩,天气晴朗的日子可以看到黄茅島。 ...